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教授:国学哲学在医治新冠肺炎的成功应用(原创首发)

  【杨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著名中医养生专家;著名易经专家,中国医易学创始人,易经养生法开创者,中国象数科学提出者,中医疾病预测学创始人,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国学大师,著名作家,著名历史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学会会员。杨力教授学识渊博,精通文史哲医,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博士硕士生主讲《易经》、《黄帝内经》,教授研究生5000余名。出版文史哲医等多种系列著作200余部,约5000万字。代表著作《周易与中医学》已有中、英、日、韩及中文繁体字等多种版本,畅销世界各国,屡获海内外大奖,并与《中医运气学》、《中医疾病预测学》等著作,成为畅销30年的经典巨著。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坚决打好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该出手时必须出手”。这一系列重要指示鼓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加入到这场严峻的阻击战中去。

  从疫情发生近三个月以来,我远程会诊了一百几十例病人,包括轻症、重症、危重症以及恢复期患者,摸索到了一定规律,探索了应对办法,并第一时间予以公布,供一线医护人员参考。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取得可喜成果。现在我又应邀为国外患者进行远程会诊。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远程会诊中,都给我很多启示启发,并及时作出反应,这主要得益于《易经》和《黄帝内经》。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博硕士研究生主讲这两门课,已经讲了40多年,深深感到中医学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与《易经》、《黄帝内经》密切相关,尤其与国学哲学及象数原理关系最大。中国国学哲学包括《易经》、《老子》、《孙子兵法》等哲理,非常高超。

  中医学不只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高深的象数科学,它源于《易经》的象数思维,这是《易经》最高超的哲理,也是医易学的精华。象数科学是通过观象取义及运数取义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学问,是医易相通的本源。

  中国的哲学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年的磨炼。以《易经》为主的国学哲学既有哲学的普遍规律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更有独特的象数思维。象数思维包括两大内容即观象取义和运数取义。《黄帝内经》杰出的藏象、脉象、面象、舌象奠定了象数科学的基础。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象数科学做出了成功的应用。

  什么是象数科学?象数科学是我提出的科学概念,曾发表在多家杂志期刊,刊登在已出版的书籍中。专著《象数科学》即将出版。象数科学是以象数思维为核心的科学。是以观象取义和运数取义认识客观亊物规律的一门科学。象数科学是以中医学为代表及与有关自然学科极为相关的科学。它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现在又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成功应用。

  通过中医学在象数科学的杰出应用,尤其是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的应用,更加证实了《易经》原理的伟大。《易经》不是空理论,几千年来对实践应用的指导都具有重大意义。

  (1)应象的启示。阴阳应象是象数科学的重要原理,出自《易经》阴阳象数哲理及《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应象和观象都是象数科学的核心。启示如下:

  阴阳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阴阳源于八千年前伏羲观天象,画先天八卦。发展于周文王羑里作《易经》画后天八卦,从此开创了东方的太极阴阳思维。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说天下万物都是阴阳的对立和统一。

  阴阳应象就是说天象与物象相应,也即万物的生长变化规律与天地阴阳消长变化相应。也就是天象与物象相应,就是说阴阳与天下万象都相应,万象同样也分阴象和阳象。这次暴发的疫病,按照阴阳应象原理,万象同样也分阴象和阳象,疫病也是一样。新冠肺炎属于阴性瘟疫,说明瘟疫也分阴阳。一是因为始于冬天,二是病情发展颇具阴象特点,缓慢而偏隐,且偏老人、虚体及湿体、寒体。所以感染之后呈阴性隐性发展状态。如低烧、乏力、人软、不思食、咳嗽、腹泻、舌白腻。有的长期潜伏,病人无症状。与阳性瘟疫的起病快,高热、口渴、舌红,发展迅速,症状明显迥异。

