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一词,出自灵枢 本神,即保养生命 防病抗衰 延年益寿 中医四季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 天人合一 ,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 四时气候,即春暖 夏热 秋凉 冬寒的变化,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 主动调整自我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灵枢 本神指出: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古代医家也强调: 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这进一步强调了人类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性中医四季养生的原则: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木,坏其真矣 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就告诉我们四时的阴阳,即生 长 收 藏,为万物的根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之道的关键,同时也反映出逆其四时阴阳变化的危害四季养生
1.春季养 生 :春为四时之首,万物复苏,天地生机盎然,是万象更新的开始 春季五行属,尚书 洪范: 木日曲直 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 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在春季中具有生长 升发 条达 舒畅的事物和现象 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春在五脏关系中属肝,而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志为怒 由于春季属肝木之令,因此在春季期间要保持精神情志的舒畅,保持心境恬静的好心态,力戒暴怒忧郁 在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 踏青 太极拳 八段锦等,但在锻炼的过程中不宜出汗太过,结束时应擦干汗液,换上干衣物,以防着凉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肝气的疏泄,使身体的阳气更好的生发,有助于肝气的升发与春季升发的特点相统一,从而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饮食方面,春季肝木旺盛,处理不当易造成 肝木乘脾 ,应 多辛甘少酸 以养脾气,用辛甘发散 清淡之品以助人体阳气,如黄绿蔬菜 水果等,不宜食酸涩收敛 寒凉 油腻之品,以防损伤脾阳在起居方面,春季适宜夜卧早起,具体睡眠时间一般保持在晚上1。点半左右入睡即可;早晨要早起,6点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2.夏季养 长 化 :夏季,气候炎热,万物生长,是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之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中医把夏季分为夏和长夏,夏五行属火,长夏五行属土,尚书 洪范: 火日炎上,土爱稼稽 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 上升 光明的特性;稼稽,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 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在夏季中具有温热 上升 生化 承载 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人在天地之气交合的过程中,受夏季炎热气候的影响,机体内机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体阳气外发容易外泄 而夏长夏在五脏关系中分别属心 脾,而心的生理机能是主血脉和主藏神,脾为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生理机能是主运化和主统血 在炎热的夏季,以暑湿之气为主,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损伤人体的阳气 当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膳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容易造成伤津,津伤时即见气短口渴乏力唇干口燥 大便干结 尿黄心烦等症 若不及时处理,升泄太过,热邪会伤血络,扰乱心神,会进一步造成神昏檐语,甚至碎然昏倒,不省人事而死亡 而且暑多夹湿,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有重浊 轴滞 趋下的特性,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湿邪易困脾阳,因为脾是喜燥恶湿的,一巳脾阳为湿邪所遏,这将导致脾胃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易出现神疲乏力 食少纳呆 大小便不爽的症状 因此,夏季除了顾护阳气以外,同时也应养阳 由于热邪易扰心神,因此在情志方面要重视心神的调养,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面对生活 工作压力要心平气和,切忌大悲大喜大怒,以心静自然凉来达到养心的目的 在运动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适度运动,如瑜枷 晨运 游泳等,尽量避免过量剧烈运动而导致中暑 夏季出汗较多,在饮食方面多喝水 多食水果,宜适当食酸味及咸凉食品 酸味可起到收敛作用,! 出汗过多;咸性寒凉,可起到清火散热的作用,同时补充出汗过多丢失的盐分,如西瓜\绿豆
汤\酸梅汤\生脉饮等。在起居方面,夏季睡时最短,提倡 夜卧早起,,以便充分地接受大自然阳气的沐浴。3.秋季养 收,I秋季,天地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收敛,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季五行属金,尚书 洪范 I 金日从革。, 从,,顺也; 革,,即变革,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引申为在秋季中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秋季在五脏关系中属肺,而肺的生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以宣发肃降为其运动形式,同时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为秋季的主气,具有干燥\收敛的特性。当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由于肺为娇脏,喜润恶湿,因此燥邪也易通过口鼻而入,燥伤肺津\肺络,影响肺气的宣降,出现干咳少痰,或痰轴难咳,或痰中带血等。