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微信“老中医”从改变健康观念开始

  号称“老中医”“名医后代”,专治各种男女疾病?微信那头关怀备至、有问必答的医生,其实是拿着剧本的骗子。据报道,一团伙假冒老中医在微信行骗,利用网络平台等媒体投放广告高价推销廉价品,致使9个月内9000多人受骗,涉案达到2500万元。广东省广州市白云法院日前对黄某坤、曾某聪、刘某金三名被告人诈骗案一审宣判,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六年及三年,并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并发还被害人,其余76名同案人也于近期以诈骗罪被判处五年至七个月不等刑期。

  微信自诞生以来,以其私密性和半开放的社交性,受到人们的追捧,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10亿多。然而,它在给普通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金融诈骗、医疗诈骗的集散地。如今,骗子利用微信的传播特点,精心设计了一套“老中医”的诈骗把戏。

  在营销界,一直都流传着中年人、小孩、老人的钱好赚的说法,这些,其实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保健需求。中年人处于生活压力较大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还面临着工作裁员的风险,种种不确定性都在这个阶段凸显。如果这个时候,能有所谓的“神医”“老中医”“名医后代”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压力。另外,中老年人在碰到难言之隐的老年疾病后,不愿意到大医院就诊,而是选择其他渠道获取医疗帮助。这种情况下,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老中医”圈套就一点不奇怪了。

  微信是具有私密性的通讯工具,这些微信“老中医”表面上是个古道仙风的老中医形象,可能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抠脚大汉。通过人格化的运营方式,默默潜伏在患者的朋友圈,不断渗透一些保养理念,逐渐让患者放松了警惕。最后,再通过一些话语方式推销虚假保健品。

  为何治病最后近乎演变成为了一种玄学?很多时候,医生都是根据情况拿出一个最优解,药到马上就能病除,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科学常识。骗子们也深谙这个道理:治好了算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没治好用一句“个人体质原因”打发即可。

  医学领域是一个专业领域,谈医疗诈骗问题,民众自身的健康素养首先要跟上。患病了,也不要寄希望于任何来历不明的“神医”和功效不明的保健品,而要寻求专业问诊。

  此外,既然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靠谱的医疗科普平台的建设也势在必行。放眼国际,美国有四成医生都上WebMD(纽约医疗保健网)、英国有卫生部投资的NHS Choice(英国民众寻医问药最常用的搜索引擎),这些,都是有着靠谱医疗资讯的网站。而在我国,只有丁香医生在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中具有一定的认知度。与此同时,对虚假的医疗广告也要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让无数微信“老中医”走下神坛,全社会共同构造一个良好的求医问药的大环境。(刘晶晶)

  纪录片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意蕴深度,自诞生之日起以真实表现社会担当,也助推社会秩序的消解、反思、重构,成为记录历史、警戒当下、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代表。【详细】

  当万圣节在年轻一代中成为一种潮流,狂欢还是肃穆就成了一个问题。但不管怎样,从更深的层面来说,无论“鬼节”如何庆祝,其背后真正寄托的,都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详细】

  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详细】

  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辉煌成就昭示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详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抵制微信“老中医”从改变健康观念开始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