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虚实实”谈养生保健

  看过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人,是否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当皇帝生重病了,甄嬛用勺子一勺一勺地给皇帝喂参汤,并充满柔情地说:“皇上,喝了参汤,身子会慢慢地好起来的!”谁知事与愿违,皇帝的病非但没有好起来,反而越来越重,不久就撒手人寰了。甄嬛这样做,如果不是别有用心,也是出于一种无知。

  因为人的身体在实症阶段,是万万补不得的,用中医上的话说叫“关门留寇”。把邪气封在里面,出不来,病怎么会好呢!实症就是实邪。那么,什么叫实邪呢?用句通俗的话说叫疾病正在发作阶段,最常见的如感冒、习惯性口腔溃烂、便溏等,医学上解释,实邪即指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瘀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外感实邪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我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任何人都避免不了外感的侵袭。当身体恢复了,可以根据季节、根据人的体质,适当补一点,以食补为主。“正气存内,邪不相干”。身体强壮了,就不容易生病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人的生命不只在于运动,还在于平衡,平衡就是和谐。社会要和谐,人的身体也要和谐。和谐了,人就舒服了,而不在于吃什么山珍海味。

  江南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夏时节雨水多了,主要是要防“湿”,即“痰湿”。胖人易湿,瘦人易火。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有“痰湿”呢?只要把自己的舌头伸出来,对着镜子照一照,看看舌苔就知道了。因为舌苔是胃中之生气、大地之微草也!舌苔白厚腻,舌表面有一层白黏液“痰湿”。“痰湿”最大的影响就是人的脾胃功能的正常消化吸收,脾脏是人身体营养输送的“大队长”,“湿”度大了,输送功能就大大减弱。有的人吃来吃去就是吃不胖,问题就是出在脾胃功能的吸收上。要健脾胃,先要除“湿”。除湿不用吃药,只要用食疗的办法,效果明显的是吃薏米。薏米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其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由于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最近又被列为防癌食品,因此身价倍增。薏米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点,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医疗,作用都很缓和。

  老同志退休了,有的人觉得很寂寞,就到河边上去钓钓鱼,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因为,人长期蹲在河边,一是下肢血脉不畅,二是河面上的湿气蒸发上来,对脾胃功能的消化吸收不利。所以,我不主张到河边去钓鱼。比较好的办法是散散步,但最好不要到马路边散步,因为马路上车辆的尾气多,你在路边走,正好变成“吸尘器”。现在,各地都建了大小公园,公园应该是最佳的散步场所。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实”则治表,“虚”则治本。节气养生,事半功倍。春“主”肝,夏“主”心,大脑是“司令部”,心脏是“发动机”,夏天是保护心脏的最佳时机,可适当吃一些“苦寒”性的食品,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武进“老干部精神”中有“乐活”两字,意思是说“晚年生活幸福快乐,展现老干部科学养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要做到“科学养老”,不妨根据中医上“虚虚实实”这四个字,学点养生保健知识,最好的医生是我们自己。据有关资料介绍,开国元老吕正操将军活到了106岁,这是一个奇迹。所以如此高寿,是因为他的女儿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平时注重保健养生,从不挂盐水之类的,因为老年人的血管脆弱了,一挂盐水就可能出问题,而且“冤”也没地方申。

  希望老同志们抽出点时间,学点中医知识,过去常谈的是“四诊八纲”,四诊即“望闻问切”,八纲即“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严格说来,还要加上“气血”,因为有“气”是血之帅、“血”是气之母一说,“十纲”比较全面。大家可以在养生保健的实践中好好体味体味。阅读相伴,人生丰满。少点烟酒味、多点书生气,和中医书本交朋友,让晚年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虚虚实实”谈养生保健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