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毕生践行“六经、八纲、方证”的辨证体系。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胡希恕先生是当代*名的中医学家,又是当代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作为当代*名的伤寒学家,先生不但擅长治疗外感热性疾病,而且对中医伤寒论的理论有所发展。先生根据长期大量的临床体会和对伤寒论经典理论的深刻理解,针对临床诊治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
阅读(149)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国学传承工程第五次大课及沙龙讲座定于10月13日在北京新中关大厦B座9层举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9号新中关大厦B座南翼电梯九层。 此次沙龙讲座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训诂学家和中医文献学专家钱超尘教授主讲,主题为《伤寒论古今文本传承史》。 2、公交:可乘坐特4路、特15路、681路、614路、584路、365路、355路、332路、330路、307路、302路等公交至海淀黄庄北站,步行约400米。 ...
阅读(187)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
阅读(148)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闲暇我也翻开其他同仁的《伤寒论》讲座,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精妙绝伦。但是“伤寒千家解”,任何人讲的伤寒都不是你的,能看能听能学,但不能据为己有,因为外来的东西永远不能100%契合自己,只有采纳百家而后自成一体,属于自己的才是好的,用起来也才得心应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复习这条之前,先复习一下六经。什么是六经?在《伤寒论》里的六经并非经络名称,...
阅读(162)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李克绍(1910—1996),字君复,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研习中医经典,治学严谨,对仲景著作,尤喜研究。 李老:治喘有两个好方,就是麻杏石甘汤与橘味麻黄汤。前者为经方,后者属时方。我对哮喘之治,运用两方的概率较大,属常用方。麻杏石甘汤主要是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清宣相合,既透热又平喘;橘味麻黄汤则主要是麻黄与五味子的配伍,一散一敛,调节肺气之开合。运用时应注意量的变化,如治一般性支气管哮喘,石膏量宜小(...
阅读(138)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最近我在整理我的中医基础课里关于舌诊的图片……为了能让大家看到更多类型的舌图,我让小明去帮我尽可能多地找些舌图。 据说,他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冲击,整理了一些后,他把舌图打包发给我,然后在邮件里很暖心地写了两个字:保重。 我建议以后相亲先看舌头,真的。这个简直比长相重要太多了,舌头长得好不好看,完全关系到一生的幸福啊,朋友们! 接吻就别假模假样闭着眼睛了,姑娘、小伙们!睁大眼睛,先让对方把舌头伸出来看看,不是好舌头就别亲了,赶紧分...
阅读(198)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因此,更年期精神病大多有性的内容,如性功能的亢进和减低,嫉妒幻想中的性色彩,无故怀疑爱人有外遇,以及性器官的种种不适等,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一大特点。 总之,更年期阶段,由于生理的衰退,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被打乱了,因此更年期精神病,是发病率比较高,对中老年人的威胁较大。 如能早期发现先兆征象,及早进行心理或药物的阻截治疗,可帮助中年人获得人生第二个春天,顺利进入老年期。 ——更年期忧郁症有哪些特点?更年期忧郁症多由更年期综合征发...
阅读(162)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这个最常用了。那么这个石膏加多少呢?这石膏一般呀也就是40克到100克,起码要用四十克以上。 石膏这个药要知道,有些人怕它。他是个石头,质重,而溶解相当的困难。溶解的成分相当的少呀,假若你加的分量不够,旁的药起作用了,石膏没起作用。 这个我见到很多了,就是麻杏石甘汤这个药,也配上石膏了,可石膏用的非常的少,麻黄作用发作了。出大汗,本来麻黄配伍石膏是止汗的。 你们看那个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他用麻杏石甘,汗出呀,他治汗出,你石膏...
阅读(121)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有这样一位老教授,她对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无限热爱,出版过研究儒、道、佛家思想的书籍百余部,逾三千万字。此外,她还是中医专家,为弘扬发展中医另辟蹊径,培育人才。她将自己比喻成一根蜡烛,愿意为祖国燃烧到最后,她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国医易学开创者杨力。 杨力祖籍云南,1946年生人,如今已年逾古稀的她依然精神矍铄,儒雅健谈。其父亲段纬民国时期曾先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并赴欧深造,回国后担任云南滇越铁路局...
阅读(178)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3)
按: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声名远扬。其讲课旁征博引,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以及郝老师与刘渡舟、宋孝志、胡希恕等老一辈伤寒研究者,实践者的学习与交流经验。郝老师讲课的医案部分颇为精彩,这部分内容对理解伤寒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根据《经典课程示范教学》的伤寒论70课时讲课录像整理总结医案部分。医案1 某,过敏性哮喘,每年五一节发作,国庆节休止。病起于两三年前国庆节,因游行劳累后饮冷食凉所致。现证胸闷,心烦,喘促...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