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名“三无”流浪者在这里有了家

  “2008年那个橙色夏日正午,你游走在滚烫的钢轨边上,一列火车朝你驶来,将你撞倒在血泊中,死神与你擦肩而过,双腿却被碾

  “2008年那个橙色夏日正午,你游走在滚烫的钢轨边上,一列火车朝你驶来,将你撞倒在血泊中,死神与你擦肩而过,双腿却被碾得粉碎暑往寒来今夕何夕,靠着超常的生命力,你居然活了九年多,且开始寻找双残后,第十个年头的活路终于离开了人间炼狱般的小屋,终于离开了24小时喧嚣的车站,于僻静山乡小院暂且安顿,但愿这就是你最后的归宿。从今往后,你算是有了一个家;从今往后,你要有自己的尊严;从今往后,你要活得有点人样”

  一天的舟车劳顿之后,晚上8点半,回到家的海沙(化名)借着手机的光,一字一字敲打出这首794个字的长诗《活着致无名氏》。9年多的照顾,无名氏兄弟终于在这一天,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于关心帮助无名氏的金华好人而言,一桩心事也算落下。

  8月2日,退休铁路老人海沙骑着电动车找了整整三天后,赶来报社求助;8月3日下午,本报“金华新闻”客户端呼吁全城寻人;当晚有人发现无名氏,电话联系海沙;第二天一早,海沙赶去帮无名氏洗澡、换衣、剃头,周边市民、商家送饭;在本报记者、民政部门、救助站、志愿者以及许多爱心人士的多方努力下,智障肢残的无名氏得到暂时安顿

  这场全城“寻亲”的行动,再次见证了金华这座城市的温度,也牵出了一个尘封9年的爱心故事。9年前,得知有这样一个不知身世、身受重伤的残障人士,海沙想办法把他安顿在火车东站的一间小屋;每天午饭,铁路食堂职工准时送饭,一荤两素,一送就没断过;海沙都会给他剃头、洗澡,除夕再换身衣裳、送个年夜饭;附近小区的居民也时常送吃送喝,这个残障流浪汉成了这群金华人的半个亲人。在此之前,海沙他们与无名氏的故事,从不为外人道。这一次,为了尽快找到他,给他寻一个更好的去处,这段往事才被揭开。

  8月8日,找到无名氏的第四天,无名氏正在市第五医院做系统的体检。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金竹路的金华市救助站时,站长吴建眉和同事们已经在为无名氏的去处想办法。前一天,看到本报刊发的报道,他们为海沙这群好心人所感动,也非常同情无名氏的经历。当天上午,他们一直在针对无名氏的特殊情况,讨论最佳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被安置在火车东站黄芝山路小屋里的无名氏就进入了救助视线,无奈存在智力障碍的无名氏一直不愿意接受安置救助。“确实非常可怜,我们也曾尝试把他送到福利院,但他不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救助站也展开了对无名氏的“特殊关注”。每逢高温天气或寒潮来袭,救助站有送温暖、送爱心活动,无名氏的这间小屋就是他们必去的地方。“这种帮助至少能够让他在外界环境最恶劣的时候生存下来。”吴建眉说。

  虽然关注无名氏多年,海沙他们与无名氏的故事,救助站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次了解。在得知海沙为无名氏筹集了9万多元钱后,新的问题出现了。“这笔钱反而成了无名氏认定三无人员的障碍。”于是,再三讨论之后,吴建眉和李旭江针对实际政策落实,想出了目前针对无名氏本身最为妥善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为无名氏展开全国“寻亲”,在DNA对比库进行对比寻找;另一方面在爱心人士海沙征得无名氏同意的情况下,将无名氏送往救助站“三无人员”托养庇护的社会机构。先以海沙作为临时监护人的形式,“自费”花完目前剩余的9万多元爱心款,在此过程中“寻亲”工作持续开展;如果在爱心款花完后,无名氏仍未找到家人,通过正常手续转为“三无人员”由相关部门继续托养庇护。

