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精准助力食用菌产业——浙江省食用菌协会服务产业实践

  在丽水市碧湖镇,有一家以菌菇文化为主题的农旅融合观光工厂——百兴菇业“蘑幻菇林”,有很多游客、亲子游团队以及学校组织学生来这里活动。人们在这里了解菌菇文化和科普知识,采摘菌菇、品尝菌菇美食、休闲购物,其乐无穷。这是浙江省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省食用菌协会丽水协同创新服务站助力服务的一个示范项目。

  食用菌产业是丽水多个市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16年9月,作为浙江省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十个试点之一,浙江食用菌协会龙泉(后改为丽水)协同创新服务站挂牌成立。

  两年多来,该服务站在省科协的指导和当地市县科协的支持下,针对丽水食用菌产业存在的菌种研发滞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短等问题,从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入手,每个环节助力扶持1至2个典型,力求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

  服务站通过深入调研,把协助当地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创新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针对技术难题及产学研合作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使助力服务精准有效,落到实处。协会服务站重点服务的企业,两年多来在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协会服务站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和科研资源优势,派出专家团队,协助当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

  目前应用的香菇菌种为固体菌种,发菌培养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需依靠人工接种,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已成为影响香菇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迫切需要研发优质高效的新型菌种。

  服务站组织专家团队,协同当地企业——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发了优质高效香菇液体菌种。传统的固体香菇菌种生长需要一个多月,而液体菌种只需要7至8天,如应用到生产上能大大提升香菇产业化生产水平,企业效益会有较大的提高。

  服务站专家团队还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通过液体基质配方的改善及菌种隐性污染检测技术的提升,使杏鲍菇液体菌种接种的成活率从96%提高到98%以上。该技术可大大减少栽培过程中的污染,节约生产成本。

  浙江百山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食药用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协会服务站专家的指导及助力工程项目的帮助下,进行了发酵生产天然维生素K2产品的研发。通过研究开发先进的代谢控制发酵工程体系及原生态的后提取工艺,以菌菇粉为原料,生产出了低成本、高质量的维生素K2成品,并陆续开发出维生素K2相关系列保健食品。 其中研发的基于代谢途径微生物菌种理性选育技术,简化了菌株选育步骤,解决了工业生物技术的瓶颈问题;膜分离技术,实现了维生素K2的浓缩分离,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微囊化包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维生素K2的稳定性。

  该企业在服务站的支持下,还研发了药食用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过研究开发灵芝、灰树花、香菇等食药用菌中的多糖、三萜等功能因子的高效提取技术,建立了规模化生产集成工艺,同时针对肿瘤、糖尿病人群,开发出具有膳食营养干预作用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在服务站助力的2年多时间里,该公司共研发出十余项新技术、新产品。

  服务站专家还帮助庆元的浙江元康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出一套速发银耳粒制备工艺,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该工艺的成功研发,不仅使产品成品率提高了10-15%,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由于产品的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销售价格从53元/公斤提高到84.8元/公斤,两项叠加经济效益接近翻番。同时还以银耳粒为主要配料,开发了混合银耳罐头等系列产品。不仅如此,还凭借质量和成本优势,促进了企业的对外贸易。按目前国内市场对银耳粒的需求和价格,以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来计,每年可生产30吨银耳粒,产值为2500万元,其中因本项目技术工艺而增加产值达1500万元,增加利润120万元,增加税金50万元。该企业当年的销售额就比往年增长了17%。

  丽水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林药模式的生产基地,在锥栗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等中药。食用菌生性喜荫,而林地通风、凉爽,环境条件非常适宜食用菌生长。在协会服务站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该基地在发展林药模式的同时,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开展林下种植食用菌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以锥栗林为上层林木,开展套种羊肚菌试验,建设大球盖菇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和锥栗林下竹荪生产示范基地。

  据介绍,多花黄精的生长期一般要四年,而竹荪当年就产出。在锥栗林下套种竹荪,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还省下了搭盖遮阳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很好的解决了林下大面积土地闲置地问题。而且,不需砍伐天然阔叶林资源,而是利用锥栗的修剪枝条等下脚料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食用菌采摘后的菌糠废料自然分解后,还能提高林地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促进锥栗生长,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林菌生产模式达到了优势互补、循环相生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出锥栗林下套种食用菌的林下经济新模式,成功研究出一套锥栗林下套种竹荪的高效复合栽培技术,并申请了专利。

  这一模式,还简化了锥栗林抚育和食用菌栽培的程序,节约了人工成本;利用锥栗整形修枝废木材栽培食用菌,节约成本2倍以上;食用菌采摘后的废料改善了土壤肥力,既促进了锥栗丰产又能减少肥料成本的支出,不但实现了农林资源共享,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据统计,未套种竹荪前锥栗林亩产值约1000元,套种竹荪后平均亩产值为8750元,是单纯锥栗林的8倍以上。未套种食用菌前,该公司年销售额为230万元,套种食用菌后,第一年销售额为430万元、第二年为650万元,效益接近翻番。

  百兴菇业是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公司,前几年效益不是太理想,协会服务站专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他们借鉴台湾农旅融合模式,把食用菌生产栽培与健康食品、观光采摘旅游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增加效益。

  专家的建议与该企业高层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马上派人赴台湾考察学习,回来后在专家的指导和服务站的帮助下,将原本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改建成集生产经营、科普宣传、观光采摘、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农旅”融合观光工厂。

  园区内设有“蘑幻寻菇”科普文化、“菇菇生产房”参观采摘、“菇菇DIY”手工作坊和“菇爷吴三”养生餐厅,以及“菇菇市集”产品展示等体验区,体验区将菌类科普、菌菇文化与观光采摘、亲子活动、休闲美食以及产品销售融为一体。

  科普文化体验区运用菌类科普绘画、菌菇标本陈列及情景式的现场小场景,讲述食用菌历史典故、趣味菇事等菌菇文化,介绍菌类养生知识、食用菌科技发展,让游客参与其中,其乐无穷。

  2017年6月,农旅融合的“蘑幻菇林”开始对外营业,并成为相关部门认定的学校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科普馆和职工休疗养承办单位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基地。

  该企业菌菇为主题的一、二、三产融合运作模式,先后得到了副省长朱从玖、高兴夫、陈伟俊等多位省领导以及国家发改委领导的肯定。

  作为浙江省2017年度唯一的一家五星级旅游购物场所,现在百兴菇业“蘑幻菇林”已经成为丽水旅游的一张“金名片”。据悉,百兴菇业“农旅”融合观光工厂从开始运营至今,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多名,每月1.5至2万人次,每年可为企业增效约300多万元。(周虹)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科技创新 精准助力食用菌产业——浙江省食用菌协会服务产业实践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