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武汉大学学生在课堂上头顶微笑脸抱枕、身披床单、拿着小猪乔治玩偶表演舞狮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现场表演虽有失误,但课堂上笑声一片,氛围很好。
这是该校历史学院吴兆丰老师开设的“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课上,老师布置的一项介绍传统礼仪与风俗并进行课堂展示的作业,同时也是这门课的期中考核。除了舞狮,还有小组展示传统丧葬礼、古代服饰、冬至节俗、小年祭灶、传统婚礼等。
“这门课是热门公选课,吴老师风趣幽默,课堂很有意思,在学生中口碑很好。我从大一开始选,到大三才选上。”扮演狮头的杨玖洲同学说,吴老师常通过视频、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礼俗并进行思考。杨玖洲转发这个视频后,很多同学问他是什么课,想要选修。
用注重体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黏度、拓展课程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把课堂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是武大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呈现出“金课”自发驱逐“水课”的良性循环。
思政教育就像“盐”,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但如果把“盐”当主菜,就不能怪学生“不爱吃”。如何把思政教育这个“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让学生自然吸收?如何把思政课打造得前沿、够味,既“红”又“鲜”?武汉大学探索出了新路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来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战士——广空某指挥所“老战士报告团”副团长毛兰成。他一身戎装走上讲台,溶一生经历于讲稿,给大一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学生们纷纷表示“内心受到震动”。
这是武大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思政课教学团队坚持“内容为王”,持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戮力打造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多元立体教学模式。
同时,学校积极开发思政慕课资源,稳步推进混合式教学。基于思政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短短两年之内,已快速迭代多轮。2016年9月,武汉大学在国家级别慕课平台“爱课程”网发布4门思政课慕课。2017年12月,与光明网合作摄制光明理论慕课50讲。2018年9月,依据2018年版统编教材的武大思政慕课2.0版正式上线。“爱课程”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武大思政慕课累计选课人数达到392723人。在2018年“最美慕课——首届中国大学慕课精彩100评选展播活动”中,武大思政慕课从1850门参评课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不断更新,主动迭代,用技术去联结年轻人,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孩子们真心喜欢的课程。”武汉大学思政慕课建设项目负责人陈训威总结道。除了在校本科生,许多外校学生和社会人士选修武大思政慕课。
不仅是课堂创新,武大还将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门课程纳入思政教学中来,构建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体系,以破解思政教育的“孤岛现象”。“请大师讲小课”即为一例。
一门课,6院士,20年。“测绘学概论”是测绘学科大一新生的专业基础课,由宁津生、李德仁等6位院士和多位科学家联袂讲授,从1996年9月以来,院士团队一讲就是20多年。院士们不仅悉心传授专业知识,更用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传递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卓越的工匠精神和赤诚的爱国心,成了课堂上更为独特、最有说服力的思政教育资源,这门课也被称为“最奢侈基础课”。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喜欢短视频、微表达的特点,武大鼓励大学生用新媒体、微电影的方式表达思政课学习感受。学生们拍摄的微电影《春到茶山》,反映的是他们前往湖北恩施白果树村实地考察了解国家精准扶贫的情况。
尽管主题并不复杂,可是在拍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这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比如,在他们的构想中,与村委会养的狗亲密互动,拍一些暖心镜头。没想到试图与狗亲近时,狗扑上去咬他们。通过镜头拍摄,同学们意识到要想深入到群众中,不能靠走形式,而要怀揣赤子之心,与群众培养感情。他们走入未脱贫的农户家,心里受到很大触动。
通过微电影、辩论赛等形式,思政课走进学生生活,成为入脑入心的“兴趣课”。
校党委书记韩进表示,好的教育方式,不但要激励学生成功,而且要促进学生成才,尤其要引导学生成人。武汉大学就是要通过构建一个完整体系,形成合力,打造“思政熔炉”,把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
2018年9月,校长窦贤康院士与2018级全体新生面对面交流,讲授主题为《传承珞珈历史 开启奋进征程》的新生第一课,正式启动酝酿已久的“一年级计划”。
所谓“一年级计划”,是在以往新生入学教育基础上,为改变目前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教育时间较短、教育方式单一、教育内容不够系统等问题,实现教育关口前置化、教育内容体系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设置科学化等目标所设立的新生教育方案。
校内专家学者与新生面对面畅谈“科学与人生”,校外杰出科学家潘建伟院士等来校作科学报告,培养新生对科学的热爱;开展翻转课堂,学生讲老师听,加深新生对专业理解;部分院系在宿舍楼设立教授值班室,新生走出房门就可以和教授交流;有的院系推出教授午餐会,师生边吃边聊畅所欲言……“一年级计划”以各种方式让教授全面覆盖大一新生的生活,营造浸泡式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一年级新生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也是在这个9月,全校新生迎来两门基础通识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简称“两大导引”),标志着武大通识教育进入“3.0”时代。作为全国通识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这是该校对通识教育课进行的第三次改革。
据了解,“武大通识3.0”为“4—2—660”课程模式,即:4大模块(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两门基础通识课(“人文科学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60门核心通识课和600门一般通识课;试点“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试行小班大班、课内课外和线下线上的全方位推进;专门增设“351人才计划”核心通识课程教学岗位、优秀教学业绩奖通识课程专类等,为致力于通识教育的教师提供晋升通道和经济支持。
“武大通识3.0”背后蕴含着学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武大本科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大学第一要义;人,是大学教育第一关键词。这一点,正是学校将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前置于大一的根本原因。”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说。
