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孙复初 职业:教授 年龄:81 位置:中国,北京 个性介绍: 清华大学教授
孙复初教育问题系列谈之435 素质教育的智育(观)之四 什么是题
孙复初教育问题系列谈之434 素质教育的智育(观)之三 谈才
孙复初教育问题系列谈之433 素质教育的智育之二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才能
孙复初教育问题系列谈之430 素质教育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二真实
孙复初教育问题系列谈之127 如何看待中式英语
其实中式英语很早以前就出现了,比如上海的“洋泾浜英语”,主要是当时在洋行工作的中国人,英语水平不高,说得英语带有本地特色。开始外国人也不适应,但久而久之,就变成约定俗成的了。可以看成一种俚语。语言是用来沟通和交流的,随着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语言也会交流融合。
首先要声明一点,胡编乱造的中式英语我是不赞成的,但随着文化的交流,更多的外来词汇掺杂到英语当中,也是一种趋势。汉语里有很多词,就是从英语直接音译过来的,比如沙拉、咖啡,如果按照意译,不仅晦涩难懂,有些词也很难解释清楚,按照读音译成词汇就比较合适。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编纂一部英文词典,当时有一个单词:Quark。我们在英文词典里找到了这个词,但是英文词典里的解释很长,如果意译有困难。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钱伟长建议,不如按照读音来译,后来他的意见被采纳了。这个词就是我们熟知的物理学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夸克。同样,汉语里很多词汇,翻译成英语时,也是按照音译过去的,比如气功、功夫等等。不光是汉语,日语、韩语也有类似的词汇。
这其实一些中学生自己创造的,从语法上讲是不通的,也是很不规范的,更不该得到支持。只是大家用习惯了,如果老外也能接受,当作口语是可以的,但不能变成正式用语,更不能写到教科书里。中国人不能去创造英语,英语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语言,我们应该尊重人家的语言习惯,不能随便去创造。
禁止当然没有必要,但我们不能让它形成一种潮流,更不能鼓励。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旅游(景点介绍)、交通(指示牌)、餐饮(菜谱),英语的使用很不规范,胡编乱译的很多,搞得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不明白。比如餐饮,有一道菜叫夫妻肺片,被翻译成“夫妻两人,用肺做的肉菜”;还有麻婆豆腐,被译成“长天花的老婆煮的豆腐” ,好多外国人一看这些菜的英文翻译,吓得不敢吃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在规范。去年奥运会前,北京市商业局和旅游局针对这些问题,请了清华大学的几位教授,专门对此作了矫正。但现在,这些汉译英的错误,还是普遍存在,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孙复初教育问题系列谈之127 如何看待中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