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二十八军成功解放嘉定城。嘉定,在这一天云开雾散,换了新颜。欢庆的锣鼓、嘹亮的歌声,在这一天响彻嘉定城。多少压顶苦难、多少未酬壮志、多少热血牺牲,都在这一天升华,更铭记在无数嘉定人的记忆里。
1949年5月12日,我和管世英同志奉中共嘉定县委工作队命令,从常熟前往嘉定“打前站”。
我们一路走,一路向田间劳动的老百姓打听情况。听说我们是解放军,也就是当年的新四军,老百姓马上拿出茶水招呼我们,并告诉我们部队一听说来了,就慌忙向南逃窜了。
12日下午4点左右,我们从北门进入嘉定,只见街上家家关门闭户,行人很少。我们先到我大哥毛楚珩家落脚,大嫂连忙给我们做饭。
隔壁米店老板詹彪是地下党员,听说我回来了便过来看望,并送来一碗红烧肉慰劳我们。
吃好饭,詹彪弄来一些米汤,和我们一起把随身携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贴到州桥、嘉丰棉纺厂和县政府门口的墙壁上。
随后,我们来到北下塘街51号,和居住在这里的中共嘉太工委书记徐嘉、委员罗明接上头,告诉他们工作队马上就要到了,请他们做好迎接解放军的准备工作。
13日上午8点左右,我们来到华兴永电器公司,和刚刚抵达嘉定的县委工作队会合。
县委书记王雨洛同志随即进行了工作分配,我和杨勇伟同志负责接管地方武装,管世英前往娄塘任镇长。
13-15日,我们先后接管了马陆沈雪华伪自卫队,葛隆顾涛江率领的“嘉定反蒋人民军”,吕炳兴、朱友生、龚德贤等率领的“杨甸游击队”,南翔的工商界自卫队,的乡保自卫队等地方武装。
1949年5月26日,中共嘉定县委和嘉定县人民政府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嘉定解放庆祝大会,王元昌主持大会并宣读了嘉定县人民政府成立布告。布告宣读后,即在全县张贴。当天,县政府门口挂出“嘉定县人民政府”的牌子,政府各工作部门即日起开始办公。
1949年,我还是嘉定县立中学的一名学生,但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进步活动,是“嘉定县立中学师生员工联谊会”的主要成员。
5月12日晚上,联谊会护校队完成了最后一次巡逻。当听到我军攻打嘉定县城的枪炮声由远而近、由稀渐密时,嘉定解放、胜利在望的喜讯激励着我们。
为防止流弹及意外事故发生,我们继续巡逻,将住校师生集中起来睡到地板上,床铺则用回家学生的棉被盖起来以防万一。
随着枪炮声由近而远,由密而稀,反动军队向南方逃窜转移,东方的曙光开始升起,嘉定解放了。
但学校总务室里仍是灯火通明,护校斗争中的骨干及积极分子一起研究商讨庆祝嘉定解放的活动方案。一番思议,大家决定集体创作一首歌曲来庆祝嘉定解放。
来不及重新谱曲,我便跑到学校老楼的废墟中找出原中光中学卅六届毕业生校刊———《基阵》的歌曲特辑“大地之风”,交给了党组织。
大家从中选用了一首简洁明快的绥远民歌———《虹彩妹妹》的曲,集体填词创作了《五月十三》。音乐老师沈洪文更是一句一词、一节一拍精心斟酌,并教会大家演唱这支歌曲。
这首《五月十三》歌曲,是嘉定县中地下党员为迎接嘉定解放,在解放前夕集体谱写的,并在嘉定解放之日尽情歌唱。
5月13日清晨5点,解放军队伍开始进城,我和部分进步师生站在学校铁门内观看解放军大部队行进。
尽管他们穿着很朴素,戴的头盔、帽子也是式样不一,但精气神很好,秋毫无犯,还向我们挥手微笑。
我们大着胆子问他们:“你们是哪家的队伍?”他们特地亮出胸章,响亮地回答:“我们是人民解放军。”随后,越来越多的学生聚集到大门口迎接解放军。
6点半,我跑到教师办公室,拿出一幅毛主席画像,挂到学校的铁门上,然后带着大家一起高唱《五月十三》。
很快,《五月十三》的歌声就传遍嘉定上空,翻身做了主人的嘉定人民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嘉定解放时,我在北门附近的县立中学读书。5月12日晚上解放军攻城的枪炮声,让我们彻夜未眠。
我们好奇地走到校门口,问看门的老伯阿寿:“可以出去看看吗?”寿伯说:“解放军进城后,没打扰百姓,外面太平无事,可以出去。”于是,我们几个室友一起走出校门,上北大街看看情况。
那是个风和日丽的大好天。校门对面田野庄稼上的露珠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空气特别清新,已闻不到隔夜的硝烟味了。
在北城门口两边的墙壁上,张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新贴的安民告示及其它宣传标语,粘贴的浆糊还未干。
我们从北门往娄塘方向步行,在皇庆庙与井亭之间的大路边,发现一具士兵的尸体,不远处还有件沾有血迹的白衬衫。原来,军在败退时还在趁火打劫,被追赶上的解放军给击毙了。
我到唐行老家时听人说,12日下午他们在田间割大麦,听到北边传来枪声,随后看到队伍狼狈往南逃窜,嗖嗖的流弹从头上飞过,幸亏卧伏在地才保住性命。
