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形式,孩子们最熟悉的是广播操,在大爷大妈中最有市场的当属广场舞,而女性白领们的最爱则是瑜伽、现代舞等。但是,你听说过戏曲韵律操吗?
记者今天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了解到,由学校创编的两套“戏曲韵律操”(少儿版、成人版)已经录制完成。未来它有望成为广大上海市民的健身新选择!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在大众眼中大概有些阳春白雪,美则美矣,却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远。还有一句话老百姓很熟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就是说戏曲艺术可不是能让人“打打酱油”的。那么,“戏曲+韵律操”的组合是如何实现的?创编它的意义又在哪里?用主创之一、戏校教师李燕的话来说,是为了让人们从运动中感受自身美的存在和传统戏曲的精髓,“不需追求专业水准,只望人们可以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并加以呈现”。
据了解,成人版戏曲韵律操共分十个章节,在全盘考虑全身关节、肌体锻炼的基础上,借用人们熟悉的广播体操形式,融入戏曲手、眼、身、步程式化、虚拟化的元素,其中包含了戏曲基本功中单手、双手、云手转身、望月指法以及云步、蹉步、弓步、沓步等动作,并以经典戏曲剧目曲牌为基础重新创编的戏曲音乐加以烘托。
而少儿版戏曲韵律操则以戏曲形体动作元素为核心,同时结合广播体操配合音乐口令多人共同操作的特点。有趣的是,男女生的身段动作略有区别。据主创之一、戏校教师戴国良介绍,由于戏曲中分男角、女角,其形象特质不同,故而基本动作也不一样,比如旦角的脚法比较优雅、灵动,但小生就有错步、跺脚等比较硬朗、阳刚的动作。因此,孩子们可以在体验过程中,感知戏曲艺术的文化精髓以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古典韵律之美,对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训练、艺术素养和性别气质的养成也有积极的作用。据悉,该操适用群体为小学高年段学生(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和中学生,接下来,学校可为有意向引入这套操的学校提供专门的培训。
尽管这两套操的主要创作元素取自于传统戏曲,但它们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戏曲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李燕提到,戏曲身段动作服务于360多个剧种,运用方法和规则均不同。让大众体验这套操,从技术角度来说,是起到健身的作用,同时对青少年进行一定的身体仪态规训,但它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健身形式,是因为其文化含量更丰富。
在30年代,梅兰芳先生曾带着中华戏曲走出国门,去莫斯科演出,受到极高赞誉。一度是国人主流文化艺术消费的戏曲,现在却逐渐被边缘化。学习戏曲有难度,自然无可厚非,但瑜伽等形式同样难度不小,依然引得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缺乏有趣的、普适的推广,是戏曲艺术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而有机结合戏曲精髓和健身实用性的戏曲韵律操,不仅能够舒展身体,更能陶冶性情,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巧妙切口。
伴奏作曲人、戏校教师齐欢提到,融合戏曲动作要求的韵律操讲究气息、动韵、韵律的统一,所以她在设计戏曲音乐时,借鉴了曲牌联奏的演奏形式,将传统曲牌作为创作素材,并将京胡、曲笛作为主要的演奏乐器,这样一来,可以突出节奏的韵律、速度的变化,让人听起来既古典又现代,既专业又不脱离大众审美。
据了解,目前黄浦区淮海街道和虹口区教育局已有意向社区及商务集中区域内的市民、白领和中小学生推广戏曲韵律操。戏校党总支书记韩永胜表示,学校创编这两套操,是希望引起老一代人对戏曲的回忆,吸引新一代人对戏曲的向往,目前这两套操只是戏曲韵律操系列的首个作品,之后,学校将根据推广过程中的反馈情况,不断推陈出新。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告别广场舞!一招一式尽显国粹的戏曲韵律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