  所以我提出新冠肺炎是冬瘟湿疫,並强调新冠病毒有三怕:怕热怕光、怕风!必须开窗通风晒太阳,对防范起到重要作用。

  因为是阴性病毒所以喜欢在阴冷的冬天爆发感染,春暖缓解,立夏消佇或冬春爆发,夏至消停,冬天或再反弹。这样我公布了对这个疾病的趋势预测。

  因为是阴性疫病,性质非火、非热,所以用药也偏温。实践证实这个病果然是阴性而且几乎全程阴性。几乎无高热。

  (2)观象的启示。观象取义是《易经》象数思维的核心。在这次新冠疫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病象的启示。新冠病毒病在《黄帝内经》五疫(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中属土疫. 土性湿很阴,病程缓慢善于潜伏、低热不显,七天左右,一跃而起,突然猛击,病人因此倒下。取道于它的中间宿主是蛇、蝙蝠、龟、穿山甲、猫头鹰、竹鼠等一类都属阴性动物,都具有昼伏夜行、怕光喜暗、喜欢阴冷潮湿的洞穴居伏。遇敌都善于卷曲而伏,攻击人时突然猛扑。

  因此,以这些以阴性动物为宿主的病毒,自然也会与它们同化,我因此分析出新冠病毒具有怕光(紫外线、怕热、怕风),发表了新冠病毒有三怕,并要求大家不要关门闭户,应开窗透风、多晒太阳。并预测了这个疫病的发展起于冬至,缓于春暖,消停于夏至。这是阴性病毒嗜湿喜冷,多袭击寒湿体质的人,对这类病人用药也就相应的要用温化药结合芳透。

  尤其注意到了这类阴性病毒潜伏不动,七天左右突然猛击病人的特点,提出了补气强心防突变的方法,掐住了它的七寸也因此救了不少人。

  从 治疗的成功,提示了象数科学取义的重大意义。伏羲观天象除了观天察地,还有一句“观鸟兽之纹”,启发了我对这个疾病是阴性是冬瘟而非火疫的最早判断。

  这就是从物象到病象的启示,得益于《易经》:“古者包牺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就是以病象比类物象(动物象)通过取象比类,而获得治疗的启示。这也就是别人问我为什么反应快提出规律快的缘由之一。

  其次,面象的启示。面象是中医观象取义的重要诊断依据,比如这次的新冠肺炎。面色的变化是提早警示疾病的转危依据。如出现气短、面色渐黑,是缺氧、肺部实化的危兆。面色变暗、气短、提供血氧饱和度的下降,面色发黄,腹泻则是中气下陷的提示。面色发白、心慌气短,又是心气虚的征兆,有宗气虚心阳暴脱的危险。总之,面象尤其是面色是观象取义的重要内容。

  三个要害部位:印堂发白,位于两眉之间,印堂白往往提示肺气大虛、宗气下陷;山根青,位于鼻根两睛之间,山根青提示心气大虚;口唇发紫,提示心肺缺氧。

  一是,舌象是疾病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舌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因为舌乃心之苗,肝脾肾之脉,皆原于舌本,舌面所生之苔,又为胃气所蒸化,所以舌最能反应脏腑的疾病,尤其温疫。舌反应最快。

  二是,舌象在危重症起决定意义。新冠肺炎在重期出现呼吸衰竭,甚至併心衰的更要看舌象,新冠肺炎这个病是阴性病毒绝大多数发热不是太高。舌也不红。主症是胸闷气短,上气不接下气。如舌淡苔白的,就用开闭防脱汤:人参葶苈子汤和生脉饮合瓜蒌厚朴桂枝汤、滌痰汤加减治疗。舌质青,畏寒肢冷的加制附子。而舌质红苔黄的肺闭则用麻杏石甘汤加人参葶苈子汤。新冠肺炎是个阴性疫病, 很少有高热谵语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证,所以也很少见舌质红绛. 就连高烧气喘舌质红苔黄腻的麻杏石甘汤证,在武汉也並不多见。

