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管家王熙凤八面玲珑,看似得意却是个缺少安全感的“临时工”;《西游记》后期,孙悟空的本事看起来没那么大了,打个小妖怪还要反复折腾,是否是他想要凸显自己价值?15日上午,著名作家苏芩在书展现场作了主题为《读好书,做对事——我从名著中学到的职场智慧》的讲座,从职场角度剖析名著中的人物,和听众分享隐藏在名著中的职场智慧。
《红楼梦》是苏芩最喜欢的名著之一。昨天的讲座现场,她就从这本书开始讲起。《红楼梦》一书中,苏芩最喜欢的人物不是宝、黛、钗,而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大家以为王熙凤最大的特长是搞管理,其实我觉得不是。她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在红楼人物中无人可及。”苏芩举例说,在《红楼梦》一书中,多次出现丫鬟、小厮们说“二奶奶又讲笑话了”“快去听二奶奶讲笑话”之类的表述,足见王熙凤是个擅长说话的人。
不仅擅长说话,王熙凤还擅长用“话”去办事。《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里,刘姥姥女婿狗儿家,因为收成不好,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刘姥姥拼了老脸去贾府借钱。经过各种折腾,终于见到管钱的王熙凤。清楚刘姥姥来意的王熙凤,并没有先说钱的事,而是先“推心置腹”诉说大户人家的不易。但在表明“我们也不容易”后,王熙凤还是把给丫鬟做衣服的20两银子给了刘姥姥。“职场上如果遇到人跟你借钱也不能不借,怎么防止一而再再而三的借,可以学学王熙凤。”苏芩打趣地说道。
可是,为什么能力这么强的王熙凤,却一门心思只想着捞钱?“因为王熙凤知道,她只是个‘临时工’,贾府以后还是要给宝玉媳妇儿管的。”苏芩分析说,“临时工”王熙凤随时有被替换的危险,职场上的她是没有安全感的。职场人士,可以学习王熙凤的沟通能力、办事情商;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反思自己是否给足了员工安全感。
说到《红楼梦》,比较黛玉和宝钗是永远绕不过的话题。在原著中,爱使小性子、爱哭、性格敏感的黛玉,却更受人喜爱。大观园里的姐妹,最喜欢“找林妹妹玩”和黛玉做闺蜜。而性格温婉,喜怒不形于色的宝钗,却得不到这样的待遇。原著中,史湘云要开社做东道,但是缺钱不好办事,宝钗资助她办了螃蟹宴。林黛玉的药需要燕窝,但是又不便和贾母凤姐张口要,宝钗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银两。
“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宝钗是讨好型人格,她对别人的好、付出都是不求回报的。”苏芩分析说,宝钗的行事作风,会让人看到便觉得有永远还不清的“欠债感”。
理智、冷静是宝钗的又一性格特征。理性的冷静不仅使宝钗在活色生香的大观园突显了“品格端方”的大家仪态,也给她笼上了“无情”的色彩。“宝玉本来写了首自己觉得还不错的诗,宝钗会像班主任一样第一时间挑出毛病。”苏芩笑着说,类似的人格放到职场上,也同样不受欢迎。
另外,宝钗的冷静与理智也很令人惊异,“悍妇”如王夫人,尚且对逼死金钏感到不安;无恶不作的“薛呆子”也对好友的“冷遁”感到伤心。而青春年少的宝钗在这两件事上的反应却是无比冷静,她没有表现出一点人性的怜悯和同情,只想着如何安慰王夫人,如何安顿跟随哥哥的家人。
讲完《红楼梦》,苏芩又以《西游记》为例,分析起孙悟空。《西游记》后期的孙悟空为什么看起来没那么厉害了?后期的孙悟空为什么不吵着要回花果山?
《西游记》八十二回讲到,孙悟空大战白毛耗子精时,变作红桃儿钻进妖精肚内,施展本领。“为什么他钻进去肚子里去了,不直接杀了妖精,还让妖精把唐僧放了。让了又被抓走,就这样反复去救?”苏芩抛出疑问,片刻后再说出自己的分析:“我认为孙悟空也深谙职场规则,他知道一下子就把人救出来,会让人觉得这事儿太简单,凸显不了自己的价值。”
后期的孙悟空为什么不再闹着回花果山?苏芩分析说,是因为他得到了承诺。在“真假美猴王”一回中,如来承诺孙悟空“ 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这相当于让孙悟空有了奋斗目标,将来可以和唐僧平起平坐。”
苏芩在现场总结说道,如今许多年轻人在就职时,比起工资更加看重自己的价值、存在感。企业老板、公司管理人员,应多让员工体现自我价值,制定职业目标。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苏芩:从名著中汲取智慧 实现自我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