村上一个王姓农妇,在枪声中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枪声”或“枪生”。现在这孩子大概也是祖父辈了。
我在老屋的北墙角发现了几个弹痕,后来我读毛主席诗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之句时,就会想到那弹痕。
如今,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我们永远不该忘记那些为解放事业而在枪林弹雨中献出生命的先烈们。
早在1948年10月,中共中央上海局外县工作委员会就未雨绸缪,成立了嘉太工作委员会,由徐嘉(时名徐联珠)任书记,罗明(时名罗致荣)任委员,直接领导嘉定地下党的工作。
此时,嘉定地下党已有五个党支部,党员64人,主要分布在学校、工厂、商店中。中共嘉太工作委员会机关设于城中北下塘街五十一号,徐嘉以养病为由,与罗明等人秘密潜入机关。徐嘉与罗明是夫妇,徐嘉十六岁就入党,长期从事秘密工作,有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罗明是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地下工作经验。
1949年5月13日,嘉定解放,16日,创刊不久的《苏南日报》报道这一喜讯。
徐嘉、罗明到嘉定后,迅速与各个条线的地下党领导人联系,了解情况,分析形势,制定方针,一张大网徐徐展开。
地下党组织要求潘世和、潘世超兄弟双双从国立中央图书馆、复旦大学辞职、辍学回乡,接受任务。
他们的父亲潘指行时为嘉定县议会副会长、商会会长、中央合作金库嘉定分理处主任,是嘉定工商界领袖人物,他的子女中有三名员,是地下党首先需要争取的对象。罗明指示潘氏兄弟做父亲的工作,让潘世和介绍形势,还亲自找潘指行谈心。
在地下党的引导下,潘指行站到了中共一边,他利用合法身份,暗中筹集了4000石大米等一批战略物资作应变准备。罗明还要潘世和撰写了一本《嘉定概述》,内容翔实,涉及交通、物产、金融、人口、工业、县城、乡镇,以及党政军警上层人物的资料,类似《嘉定县志》,提供给第三野战军。
地下党组织还搜集整理了《沪嘉地区战略交通情况和图表》《沪嘉电讯网图》、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特别口令等重要情报,秘密转送到上级党组织,为解放军了解嘉定地区的敌情和社会情况提供了比较完整的资料。
当时,嘉定县政府设于城西廖家大院内,还留有十间房间的一个小院落给廖家居住。廖家是嘉定望族,廖氏后人廖临及夫人童礼娟已加入,正在中国福利会工作。1948年冬,地下党要他俩辞职,以廖家大少爷和少奶奶的身份,双双回到故乡,在廖家大院内建立秘密据点,将地下党的部分机密材料匿藏于此,直至嘉定解放。
小学教师肖银(原名金伏兴)有过参加新四军的经历,经地下党员詹彪介绍,徐嘉、罗明到嘉定后立即吸收他入党,肖银利用与三青团领导章慎言、徐家缪熟识的有利条件,打入中统嘉定县室任特务通讯员。肖银收集到许多机密情报,解放前夕,肖银将“嘉定全体特务名单”和“潜伏特务行动计划”全部交给徐嘉,出色地完成了潜伏计划。
周明星是民国嘉定县政府的最后一任县长。1947年春,他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曾任江苏省民政厅秘书,1948年5月被南京政府委任为嘉定县长。
到嘉定后,周明星就把同学孙鸥、董方、孙鶽、曹昌序、李徵等人安排到县政府工作,董方、曹昌序、李徵在南京已加入,孙鸥、孙鶽到嘉定后,也被发展为秘密党员,县政府内也成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由李征、董方任书记。
周明星本身就有进步的倾向,加上董方、孙鸥等人的长期影响,进步倾向更加鲜明。
1949年初,周明星审时度势,觉得败局已定,有了与领导取得联系的愿望,董方不失时机地向罗明作了汇报。1949年3月,经上级领导批准,罗明由董方陪同,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代表的身份,到周明星寓所拜访他,罗明向周明星介绍解放战争的态势,向他指明了出路。
周明星表示愿意配合,迎接解放。罗明向周明星提出了提供驻军宵禁口令、不得革命群众、保管好县政府档案、带领政府人员坚守岗位、稳住工商界人士、必要时将县政府保安团三个连的武装交给地下党指挥等要求,周明星表示全部接受,地下党组织成功策反了周明星,为解放嘉定减轻了阻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4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二十八军成功解放嘉定城。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1949年的今天嘉定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