  这次舌象所起的决定意义更加证实了观象取义在中医学中的重大意义,也更加证实了象数科学的伟大。

  三是,瘟疫的舌象反应最快。比如新冠肺炎早中期舌苔白腻,舌质淡白提示气虚寒湿重,我用扶正败毒散(参芪败毒散),而舌苔白薄,舌质红的就用荆芪败毒散。而新冠肺炎早期即显白腻苔,恶心,腹泻乏力,低热咳嗽。就应用藿香正气、甘露消毒,祛湿化浊辟秽,加生黄芪以扶正透邪。而舌苔是白粉苔的伴有恶寒发热口苦的,则提示邪入膜原躲藏起来又当用达原饮《温疫论》加人参,直捣膜原,逼邪外出

  四是,声象的启示。声象在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比如声音低弱的多提示气虚气弱。尤其新冠肺炎往往在一周左右突然出现声音怯弱、心慌、头上淋漓大汗的的要警惕气脱。有的病人感胸闷气短忽然说话声音低而断断续续,就要高度警惕肺闭前兆。

  (1)历练五千年。从神农尝百草到扁鹊望诊, 再到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至今中医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为中国人的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有着独特的象数科学方法,它还是一门通过观象取义和运数取义探索事物运动规律的科学,所以中医学是一门思维方式与西医既同又不同的科学。比如,这一次新冠肺炎的远程会诊,舌象就起到了非常宝贵和独特的作用。中医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证实了中医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

  什么是科学?凡是能够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掌握了事物客观规律的方法就叫科学。它并不局限于使用仪器的优越,也不在于药物实验的先进性,更不取决于它是否与当今的其他科学手段相一致。尤其中医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辩》的指导,更证实了中医科学的杰出应用理论,无往而不胜。

  (2)独特的思维。中医学有精湛的思维。中医学的理论水平很高,自古医易同源,医源于易。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因为中医学的思维不简单,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它既有高超的哲理,更有象数科学的独特。象数科学并非线性科学,而是具有高维思维的优势。这是一般线性科学所不具备的。而中医学既是一门线性科学,他必须面对人体这个实物。但他又不局限于线性,而是超越了线性思维。比如,这次观象取义中的舌象,运数取义中的五运六气,对中医的辨证论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观象取义和运数取义是象数科学的两大支柱。五运六气是通过五运六气的运转而把握气化变化的规律的科学。五运六气是由象数组成,是最大的干支象数。五运六气是《黄帝内经》的杰出贡献,占《黄帝内经素问》的三分之一。

  (1)气化逆反。五运六气的客主加临。强调主气和客气逆反,最易导致温疫流行。比如2019已亥年终之气“小雪~大寒”,主气是寒水,客气加临的是相火,气化应寒反热,《黄帝内经》明确指出“温疫流行”,所以去年我在微博及今日头条发布的《杨力谈小雪养生》就已明确警示。要防温病流行,又加之岁末遇寒水,天气变寒,为冬瘟、湿疫(土疫)奠定了基础。所以爆发于岁末的新冠肺炎,我最早就认为属寒湿性质,而非火疫。

  (2)三虚致疫。三虚致疫,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遗篇《本病论》,指天虚人虚地虚,人气不足,天气如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天虚而人虚,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 这一次新冠肺炎的三虚:《黄帝内经·刺法论》也指出著名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足见《黄帝内经》的高超。

  一是人虚。为什么有人感染了病毒不发病?而有人很快被病毒击倒,就是因为人的正气强弱差异。当代许多人经常熬夜,不正常吃饭,心情还常抑郁,还不健身……这些都是导致人虚的根本。以致抵抗力弱,疫病袭来时,一击就倒。

  二是地虚。有些人乱宰杀野生动物,吃它们的肉,喝它们的血,导致它们体内的病毒发生突变,而攻击力变强。加之局部环境因野生动物的血、粪污染而秽浊,从而变生阴秽浊疫而伤人。所以必须坚决制止、杜绝产生疫病的这一根源。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明确这个新冠病毒是怎么来的,但必须禁止乱宰杀乱吃野生动物行为。

  三是天虚。首先,气化逆反。指气化不利,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认为气化反常,可致瘟疫发生。2019年已亥年 终之气小雪~大寒,寒水主气,少阳相火加临,应寒反热,气化逆反。令温病大行,现在果然应验,足见《黄帝内经》的高超。

