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稍微上些年纪的中国人心中,吃不饱是他们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里最深刻的记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从食物中摄取能量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但随之而来的则是,街上的“胖子”也越来越多了。
2014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食物消费量目标中指出,为了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到2020年,年人均肉类消费目标为29公斤,这也就意味着每周对肉类的需求约为一斤,你能做到吗?
今年72岁的张大爷是地地道道的洛阳人。每当他回忆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印象最深的就是“饿”。
“那时候家里吃的严重匮乏,吃完了上顿愁下顿是常有的事。”张大爷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很常见的食物,在那时候根本就没见过。因为家里小孩实在太多,肉类半年吃上一次就很不错了,每次有点好吃的,也都是留给孩子们解解馋,家里日常吃的都是杂面做的面条或馒头。
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赵先生说,有时候父亲从外地带回家一把糖果,都能让自己和弟弟妹妹们激动好长时间,这也成了他记忆里
市民李女士满是感触地说,现在蛋白类、脂肪类、海鲜类食物对人们来说已是非常常见的东西了,中年发福、减肥也渐渐成了常用词。
去年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2亿。2010年,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达30.6%。
“一句话,中国人胖起来了。即使是这种情况下,现在很多家庭里每次做饭还生怕孩子的营养跟不上,从原先的吃不饱,变成了现在的吃不了。”赵先生说。
继1990年发布《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1997年发布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以及2001-2010年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之后,此次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其基本内容,也正好反映了中国20多年来食物与营养的发展历程。
按照新《纲要》的数据,每年人均肉、蛋、水产消费量目标是29+16+18=63公斤,即每天79克肉、44克蛋、49克水产品;而蔬菜的供应目标是140公斤,即每天383克,水果是60公斤,每天为164克。
河南中医学院的专家认为,以前人们能吃的东西不多,主要是克服缺吃少喝营养不良,
现在人们可吃的食物极大丰富了,高热量食物,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增加了肥胖和肠癌等概率,还带来了肠道敏感、便秘及肠癌的风险。以素为主的饮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所适应的传统饮食模式,多吃蔬果有利于降低患各种慢性疾病和很多癌症的风险。
据此,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民平均每天只需吃50-75克肉,也就是一周500克左右的量。
有专家表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早就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在新《纲要》中,肉类消费目标略有下调,并远低于目前生产量,要按照新《纲要》的标准,估计很多人都做不到。”该专家认为。
为了改善营养素摄入量目标,保障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对于国民的能量摄入,新版《纲要》也做出了较为细致的规划。
●餐饭需要多样化。《纲要》中口粮降低到135公斤,这样也就意味着,人们每天的饮食内容要更多样化。
●控制膳食能量。在新《纲要》中,人均能量目标降到2200至2300千卡。在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新版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当中显示,轻体力活动者的人均能量约在2000千卡上下。
●增加奶类制品。新《纲要》中的奶类消费目标是36公斤,相当于每人每天99克牛奶。
●豆类摄入目标。新《纲要》中的豆类消费目标是年人均13公斤,约每人每天35克,相当于较浓的豆浆两杯,或者水豆腐3两。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每周吃肉不超一斤您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