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7年底,我国老年人口近2.41亿,老龄化加剧;加上气候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疾病谱发生改变,慢病患者、残障人士、亚健康人群激增,这些意味着我国潜在庞大的康复医疗需求市场。康复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且现代康复医学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引进我国,与我国传统康复医学相结合,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开始从点到面,起步发展。
康复医疗机构处在康复行业产业链的中游,起到对接上游康复器械、康复药物生产商,下沉服务C端患者的桥梁作用。但我国康复医疗机构所处的整体环境--医疗体制还不健全: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三级医院床位拥堵,一级和二级医院资源闲置,基层机构门可罗雀,康复医疗成为医疗体制中的短板,缺乏分级诊疗、分阶段的康复服务体系构架。
康复医疗机构是分级诊疗体系重要环节。当前,适逢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契机,大力推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同时,有必要提高三级综合医院康复科早期介入能力,鼓励二级综合医院和康复专科医院开展稳定期病人康复服务,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发挥恢复期康复服务功能,促进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的患者分流和下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区域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但在我国,康复医疗机构出现误区与怪圈:部分管理者、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脑中的康复医疗等于针灸、推拿加按摩,换句话说国内对康复医疗的理解片面及观念落后(误区);中国康复医疗机构实际上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但大量康复之类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岗位,而现有的岗位大多被半路出家者占据(怪圈)。这些直接导致我国康复医学发展落后于其他临床学科,康复医疗机构供需两端出现问题。
那么,康复医疗机构以康复医院为例,在供需不平衡的前提下,康复医院该如何定位?康复医院应该作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救治服务的延伸,同时作为综合医院和患者家庭以及基层卫生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医疗属性的类别,同样具有培训和科研的功能。康复医院的设置上,今后需要增加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模块,才能完善全面、整体的康复服务。在建设规划以及资金问题上,康复医院的建设,不管是转型还是新建,首先要摸清底数,服务对象、服务半径、康复资源、原有的优势专科人才队伍等,才能确立今后发展方向。其次要准确定位,才能建设好的康复医院。而建设资金是政府投入还是社会资本?康复医院的建设与投入,是一项投入资金大、投入期长的长线投入,在此过程中,政府怎样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加快康复医院建设,需要多方探讨。
康复医院建设属于康复医疗机构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现今,我国国内康复医学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为此,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我国康复医学发展意图明显。这对我国康复医疗机构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面对康复蓝海,我国国内康复医疗机构该何去何从,这是大家共同关心和思考的话题。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我国国内康复医疗机构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