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1月2日消息:以“免费体验”为名,推销老年保健品,类似体验门店在上海不少。许多老人趋之若鹜,深信不疑。
市工商局负责人透露,由于体验门店推销的医疗器械及保健品大都产自正规厂家,且证照齐全,加上工作人员态度好,深得老年人信任,所以投诉不多。于是,这块既无疗效又吃不坏身体的“鸡肋”,近几年被一些老人嚼得津津有味。
“免费测血压,体验理疗仪。”在闵行区一家农贸市场,“免费体验”的大幅广告高挂在一个摊位门口。几名二十出头的女店员嗓音甜腻,满脸堆笑,招揽过往老人。
在上海市郊,不少农贸市场设有类似摊位,专门针对老年人,以“免费体验或检查”为幌子,行推销保健品之实。
昨天清晨,记者走进其中一家体验门店。不足5平方米的逼仄空间,血压仪、电疗笔、理疗机等四五台仪器在桌面依次排开,地上还摆着几台半人高的保健器械。不一会儿,屋内挤满了十多位老人,或正襟危坐体验产品,或围着小姑娘问这问那,好不热闹。
工作人员回应,门店相当于老年活动中心,免费体验,不卖产品。但随后多名顾客透露,只要一遇到老年人,店家便会一改谨慎态度,热情推销产品,看到年轻人则马上变脸,一问三不知。
“不收钱,纯粹公益,回馈社会。”79岁的沙文芳取下夹在耳朵上的检测器,抢着回答。对种类繁多的保健仪器,她如数家珍,“这是清理体内垃圾的,那个能治疗‘三高’。”
细看几台仪器宣传单,名称虽各不相同,治疗范围却都神通广大,堪称“哪疼用哪”。仅数码理疗仪就能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综合征、视力模糊、鼻炎等众多病症。店员声称,“公司已成立20年,品牌连锁,在上海有几十家体验门店。”
最近3年,沙文芳究竟在体验门店扔了多少钱,只有她自己知道。女儿娄艳萍问过几次,她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爸妈不和子女同住,具体开销我不清楚,至少几万元。”娄艳萍常劝妈妈别上当,免得老花冤枉钱,“但她很犟,口头答应,背地里一直没断。”
3年前沙文芳在小区门口被推销员拉进店,起初只免费体验电疗,没多久便挡不住店员的甜言蜜语,买了一台电疗仪。“感觉电疗蛮舒服,他们有专业认证证书,总归有益无害,而且老是免费去体验,不太好意思。”
狭小的门店里,几位老人将菜篮放在脚旁,边体验边拉家常。“我不喜欢打拳、跳舞、炒股票,来这里能认识不少老年朋友,一起做做电疗,聊聊天,很开心。”沙文芳强调说,店员服务态度特别好,“感觉比亲人还亲。”
于是,她几乎天天光顾,早晨买菜后多了一项固定节目。从上百元的营养液,到上千元的电疗仪,再到上万元的按摩床垫,她一次次对“亲人们”慷慨解囊,把店内产品搬回家。“前阵子店家主动送给我两个电疗坐垫,市场价好几百元呢。”
老人们不只在门店聚会。店家常搞活动,开免费健康讲座,参观生产基地,到江浙旅游。每次出行,总少不了貌似专业的健康专家和热情洋溢的推销专员。
“但也没啥改善。”女儿娄艳萍补充道。她年过半百,对父母百依百顺,但在这点上,总有分歧,她觉得是忽悠。“上个月妈妈犯风湿病,我陪她去看中医,症状明显减轻。问她,1000多元的营养液,和100多元的中药,到底哪个管用?妈妈不理我。”
看到媒体曝光同类产品,沙文芳也不为所动,坚称:“那些小店是‘大兴’的,这家是正宗连锁企业,和他们不一样。”
娄艳萍透露,父亲得癌症后,母亲立刻买回一堆保健品,号称“特效抗癌”。“服用半年,爸爸病情反而更重。”她再度尝试劝说,“妈妈似乎有点动摇,却跑去门店咨询,对方回应,多服用几个疗程,定会见效。”
如此敷衍的态度,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可沙文芳还是信了。娄艳萍实在看不下去,跑去店里找负责人交涉。“我没时间和精力吵架,只想请他们以后有事及时通知子女,别单方面找我妈,有时出门旅游几天我们都不知道。”
她回忆,经理口头答应,但最终没兑现。“我要他留手机号码,他怎么也不肯。后来再拨门店电话,老打不通。估计把我加入了黑名单,故意不接。”偶尔接通,店员又借故搪塞。
女儿百般劝说,沙文芳无动于衷。最近老伴病重入院,她搬到女儿家暂住。“妈妈还是牵挂那家店,每周都想去光顾,我是彻底没办法了。”娄艳萍无奈地苦笑说。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崔丽娟分析,老年人特别关注自身健康,随年龄增大,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下降,保健成为老年生活头等大事。
老年人易轻信他人,容易被商家利用。“他们更信奉‘专家’和广告,不像年轻人那样有质疑精神。”崔丽娟认为,商家常找少数老年人做“托”,夸大产品疗效,这是利用了“自己人效应”,在心理上产生强烈暗示,从而增强产品可信度。另外,年轻推销员巧舌如簧,打“亲情牌”让老年人难以招架。崔丽娟说,这是心理学上知名的“孙辈疗法”。
崔丽娟强调,加强处罚和监管力度,规范老年保健品市场,是避免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加大宣传,向老年人普及保健知识也尤为重要。“还要提醒老年人,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经济问题多向小辈取经。”
以免费为饵,推销老年保健品,黄勇(化名)干了5年,去年转行。“不想再忽悠老人,他们对我很好,实在不好意思。”他希望揭露几招惯用伎俩,提醒更多老年人。
■免费体验吸引人利用老年人爱贪便宜的心理,免费体验是这类推销的“敲门砖”。选择目标群也有讲究——发布免费健康知识讲座信息做饵,或直接去公园找晨练老人,他们保健意识相对较强。
■闲聊句句藏玄机和老人交流时,看似闲聊般提问,其实都有明确目的。比如问家里谁买菜,就能知道是谁管钱;问家里几口人,就能知道子女是否和老人同住,以免他们干涉。
■靠押金固定客源免费体验有另一种形式——先让老年人交少量押金,然后约定,每周至少来门店5次,才能全数归还,否则就要扣钱。这样就能固定客源,赢得更多推销时间。
■亲情攻势套近乎老人过生日,主动送蛋糕;老人爱打球就陪运动,爱逛街就陪逛街。小投资换来大回报。嘴巴还得甜,“阿姨”“爷叔”“爷爷”“奶奶”不离口。
■多办活动增消费健康知识讲座、短途旅游、参观、聚餐等活动轮番登场,有针对性地宣传产品。公司会经常安排“患者代表”上台“现身说法”,请“医疗专家”配合忽悠,直到老人甘愿消费。
■借老年协会之名首次打电话请老年人参加旅游或讲座,不能直接以企业的名义,可借用老年协会的名号,先想办法把客人拉来。见面后如果对方追问,可回答:“我们公司归老年协会管。”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一些老年人为何沉迷保健用品——记者暗访体验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