由于秋季在志为悲,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培养乐观的情绪,使神志安宁,以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秋季,是全民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可以选择散步\长跑\太极拳\练气功等,进行户外运动。户外锻炼可增强体质,耐寒抗病,补养肺气,消除秋愁。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秋梨\蜂蜜\山药\百合\萝卜\柿和橘等。在起居方面,提倡早睡早起,每天保持至少8h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阴精的 收,,同时也要注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张。4.冬季养 藏,I冬季,草木凋零,万物闭藏,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五行属水,尚书 洪范 I 水日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在冬季中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因此,要注意冬季 藏,的特性,而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就是 养藏,,要注意收藏阴精,保护阳气。冬季在五脏关系中属肾,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寒冷的冬季,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 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寒是冬季的主气,
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寒邪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可导致寒遏卫阳的实寒证,或阳气衰退的虚寒证。如外寒袭表,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鼻涕等症。寒邪凝滞易使人体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常表现为头身肢体关节疼痛\寒痹或痛痹等。寒邪收引,可使膳理\经络\筋脉收缩,常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等。在情志方面应顺应冬季 藏,的特性,保持精神安静\心情愉悦,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如过度兴奋\激动或忧伤\焦虑,则易扰动体内潜伏的阳气,甚至使阳气耗散,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冬季只有做到安神定志\清心宁静,才能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应平衡,才能养 藏,,从而达到减少疾病的目的。俗话说I 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亦要注意运动,因为运动可促进体内气血流通,增强御寒能力。可在室内或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长跑等,但在室外锻炼要注意预防感冒以及冻伤。在饮食方面,冬季是四季中进补的最佳季节,因此宜多温少寒,补肾助阳,如大枣\羊肉\鸡肉\核桃等;同时也可以适当补肾阴,如六味地黄九\龟板\鳖甲等,与冬季闭藏规律相适应,护阴潜阳补阳。在起居方面,冬季提倡 夜卧早起,,避寒保暖,以顺应阳气的变化;否则如果起得太早或太晚,都可能会使阳气无法舒展升腾,不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同时在冬季还需要注意不要房劳过度,尽量不要违背了冬季 藏,的特点,以免耗伤人体肾精。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说明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自然界的复杂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各个方面。养生之道就是顺应自然之道, 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在养生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在了解和把握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要结合季节特点,顺应阴阳的变化,运用中医的理论进行适当的调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相应,五行相依,医药相配,治养相谐,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医药养生文化的精髓。那么何谓中医养生呢?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合理选用四季饮食,运动,情志,中药等各种措施,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我们的一生中,能做的最有益健康的事就是将目光放长远,不管是在智力、体力还是在饮食方面。我们常为了小事斤斤计较,却忽略了真正的重大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毫无瑕疵的健康减肥食谱根本就不存在,但无数的人愿意为这不存在的东西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其实,只要注意平时哪些东西多吃点就已足够。搭配很简单,基本就是四季瓜果蔬菜,加上粗粮以及适量脂肪,这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健康需求了。除了这些,再给大家开一张“亨德森食物搭配食谱”。 1.别老往食物里放盐。过量食盐是导致高血压的一大原因。西方国家的大多数食物盐分含量都偏高。让盐罐从餐桌上消失,尽量控制自己,少给或不给饭菜加盐。 2.早餐必不可少。米粥、酸奶以及全麦面包,使人一天充满活力。 3.少吃快餐以及方便盒饭,尽可能现做现吃。 4.每天至少喝8大杯水,帮助排除体内毒素。水占人体的比重最大,人体对水的需求甚于食物。
5.每天至少吃5份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赞成只吃一个菠萝的做法。一份的量相当于一个小苹果或一棵椰菜。 6.每周吃3次鱼,最好是鱼油含量丰富的鲭鱼等。 7.喝酒适量有度。男性每周最多21个单位(一个单位相当于一杯125毫升酒精浓度为9%的酒),女性每周14个单位就够了。 8.每天喝的茶、咖啡以及含咖啡因的软饮料总共不超过6杯。 9.少吃红肉(牛肉、羊肉等),每周最多吃2~3份。 10.尽量用植物油和橄榄油代替黄油和动物脂肪。 一日三餐要正常,不吃饭除了使身体觉得饥饿外,对健康也毫无好处。有规律的一日三餐有助于消化和睡眠。身体就像一架机器,虽然它比一般机器要复杂和精妙得多,但它仍只是一架机器,需要小心呵护。要想让它长期正常运转,就得给它补充燃料。