  据了解,今年以来,金华市救助站共救助各类人员1747人,医疗救治687人,接领护送78人。

  8月21日上午,初步寻亲未果,记者与市救助站副站长李旭江、海沙等人一起,护送无名氏到他的新家位于磐安县深泽乡的寿海养老院。

  出发时,无名氏刚在救助站的房间里睡醒,十多天的正常生活,每两天一次洗漱,此时的他干净清爽,也很精神。救助站工作人员指着监控室屏幕上的无名氏说,这些天,无名氏已经学会了睡草席,也学会了自己上厕所,和刚来的时候比,“完全变了一个人”。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后,距离高速口不远的寿海养老院到了,这里是市民政部门指定的站外托养机构,托养着42名来自金华市区、义乌、永康等地的“三无”流浪者。每个月,救助站都会对这些社会机构进行“回头看”,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

  车门打开,院长金莲、陈爱民夫妇早已等在院子里,无名氏一下车,刚出锅的饭菜就送来了。他坐在干净整洁的房间里,大口大口吃起来。“真好,他是我看到过最精神的流浪汉,多亏了你们这些好心人。”陈爱民是一名转业军人,他感动得拉着海沙的手。

  5年多前,为完成老母亲的心愿,陈爱民在上海工作的妻子金莲办理了企业内退,回磐安用家里的老厂房改建了这个养老院。陈爱民的母亲今年71岁,是村里有名的热心人,看着山区老人生活苦,哪家缺点柴米油盐酱醋茶,她都会第一时间送去。“因为看到山里老人生活不好,她让我们回来办个养老院。”

  一年以后,因为看到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居无定所,养老院又办齐了其他证件,陆续开始接收金华市区、义乌、永康等地的“三无”流浪者。慢慢地,这幢四层楼的房子接收了70多位当地老人及“三无”流浪者,8名护工、2名医生和3名帮厨在这里照顾大家的生活起居。三楼的院长办公室有个小内间,就是陈爱民夫妻俩的房间,平时他们也住在这里,“随时照顾得到”。

  “今天的早餐是花卷、稀饭、小菜,中餐是米饭、肉丸、两样蔬菜和开胃菜,晚餐是鸡蛋面条,下午加餐牛奶和水果。”陈爱民指着养老院“一周食谱”说,他们不敢说让“家人们”吃得有多好,但基本每天换着样,卫生健康也管饱。这里不仅承担了院内70多个人的伙食,还负责周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的伙食。

  家人,是陈爱民和金莲夫妻对院内老人、流浪者的称呼。“看到他们从居无定所流浪,到在我这里有个家,能像个人一样活着,心里踏实、高兴。”部队转业的陈爱民和退休的金莲,每个月加起来有一万多元收入,几乎都扔进了养老院里,他们每年至多做到收支平衡,有两年还亏损贴钱,但因为给了无家之人一个家,身上像有使不完的劲。

  金华救助站送来的“大个子”是语言智力综合残疾,他不会说话,却力气很大,脾气暴躁,一开始一个不如意就要打架。金莲满手比划和他说了两个小时,把“大个子”说哭了。“我就告诉他,你没有家,他也没有家,在这里我们都是一家人。”那以后,“大个子”再没闹过事,还爱主动给厨房师傅打下手。“要是没喊他帮忙,像是看不起他,要生气的。他在这里变成了有用的人。”

  义乌救助站送来的“大姐大”和金华救助站送来的另一个大姐,一开始见面就打架。“她们在外面见多了恃强欺弱,只有让自己更凶,才能不被欺负。”慢慢地,看到这里人人平等,两个“大姐大”心里渐渐有了安全感,戾气也消了。

  还有找到了家的王强和“小不点”,都对这里依依不舍。“王强是金华救助站送来的,又帮他找到家人,离开时锁着门不愿意走;小不点是义乌市福利院送来的,年满18周岁,离开时抱着互动大叔一直掉眼泪”说起这里的每一个“家人”,陈爱民都有讲不完的话。

  下楼离开时,无名氏吃完了饭,坐在房间里看电视,海沙进去和他打招呼“你好好待在这里,不要吵,不要闹”,他咧着嘴用力地点点头。门外,两个白净的小女孩正拉着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嘿嘿笑着说些什么。

  他们的世界,或许只有他们自己能懂。好在,爱是共通的,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家。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42名“三无”流浪者在这里有了家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