  其次,三寒相叠。己亥年终之气主气为寒水,岁末以及庚子年初之气,皆为寒水。三水加叠:由于已亥年( 2019)岁末为亥子水,此一寒也;又逢初之气,太阳寒水光临,此二寒;两水加临集中在岁末,年初( 2020)初之气太阳寒水加临,此三寒也。三寒相逢,从而导致气化偏寒,利于冬瘟的发生,所以新冠病人多表现为寒湿重,病程长,发热不高,舌苔白腻,面色白,三水克火又易导致心阳虚,所以新冠肺炎心阳暴脱的很多。

  再次,木郁之纪。木郁之纪,易木郁木疬。今年(庚子年)为金运太过。金克木,导致木郁。《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运,草木晚荣,肃杀而甚”。

  由于2020年是庚子年,金克木导致木郁。属于《黄帝内经》五郁的木郁。木郁导致人体肝气下,生气不振。脾土反侮,所以新冠病人多表现为乏力,四肢软。这样的天时地利,木郁发展成为疠气,又称为木疬,致人体正气不足。尤其体虚的人。既容易被感染,又易转重转危。这也是我会诊,处方中大多必用人参,黄芪之故。又因木郁不能生火。所以这次的新冠肺炎心气虚。心阳不足,甚至心阳暴脱而亡的较多,这些都是我在会诊处方中重用人参、黄芪和桂枝附子的缘由。

  三年化疫的原则是刚柔失守,升降失常,导致阴阳不和,气化不正。刚柔失守的原因在于司天在泉之气失于正常的升降进退,即不迁正,不退位所致。之所以导致不迁正不退位,原因在于上一年的太过不及所影响。一般,每15年,阳干失于其位,阴干取代,如司天之气,未能迁正,则在泉之气也未能迁正,这样则易致升降失序,气化不和,就易形成三年化疫但是实际上三年化疫只要相临的两年间气化重叠和相反皆易导致化疫。

  以上《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提示气化异常是导致疫疠发生的重要原因,也说明了天人合一的重大意义。这次土疫木疬的发生在《黄帝内经》早已指出了,足见中医理论的高超。

  《易经》不但有高深的象数思维成为了中国象数科学之父, 还有杰出的哲学三宝,如《易经》新、速、变三大哲理的启示:

  《易经》有一个十分宝贵的思想,就是强调“新”即“日新之谓盛德” 只有头脑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直中太阴的新途径”。新冠肺炎既没有走《温病条辩》中卫气营血的老路,也没有循《伤寒论》六经传变的旧规,而是走自己独特的路。即脏腑传变规律,疾病不经皮毛腠理,而从口鼻直接进入五脏。早期直中太阴入脾肺(直中太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引起咳嗽,发热,乏力,腹泻。 重期相当一部分人肺心同病,至发展为肺闭心脱。这叫新冠肺炎心肺型,有的还同时转到肾,引起肾疼,睾丸疼这叫肺心肾型,有的引起暴发性肺闭(急性肺实变)人迅速因缺氧而脸色变黑,犹如掉入深渊窒息而亡。

  第二,直接闭肺的新途径。瘟疫的首先犯肺。按常规大多是痰热壅肺的痰闭,而新冠肺炎最凶险的病例是急性肺突变,无痰,病人脸色迅速变黑而亡。病人的症状只有气短胸憋。

  第三,“逆转心包”的新特点。按吴又可《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规律,心包是指大脑。(心藏神),但是新冠肺炎,极少有犯脑病例。大多数是犯心,使心脏骤停而死亡,这是新的传变规律。