几千年来,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它在保证人民健康发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饮食养生是指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的规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补养,不仅可以保证人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使人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汉书·郦食其传》说:“民以食为天”,这说明饮食是保证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每个人只要活着就要吃,但是,人为什么要吃,应该怎样吃?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⒈饮食养身的方法。①注意进餐情绪②食宜专心③注意忌口④进食姿势与速度(细嚼慢咽,不可暴食。)⑤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⑥食后漱口,食后摩腹,食后散步。
病症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在饮食调护中应按病症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的食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食性选择的原则。所谓“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食味。食物的五味不同,具有的作用也不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有指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此外,食物性味之偏,它们对五脏的作用也不一样。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进入哪一脏,就会对该脏发挥有益的生养作用吧。总之,在选择食物时,必须根据病症的性质,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有益于健康。
饮食禁忌,在饮食养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许多疾病难愈,或愈而复发,不少是与不注意饮食禁忌有关。如温病高热忌食辛辣荤腥;脾虚泄泻,忌食生冷瓜果;肺痨,痔疮忌食寒凉食品等经验,均在饮食护理中加以运用。此外,饮食禁忌除以上内容外,还应注意食物与药物,食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饮食适量,软硬相宜,食量要因人因证而异,勿太过或不足。食量太过,运化不及,反损伤脾胃,对健康不利;食量不足,肌体得不到水谷精微之品,导致正气不足,无以驱邪,久之气血亏损而病生。
饮食养生涉及到饮食的调配、烹调加工、进食的卫生、饮食前后的保养、饮食的节制,饮食的禁忌以及食疗等许多内容,它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⒈食品选购指导,要合理调配。⒉平衡膳食测评与指导,五味调和。⒊饮食要卫生,健康饮食习惯。⒋饮食节制和禁忌,四时宜忌。⒌烹饪营养指导,烹调有方。⒍常见营养不良症,因人制宜。
⒈滋补强身类药膳。⑴珠玉二宝粥。本药粥补肺,健脾,养胃,适用于阴虚内热,劳嗽干咳,大便泄泻,食欲减退等一切脾肺气虚的病症。⑵生地粥。具有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潮热、盗汗、久咳、咳血、食少、消瘦、热症心烦、口渴以及睡起赤目、良久难消等症。⑶黄精粥。本药膳具有补脾胃,润心肺。适用于脾胃虚弱休倦乏力,饮食减少,脾虚燥咳,或干咳无痰,肺痨咳血。⑷玉竹粥。本药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肺阴受伤,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或高热后病,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并可用于各种类型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的辅助食疗方法。其他药膳有山药大枣粥,气血双补的龙眼肉粥,羊肉人参黄芪粥等等就不一一叙述。
⒈春季药膳养生。《实用中医保健学》里说:“春季调摄药膳一般宜采用益气生发,养阴柔肝,疏泄调达的药物,配合相应的食物来调制,在选用药物时应避免过于升散,也要避免过于寒凉。常用的药物有:首乌,白芍,枸杞,川穹,人参,黄芪等。配用的食物有:鸡肉,鹌鹑,羊肉,猪肉,动物肝,笋,木耳,黄花菜,香菇,鲫鱼等。
⒉夏季养生药膳。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养生镜》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此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此处“心旺肾衰”,是指阳气旺而阴气衰,食暖物,是为了助阳气,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又如何是暖物呢?养生专家们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是大有好处的,这样做既能生津止渴,又能清凉解暑,补养身体。
⒋冬季养生药膳。说起冬季的养身保健,应该从冬季的天气特点开始说起,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低,最寒冷的时间。按照五行的说法,冬天对应的内脏是肾,古语中讲“冬不藏精,春必病瘟”,也就是说冬季的养生保健要着重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以待来年。寒为六邪之首,因此在冬季,驱寒保暖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要注意的,切不可因为年轻,因为暂时的美丽需要而减少衣服。年轻时受寒,年老时要遭罪的。在饮食上,因为冬季的寒冷,因此要增加热量,多吃一些高热量,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民间冬补之说就是这个道理的朴素表达。冬季人体的消化能力比春夏秋季都活跃,食量也大,冬季进补是人们对健康的投资,进补中要注意营养的搭配与平衡,阳虚的人要多吃鸡肉,羊肉等温热性食物,阴气不足的人,适当的多吃些鸭肉,鹅肉等凉性食物,阴阳都虚的羸弱之人,就应该适当的多吃一些填精的食品。
王力民41129009 经济新闻“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道家也强调人应该善良,忠诚、富于爱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美德。这些美德不但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社会。而那些可以拥有这些美德的人则会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 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最后在网上找的关于中医养生的口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朝暮叩齿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马上升级VIPVIP包月下载特价:29 元/月原价:99元低至0.3 元/份每月下载150份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马上升级VIP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微信:xuecool-com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浅谈关于中医与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