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藏医药事业如何做大做强

  近几年,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藏药材产业发展,集中资金扶持重点品种和项目,扩大扶持范围,强化道地优质药材生产等。如今,中藏药材在青海各地遍地开花,并且成为林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我省林业部门精准扶贫的新措施。今年的省两会上,农工党青海省委将目光锁定在我省藏医药事业发展上,无论是在传承医术上,还是在研究人才方面,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而《中医药法》的实施,更是为民族药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7年11月份,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北京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藏医药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参加研修班的藏医药从业人员均表示,虽然藏医药发展已迎来机遇期,但藏医药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仍有待加强。

  去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藏医药服务,初步建成藏医药强省,中藏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到2030年,中藏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藏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在全国藏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更加巩固,实现全面建成藏医药强省的奋斗目标。

  《意见》指出,截至2015年底,青海有公立中藏医医院42所,占全省医院总数的40.6%,全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1%的乡镇卫生院、84.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5.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藏医药服务。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该省;藏医放血疗法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医药医疗、养生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对外交流“七位一体”发展模式不断完善。

  为实现规划目标,《意见》提出7项重点举措:完善覆盖城乡的中藏医医疗服务网络,提高中藏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藏西医结合,放宽中藏医药服务准入;建立系统的藏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标准和规范并在全省相关机构推广,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藏医保健操、锅庄等中藏医传统运动,打造全国民族医药与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实施中藏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集成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特别是青海本土的中藏医药学术遗产;健全中藏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中藏医药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藏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加强中藏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建立省级中藏药材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和监测站,推进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加快推进全省中藏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实施中藏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推动中藏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将中藏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青海藏医药同国外院校、学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支持藏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藏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

  今年,农工党青海省委在两会上提出《关于大力发展我省藏医药事业的提案》。该提案明确指出,藏医药有着3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是藏医药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藏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为解决慢性病、高原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类风湿和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系统疾病、妇科病、胃肠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为保障藏区群众的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让藏医药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去年,青海久美藏药药业有限公司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标志着青海久美藏医药揭开走向国际、开展国际标准化研究的一页。

  然而,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高科技化、高安全性的需求不断增长,藏医药事业发展却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亟需加以解决。

  因此,农工党青海省委在提案中认为,藏医药事业发展存在藏医药珍贵文化遗产损毁遗失现象严重,由于历史久远、客观条件制约等原因,藏医药古籍文献损毁和传统诊疗技术失传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有一定名望的藏医大多年事已高,对其学术思想和医技医术的传承研究迫在眉睫;藏医药科研基础条件仍然薄弱,与西医药相比,藏医药研究型人才匮乏,队伍底子薄,对藏医药基础理论和炮制技术缺乏系统研究,临床和安全性评价水平较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同质化现象突出;藏药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野生中藏药材生长周期长,生命力脆弱,单纯依靠野生中藏药材资源,不仅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需求,而且易对青藏高原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藏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更要关注的是藏药品种不能完全进入主流市场,目前在临床应用和市场销售的藏药约有600余种,但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仅有21种,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中仅有47种,不能有效满足患者特别是藏区广大人民群众对藏医药的需求。

  资源丰富的中藏药材离不开规范化的种植基地,政策的扶持力度决定着藏医药发展趋势,培养中藏医药研究型人才,扩大队伍建设也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在今年的两会上,农工党青海省委建议加大对藏医药传承工作的扶持力度,争取设立国家级藏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对藏医药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和现代诠释,对散落在寺院民间的藏医药古籍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和整理。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重要藏医药古籍文献的数字化,构建藏医药知识库。并抓紧开展名老藏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诊疗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的传承研究,挖掘、筛选和推广藏医传统特色诊疗知识和技术,有效保护珍贵的藏医药文化遗产。

  同时,加大藏医药科研能力建设力度,利用省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平台,加强对我省中藏医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扩大中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藏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基地、中藏药研究开发中心、科技产业基地等,构建符合藏医药特点和藏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突破一批制约藏医药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利用现有中医药研究平台,加强对现代藏医药基础研究和作用机理研究,消除社会对藏医药安全性的疑虑。大力挖掘藏医药的保健功能,并通过认证、宣传和推广,提升藏医药在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方面的能力。

  在加大藏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力度上,制定中藏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中藏药材资源普查,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建设保护区,大力开展中藏药材野生抚育研究,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积极开展中藏药材规模化人工种植研究,在符合自然条件的地区,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大力推广种植适应冷凉性气候的中藏药材,为实现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另外,对藏医药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增加藏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品种和比例。同时,参考西藏自治区经验,将符合条件的藏医院纳入各类医保的定点医疗机构,将符合政策规定的藏医药服务技术、项目、院内制剂等纳入报销范围,鼓励使用藏医药。积极将藏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扶持藏医药特色诊疗的财政补助政策和价格政策。

  凡注明来源为“海东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本报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报数字报:,订阅海东时报及手机报,登陆东城网:或关注海东时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海东时报6大平台将一同与读者聚焦海东,见证发展,感受成长的力量。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我省藏医药事业如何做大做强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