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位于新疆和静县牧区,距县城288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冬季漫长,极端最低气温-52℃,条件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的高原上,今年43岁的蒙古族教师阿力太一待就是18年。
“虽然这里很艰苦,但我觉得,这里的孩子需要我。”阿力太说,“看到高原上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神,我就舍不得离开他们。”
18年,阿力太坚守高寒牧区三尺讲台,把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在这里,她被牧民称为“高原上的灯塔”,因为她点亮了牧民的希望。
走进牧民巴音彩次克的家,13岁的斯琴塔娜正和弟弟一起在玩耍。阿力太提醒她,秋季开学的时候别忘了回学校。斯琴塔娜的妈妈对记者说,“阿力太老师特别好,特别负责任,牧区有这么好的老师,真的很幸运。”
在牧区寄宿制学校工作18年,阿力太当了18年班主任。“我的学生有汉、维、蒙等民族。”阿力太说,“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每年暑假,阿力太都要去牧民家走走看看,提醒家长把适龄儿童送到学校去读书。她说:“哪里水草丰美,牧民就往哪里走,孩子也跟着走,担心牧民不能及时送孩子上学,所以要通过家访提醒家长。”
为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防止学生辍学,阿力太不惧山路崎岖、高原缺氧,坚持家访18年,从来不喊一声苦。
有一次,阿力太骑马去贫困学生家家访时,由于水流湍急,险些被河水冲走,幸运的是,她紧紧抓着马鬃,最后才得以脱险。
“这是孩子们在吃饭的照片,这是我给孩子们理发后的照片,你瞧,他们多精神。”在阿力太的手机里,保存着不少她觉得很珍贵的照片,“闲下来的时候,翻出来看看,心里觉得特别开心幸福。”
在这里,最远的学生离家170多公里。平时,孩子们无法回家,只能等到寒暑假。
蒙古族学生高日富是个孤儿,父母早逝,跟着哥哥生活。阿力太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不仅给他零花钱,冬天还要买棉衣棉鞋,生怕高日富受冻。“阿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给我温暖,在学校里,我不孤单,有阿力太妈妈陪我长大。”高日富说。
对这些牧区孩子来说,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学生生病时,阿力太彻夜操劳,买药喂药,看着学生难受她比学生还难受。她担心学生营养不足,经常把学生带到家里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饭,改善伙食。
“我们把孩子交给阿老师,很放心。哪怕放牧走得再远,有阿老师这个‘妈妈’,我们不用担心孩子。”牧民巴特尔说。
“牧民四处放牧,能放心把孩子送来,是对我的信任,所以我必须把孩子带好。”阿力太说。
为能更方便地照顾学生,2009年,阿力太搬到学校宿舍。“这样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她说。
有一天,学校的孩子们发现食堂的饭好吃了,而且花样也多了不少。可是他们不知道,食堂的大厨来自和静县城。这名大厨不是别人,正是阿力太的丈夫。
“阿老师不仅没有离开牧区学校,还把在县城的丈夫也拽到学校来了。”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校长巴图孟开告诉记者。
作为阿力太的丈夫,耿排一直想着把阿力太调到县城去,这样,一家人就可以团聚,孩子也有人照顾。“学校地处高寒地区,招聘老师很困难,留不住。如果我走了,这里又少一名教师,这些孩子的教育怎么办?想到这些,我就不能离开了。”阿力太说。
“其他人都想离开这里,你怎么还会想到把丈夫也拽到高原上来呢?”面对疑惑,阿力太说:“由于长期招不到厨师,学校食堂的饭菜很单一,这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很不好。我丈夫是专业厨师,技术不错,让他来学校当厨师,可以改善孩子们的伙食。”
2013年,耿排来到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后,很快就制定了营养食谱,孩子们自此吃上了营养丰富的饭菜。
如今,阿力太的丈夫也到了牧区学校,孩子则寄居在县城的亲戚家。儿子已经14岁了,她几乎没管过儿子的学习和生活,也从未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我对不起家里的人。”说起儿子,阿力太的眼睛湿润了。
“虽然我有很多遗憾,但这辈子我不会后悔,因为我的坚守,这里的孩子受到了教育,这是值得的。”阿力太对记者说。■记者 蒋夫尔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乡村教师坚守高寒牧区18年:有很多遗憾但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