“以前会想学物理能干嘛?现在觉得很多事可以做,而且是很重要的事。比如‘制造2025’里的十大行业,许多都跟物理相关。”“教授就在我们的生活里,这种环境让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变得轻松容易。”开学不到一学期,大部分新生顺利完成身份转变,青涩的脸上露出自信笑容。
有没有一流人才,有没有一流的文化,对于一所大学至关重要。武大将2017年确立为“人才强校年”,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人才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改善学校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整体实力,壮大“珞珈人才方阵”;2018年被命名为“学生为本年”,在尽力改善学生衣食住行条件的同时,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各类高层次人才走上教学第一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2017到2018,背后蕴含着学校崇尚学术、尊重学者、关爱学生的一脉相承。
2018年3月,关于校长窦贤康院士的一条微博上了热搜。正值全国“两会”期间,窦贤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会。3月15日休会,窦贤康便一天往返京鄂,给本科生上专业基础课。学生将课堂场景拍照发到微博并配文,“校长说他上完课还要赶去开人民代表大会,感动。”
窦贤康给学生上的是热学课,全程板书,没有PPT,课堂的抬头率很高,“窦校长讲得很好,他用非常简单的数学推导,把晦涩的公式剖析得很透彻。他引入的物理科学前沿知识对我也很有帮助。”学生陈子言说。
“这门课我上了将近20年,每次上课都会补充新内容,做精心的准备,才能保持比较高的抬头率。”窦贤康坦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科学家将自己的学识和抱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所启思,这是应该做的事。
高层次人才给学生上专业基础课,这一现象在武大逐渐蔚然成风。除了本科生的课堂变得有用、有趣、有效,研究生的课堂也发生着变化。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举办的PerfLoc是室内定位领域难度极高、测试极严、影响极大的世界级赛事。国家千人计划学者、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锐志教授带领的团队,在2018年决赛中获得全球总冠军。
陈锐志在海外求学和教书长达26年,一直琢磨如何将海外的优秀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年他在网上看到PerfLoc比赛通知后,决定把赛事变成“活教材”,组建一支跨学科教学团队,在上课的过程中完成备赛。
谈起参赛感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生旷俭说,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对公式原理的理解能力,都比之前提高很多。
此次比赛只是武大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中的一个缩影。在陈锐志打算对教学模式进行尝试的时候,研究生院也开展了博士研究生研究学分课程建设,鼓励老师们创新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通过研究获取学分。
陈锐志表示,比赛夺冠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要营造原始创新的氛围。希望通过一流的环境培养一流的学生,最终推动一流学科的发展,营造完整的原始创新生态链。
在武大,有一门课称得上群星闪耀,在学生中颇有口碑。这门名为“创业论坛”的课程,主讲人全部是武大知名校友企业家。课堂上,上市公司负责人亲自讲述创业故事,行业领军人物现场指点创业迷津,4A公司大牛传授营销技巧,法律领域专家教你规避不必要的陷阱和风险……
这是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个具体实践。近年来,武汉大学积极整合内部资源,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联动对接,促进师资、课程、项目、平台、政策、资金等要素的融合,以办好“创业学院”为突破口,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所优秀综合性大学的最大优势是,无论你想做什么、想学什么,它都能为你提供平台和资源。”新生班主任助理、大四女生陈玲钰学业拔尖、获奖无数,但她认为自己不是学霸,成绩背后的逻辑十分简单,“善用平台和资源,想做就做,尽情尝试!”
从弘毅学堂到创业学院,从暑期夏令营到三学期制……近年来,武汉大学以各种形式打造“金课群”,既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金课”,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金课”,还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金课”,使“金课”异彩纷呈、多种多样,努力实现学生更好发展。
武大校友易中天先生曾说过:“武汉大学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风景好,风水好,风气好,这么好的风,熏也要熏出人才来。”
2017年,本科生团队“LAN For Dream”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团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4篇高水平国际学术论文。
对本科生来说,在化学领域顶刊发表论文真心不易。在一年多的备赛过程中,“青年长江学者”付磊教授始终陪伴团队左右,每周定期开组会,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实验和论文撰写。
“就像拼图一样,鼓励他们一片一片地拼,渐渐地图像就清晰了,作品也慢慢成型了。”这是付磊带本科生做科研摸索出来的方法:先让学生从无压力的部分动手,“一笔一划”地完成,不知不觉中离目标越来越近,“把台阶变得像纸一样薄,让学生每天都有进步,不断获得正反馈。”
像付磊这样朝夕陪伴学生的教授,在武汉大学有很多。比如社会学系系主任、长江学者贺雪峰教授带学生读经典名著,与各班级面对面读书交流。2018年,贺雪峰举办80多场读书会,营造出良好纯粹的学风。
“对于社会热点问题,我会下意识地用专业思维去考虑。”2016级本科生安志行逐渐建立起阅读体系,一个月能读4到5本书,他认为,读经典打开了他的阅读之门,并形成学生间“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本科生们有一位特殊的专业导读人——“盲叔”周顺。在近期的一次导读课上,周顺带领大二的同学们回顾了《数学物理方法》的基础知识,从简单的分段实变函数和复变函数的区别和联系切入,进而讲到对黎曼面概念理解、复变函数的留数计算和应用问题等。
周顺是一名对物理学有浓厚兴趣的盲人,20多年来,他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下,即一代代“导读”学生的帮助下,自学物理专业知识,将学习经验编写成本科物理学教辅书籍《物理中的数学》,2017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多年前,物理学子以“心”为“眼”,接力为周顺导读物理知识;20多年后,周顺则利用他的学习积累,指引和激励更多学生去探究美好的物理世界。周顺和学生们共同擎起“教育引导”的火把,用实际行动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大学之优,在于学子之优。对武大学子来说,成才岂止在课堂,在武大用心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学校为其尽心安排的“金课”课堂。(肖 珊)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武汉大学:淘汰水课 打造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