春季既是养肝又是养胃的关键时期。据中医理论,春属于木,肝也属于木,春季与肝脏密切相关。而如果肝气失调,较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肠胃病的发生。家庭医生在线于春节期间进行的《春季养胃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网友51.72%均存在“养胃必须少吃多餐”的错误观念,100%均存在不良饮食习惯,以“三餐不定”(也就是饥饱不均)最常见,占20.75%。
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专家、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教授表示,“养胃必须少吃多餐”是错误的认知,一天三餐、定时定量规律饮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才能养胃。
此外,压力跟胃病关系巨大,压力大的上班族在下班后要为自己减减压,运运动、培养自己兴趣爱好,做做运动,缓解不良情绪。“特别是春季养胃重在养肝,要保持肝气疏泄正常,需注意保持心情平和,不要恼怒与郁闷,以免 “怒则伤肝”,影响肝气疏泄,伤及脾胃,造成脾胃功能的紊乱、减弱。”黄教授提醒道。
黄穗平还指出护脾养胃,还应该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如脾虚者应避免吃寒凉食物,可适当吃些温补的食物,如黄芪、党参、淮山等;体质热的人应少吃辛辣燥热的食物,避免上火,应适当吃些沙参、石斛、麦冬之类滋阴清润的食物。
中年人最常见的胃病类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黄穗平表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常见的一种类型,始于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部分严重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发生癌变。
他表示,导致慢性胃炎首先是饮食不洁,不洁食物中含致病微生物,其中一种是幽门螺杆菌,而幽门螺杆菌不但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还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其次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暴饮暴食会引起胃酸分泌紊乱而使胃粘膜受损;饥饱不均则使胃酸没能及时得到食物的中和,破坏胃粘膜从而引起胃炎或溃疡,或影响胃的排空功能,造成胆汁返流入胃,破坏胃粘膜的屏障功能引发胃炎。
除了饮食外,情绪问题也是造成慢性胃炎的原因,思虑过度、抑郁、恼怒都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再次是个人的体质问题,本身脾胃较虚弱的人比脾胃健壮的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更容易得胃病。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春季养胃重在养肝 饮食问题是慢性胃炎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