  兵贵神速. 速, 迅速.就是要提早、要迅速、要抢先于未开始之前,即要“访范于未然”。

  第一,提早补气。既然传变规律不同,那么治疗方案也应该随之而变。新冠肺炎,一开始即乏力,腹泻,死于肺闭心脱,主要是因为伤耗了人的脾肺之气,而脾肺之气又是宗气的主要来源。因为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脾胃的水份之气所组成的,宗气原理启发于《黄帝内经》:“宗气积于胸中……循呼吸而贯心脉”。而新冠肺炎大多数起病即有乏力,病程又长,逐渐消耗人的正气。在七天左右突然猛扑,导致肺闭心脱。所以按常规,温疫是不应该提早补气的,因为恐怕恋邪,但是为防突变,提早用人参,黄芪,一方面及早扶正,促进好转,一方面防止突变。

  第二,提早开闭。新冠肺炎的肺闭有两种情况,因为病毒“首先犯肺”,特别是病毒直接进入肺泡,而不是气管支气管,导致肺泡被痰瘀( 炎症分泌物)滞闭,导致肺实化,病人缺氧,脸色变黑而突发气绝身亡,这是最凶险的。那就要在病人感到气短胸闷时就提早开肺闭,用开闭防脫汤即瓜蒌薤白半夏桂枝汤合人参葶苈子汤加滌痰汤中的胆星、天竺葵、竹苈之类急开,为防范转急闭,则应在出现气短、脸色有变的情况下就抢前用此方. 可迅速化痰开闭防转危。这个方子是双刃剑,可以同时开肺护心。

  第三,提早固脱。首先保护心脏才能防止心脱,因为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新冠肺炎不少病人就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出虚汗,手足发凉,心慌的危症。这时,先急用人参10~30g 、黄芪30g ,病人服药后马上好转,畏寒肢冷明显的再加上附子回阳即可明显好转。因为新冠肺炎,一开始就乏力,腹泻伤了宗气,所以用人参、黄芪防宗气下陷,心脏骤停,是防病人气绝心停的有效备急救命药。

  变与不变的要旨是以不变应万变。新冠病毒是《黄帝内经》五疫中的土疫,即湿疫,基础是湿。所以湿毒的性质不变. 随着气候、地域、体质的不同及病程的演变会有寒湿、湿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以祛湿为本,因为这是病毒赖以生存的条件。

  第一,改变环境败毒。改变病毒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人体与药物的协同。以化湿,透汗和泻下的方法祛邪外出。比如用芳香化湿的藿扑夏苓汤,宣透的荆防败毒散或泻下的大黄通腑泻浊都是以祛邪外出,尤其根据是寒湿阻遏还是湿热蕴遏。采用相应的藿扑夏苓汤或甘露消毒丹,把病毒嗜存的湿环境改变了。这样让病毒无以生存而难以发挥作用。这就是中医间接杀毒的最大特点。

  第二,改变毒力杀毒。中药直接杀菌或抑毒的药很多。《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滇南本草》《肘后备急方》,还有藏药、蒙药、苗药等等, 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直接杀病毒的可取板蓝根、连翅、荆芥、贯众、金银花、射干,这六味药的组合抑菌效果很好,这叫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体虚病人用这个杀毒组合加人参黄芪,取名扶正败毒饮效果很好,体实病人用这个杀毒组合加上荆芥黄芪,取名荆芪败毒饮效果很好。当然因为是湿温,所以两个方子都要配上藿香佩兰之类芳香透湿药。

  第三,改变炎症风暴。新冠病毒易在肺部产生炎症风暴,如果出现热性风暴则症见高热寒战,气喘面赤胸痛。在中医辨证属邪入营血,甚至神昏谵语。就应急用麻杏石甘汤,犀角地黄汤甚至清瘟败毒饮以犀角黄连生石膏凉血熄佇风暴,但新冠肺炎属阴性病毒。“炎症风暴”也属隐性慢性。病人并无高热甚至不发烧,只是有气短胸闷症状。急用瓜蒌薤白半夏桂枝汤合人参葶苈子,滌痰汤就可见效。阴寒明显者可加桂林附子温散阴闭寒凝。还可加上藏药红景天,既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又可化淤,对改善肺实化的痰淤阻络很有好处。

