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秋季养生不可忽视的四点

  针对近日气温明显变化,8月22日上午,一个名为“关注老年人健康,重视秋季养生讲座”在长春某医院举行。据有关专家介绍,秋季即农历七月、八月、九月,这几个月易出现口鼻、皮肤干燥等症状,同时气温开始下降,这时老年人的养生也需适应季节变化,在“养收”原则的基础上,保养体内阴气,做到养阴防燥,润养五脏。

  专家说,中医讲究“情志有序,气降神清”。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老年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同时它也是许多疾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老年人要度过一个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晚年生活,在秋季就要顺应季节特点,调摄精神,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清心寡欲”,保持与人为善、待人以宽、乐观向上、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

  “大家都知道,运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健身良法,秋天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收养阶段,阴精阳气都处在内养收敛的状态,故秋季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个原则。”杨主任表示。

  老年人此时要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慢跑、散步、打拳、跳舞、做操、球类运动等。

  专家表示,对于任何一种运动来说,老年人的运动强度都应适宜,避免动之过剧,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

  由于秋天气候多变,乍寒乍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应注意保养肺气,避免发生呼吸系统疾患。

  金秋三月,气候变化较大,俗语所说的“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形容的正是这个时候的天气特点。

  专家表示,早秋以热、湿为主;中秋前后较长一段时间又以燥为主;而到了深秋、晚秋,却又以凉、寒为主。因此,人们在睡眠、居住、衣着等起居的各个方面,都要提高警惕,注意养生。

  首先要做到早睡早起,以应秋候。秋季早睡可以“收藏阴精,内敛肺气,使志安宁”。早起,可以“舒达阳气,使肺气清,怡神宁志”。

  秋天的最佳睡眠时间为子时(23:00-1:00)入睡,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早晨5:00-6:00起床,午后小憩,约一个小时,也可因人而异。

  秋季夜里凉风习习,人们易受“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易得偏头痛,甚至发生口眼歪斜流涎;“贼风”吹在腹部,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让人不能充分休息,翌日全身酸痛,困乏无力。故老年人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

  另外,室内需保持一定湿度。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毛发脱落等症状。

  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用湿毛巾擦室内的家具,用湿拖把擦地板,室内还可养鱼、养花,或者使用加湿器等。

  专家介绍,老年人应遵循秋季变化的规律,科学调整饮食,既要补充夏季的消耗,又要避免胃肠负荷过重,并要为过冬做好藏的准备。

  秋季饮食老年人应以平补为主,多食性平味甘的食物。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适当进行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饮食可吃一些甘淡、温润之品,既能补脾胃又能润肺肠;忌食苦寒之品,以防津伤。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

  这个季节,喝粥不但可以减轻老年人的胃肠道负担,而且对老年人的消化有帮助,稀粥里可加一些养胃键脾、滋阴润燥之品,可起到养肺润燥的效果。

  老年人应平衡饮食,少食多餐,多食蔬菜及水果,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富含纤维物质的食品,多饮水。秋季最适宜的饮食有玉米,猪肉,鸭肉,胡萝卜,百合,白木耳,杏,桃,香蕉,葡萄,枇杷等。老年人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来选择药茶药膳、药浴及中药穴位贴敷以祛风通络,养阴润肺,敛肺滋肾,滋润相使。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老人秋季养生不可忽视的四点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