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从小不愁吃不愁穿,到底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面对孩子的厌学、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一些家长总会这样抱怨。
宗春山觉得,这恰恰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物质化。在他们眼里,只需要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而忽视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也有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事实上,相比父辈,这一代青少年确实没有物质上的短缺,但他们要面对的社会和时代更加复杂,对生命获得感和意义感有更多的需求,心灵上的焦虑和压力也要比父辈强得多。
遗憾的是,不少父母却在无意识中剥夺了他们对生命意义和内在心灵探索的权利。“很多父母把思想独立看成是孩子的逆反,觉得他们不听话。他们不是倾听孩子,而是用现成的人生模式去说教。”宗春山讲道。
人生的意义是对人生价值合理性进行反思与体验,如为什么要考大学、工作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认为,当这种反思得到的是种否定性的体验时,就会产生“无意义”“荒谬”等感觉。
而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导向,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都对孩子施加了巨大的课业压力。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孩子从小就开始背负小升初、奥数、才艺竞争的压力,缺乏父母的理解。“他们不是把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当成目的,而是把分数当成了目的。”宗春山说。
与此同时,一些家长却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法,容不得孩子受一点挫折和批评。
北京某小学教师俞路芳告诉记者,有一节午读课,班级里一位学生在那发呆,她提醒了两次都没有反应。她就告诉他,“你到后边清醒一下,再回来。”学生在教室后站了不到10分钟,结果父母有意见,认为老师这是集体隔离。“这样,那以后老师谁还敢批评学生?”
此外,学校在心理和生命教育上的不到位,社会影视剧、网络游戏等对死亡的渲染,社会对生命的缺乏敬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对生命的认知。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青少年心理亚健康 把生活还给孩子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