  孙子曰:“兵者,囯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计篇》)。自古用药如用兵,中国古代神奇的兵法诡道对中医影响深远。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著名的出自《孙子兵法·谋功篇》,它告诉我们:“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次新冠肺炎启发了我,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还是看出了它的阴性特点:病程慢、发烧低、干咳乏力又嗜湿怕热。所以湿体寒体虚体最容易中招。于是开方就要根据不同体质开方。比如湿气重苔白腻的就用蒮香正气、甘露消毒丹一类药方,寒湿重,苔白腻舌质青的就加桂枝、干姜。对体虚弱的就加人参黄茋扶正。

  2、兵者,诡道也。这是《孙子兵法》名言。提示用兵之道纵有千变万化,贵勿在于出其不意。结合这个新冠病毒十分狡猾,缓缓地侵入了一周后,突然反扑,让病情突然加重。掌握了它的这个诡秘后,应对的办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那就是加强观察,注重发现转危征兆,一旦有危兆,比如病人出现臉色变化、乏力、胸闷、气短就应率先采取措施用化痰开闲攻其不备,掐住七寸。这种情况下急用瓜蒌薤白半夏桂枝人参汤加滌痰药化痰开闭强心,即可力挽狂澜,屡试屡验!

  3、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用药如用兵,集中优势兵力就是把最有效的药物组合起来,握成最有力的铁拳,去摧毁病毒的活力。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无论减轻炎症风暴也好清除自由基也好,只要能达到灭活就行。比如无论减轻炎症风暴用清瘟败毒的犀角(水牛角代)、生石膏、黄连,凉血泻火,还是清除自由基的银翘板蓝根,都是用铁拳组合去摧毁病毒的活力。或者是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防风,去扶正祛邪皆可灭敌。

  4、攻坚战。攻坚战是指攻克战争的硬核。关键是要找突破口。新冠肺炎的硬核就是肺闭,就是病毒导致在肺间质及肺泡被分泌物充塞而致窒息死亡。突破口就是及早开闭化痰,且愈早愈好。因为痰会由粘痰发展为胶痰顽痰。好在化痰是中医的绝招,中医有非常丰富而有效的化痰中药。比如最初的粘痰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浙贝母菖蒲天竺黄竹苈,既开闭又化粘痰效果明显。难喀的胶痰就必须加葶苈子白芥子胆南星皂荚继续开窍化痰。肺实化加重,又当用礞石莪术攻竖海蛤壳软坚散痰结

  5、打好防控生产两不误的持久战。目前武汉已经解封,国内疫情控制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又值全球爆发,境外输入不断,国内本土还须严防反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所以今后在一段时间内即使恢复常态化,也还须打好一段防控生产两不误的持久战,这样即使冬天有反弹也就可以控制了

  总之哲学是科学的灯塔,哲学和科学相辅相成方能问鼎。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反应这么快!並且及时提出了这么多规律,还在第一时间公布到网络供一线医护人员参考。这主要得益于《黄帝内经》《易经》及《孙子兵法》的启示,足见国学的杰出、中医学及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伟大!

  国学哲学最大的启发就是:天下无难事!任何事情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掐住了它的七寸,就能无往而不胜。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下面把我治疗新冠肺炎比较有效的三个方子总结一下:

  药物:射干、金銀花、连翘、板蓝根、贯众、甘草六种组成。舌质偏红苔薄黄的加荆芥、防风。舌质淡苔白腻则加藿香苍术。

  第二方,扶正败毒方:用于中期扶正败毒防脫。用于病人因正不胜邪出现发热不退,明显乏力有虚脱的危险。

  第三方,开闭固脱方:用于重期病人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气短,有肺闭心脱的危险。

  药物:生脉饮(人参、黃芪、麦冬)合瓜蒌薤白半夏桂枝汤加葶苈子、菖蒲、胆南星、竹沥、浙贝母、杏仁、甘草。

  鉴于一人一方,难以满足需要,所以正在联系有关制药厂,如果能把新冠败毒方提炼出颗粒,不但可以救治新冠肺炎而且还可医治流感、咽喉炎、气管炎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杨力教授:国学哲学在医治新冠肺炎的成功应用(原创首发)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