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是能够好好享受生活的权利,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锻炼来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有时候有一些话听起来可能有些违背常理,但耐力运动能力的强弱也能通过最快跑步速度来测量,最快速度越大,耐力运动的能力也就越强。
每个人的跑步体能都不同,有人跑几步就喘的不行,有的人可以跑上几公里依然可以继续。是什么导致了其中的差异?通常我们会通过 VO2 Max(最大摄氧量)来解释其原因。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思维定式:最大摄氧量越高,长时间耐力运动的能力也就越强。
但是也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A的最大摄氧量高于B,是否A就一定跑的比B要快呢?显然并非如此。
这也就说明最大摄氧量虽然可以判断一个人耐力运动能力的高低,但并不是必然的条件。那我们还能通过什么来判断一个人长距离耐力运动的能力?
有研究发现通过50米的冲刺时间可以预测一位跑者在耐力比赛中的表现,而且相较于最大摄氧量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其耐力运动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短距离冲刺时,更多的是依靠无氧系统来供给,有氧系统仅仅只占一小部分。
而长距离耐力运动就完全相反,怎么想都不能将无氧系统与长距离耐力联系起来。此外,大家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进行爆发力的训练会降低有氧能力,也就是会降低长距离跑步的成绩。
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最大跑步速度是可以有效预测有氧耐力能力的强弱。当跑者的最大速度提升后,他的有氧耐力也会因此而提升。
某大学曾进行过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了20名马拉松跑者和23名超级马拉松跑者,让他们在跑步机上进行最大速度测试。实验结果发现最大速度能够很好的预测超马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而对于马拉松跑者来说,最大速度能够测算出乳酸阈值。
此外,最大速度与肌肉的最大摄氧量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也侧面的说明如果要提升跑步能力,不能只从有氧能力下手。
随后,又有研究证实了这一说法。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发现在大于3000米的比赛中,想要预测选手的排名,测量他们短距离的最大速度是最佳方式。此外,内布拉斯加大学甚至根据相应的因素建立了一个对10公里成绩的测算公式。
在对36位训练规律的跑者研究中,他们发现只需要知道跑者300米的冲刺时间与弹跳能力,就能够预测其10公里的表现。
不过由于没有考虑到有氧方面的因素,最后计算出的成绩可能并不准确。不过这个研究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短距离冲刺与弹跳的能力会影响到10公里的成绩。
也就是说对于长距离运动,适当的加入爆发力以及速度的训练,可以让长距离的跑步成绩变得更好。
如今说到提升长距离跑步的能力,大多数人都会把焦点放在有氧能力上,训练计划也大多以长距离为主。这些大多是为了提升最大摄氧量,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提升途径。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有关运动方面的知识,在进行速度训练的时候,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加对肌肉的控制,进而提升步频、步幅以及更短的触底时间等等,以此达到提升长距离运动成绩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用来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每日健身|在长跑训练计划中适当加入速度训练真的可以提升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