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中华养生智慧集大成之作,书中所载养生智慧,源远流长,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光芒。《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治未病”,告诉人们养生其实很简单!养生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按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来做。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天天都在经历的。第一,食饮有节。上古的人懂得养生之道,饮食是有规律,有节制的。第二,起居有常。起居———不仅是起床、睡觉,还包括日常的活动。起居要有常规,是不能搞乱的。第三,不妄作劳。就是要守常规,要适度,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第四,形与神俱。形体和精神是合在一起的。前面三条主要讲的是形,这里主要讲神,讲形神合一,神离不开形,形也离不开神。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
如同自然界一样,人的一生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而男女的生命周期又有所不同。女子是以“七岁”为一周期。 “一七”,7岁时,肾气就开始旺盛,牙齿开始换了,头发开始生长。“二七”,14岁时,这个时候“太冲脉盛”,女子 的第二性征就凸显出来,这个阶段很重要。“三七”,21岁时,肾气就开始平衡了,平稳了。 “四七”,28岁时候,女子的筋骨坚强了,身体也达到最强壮。“五七”,35岁时,“阳明脉衰”,足阳明是胃经,手阳明 是大肠经,这两条经脉循行于手和脚的外侧,汇聚于头面部,这里是指胃和大肠的精气开始衰竭了。 “六七”,42岁时,终于头部的三阳脉(包括手三阳和足 137 三阳)都开始衰落,面色枯槁,头发白了。“七七”,49岁时,任脉开始虚弱了,太冲脉也衰微了。所以,49岁在女子来说就是绝经期、更年期,就开始衰老了。
男子以“八岁”为一周期。 “一八”:男子到8岁的时候,肾气开始充实,“发长齿 更”。头发茂盛,牙齿更换。 “二八”,16岁时,男子就开始逐渐成熟了。“三八”,24岁时,男子肾气平和、均衡,具体表现是智 齿开始长出来了,身高也达到极限。“四八”,32岁时,筋骨强盛,也就是肝肾功能强盛。“五八”,40岁时,肾气开始衰落了,具体的表现就是头发脱落。“六八”,48岁时,头面部的三阳经气衰微,脸色枯焦, 头发变得花白。“七八”,56岁时,肝气衰微,筋脉迟缓,行动不便,对于男子来说56岁是一个坎。“八八”,64岁时,牙齿、头发都脱落了。
这种周期和宇宙自然大规律有关系,但如果这个人养生得法、养生有道,衰老是可以延缓的。在《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和谐、可变、相容的思想。无论是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还是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和治疗,都体现了阴阳思想。养生更是阴阳思想的最佳应用。养生首先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天地的阴阳。
阴阳的秘密是古圣先贤发现的。阴阳这两个字,原本表示背阴的地方和朝阳的地方。山的南边是朝阳的,所以叫阳;山的北边是背阴的,所以叫阴。我们的祖先又发现气候有寒暖,日月有升降,每一天有白天黑夜,方位有上下、左右、内外,等等,进而发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又相互消长的关系。而这些现象都可以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阴阳的对立、关联和消长正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于是阴阳逐渐成为一种中国人认识自然、宇宙和人体生命的思维方式。比如天和地是一对阴阳,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水和火是一对阴阳,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阴阳是可以不断划分的。如男人和女人是一对阴阳,男为阳,女为阴。男人内部和女人内部也可分阴阳。如躁动的、外向的男人为阳,宁静的、内向的男人为阴。女人也可分阴阳。养生还要效法内在的阴阳。养生要内求,要往里看,在体内修炼。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阴阳,这个阴阳是与外在阴阳一一感应的,只要符合阴阳了,就能长寿,就能健康。
对于阴阳不调的人,也可适当药补。《黄帝内经》里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阴虚者可适当吃些滋阴清火、生津止渴的中药,如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等。阳虚者可选用鹿茸、蛤蚧、枸杞等药。药补是用传统中药来调整补益身体的机能,但需辨证调补,以免补得不对证,反生内热。体质不虚者,最好以饮食调补,而不必服用补药。选择进补时还需请有经验的中医师辩症决定。
人生命的三件宝,叫精气神。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么一句古语“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先看一看什么是精。广义的精是指支撑着人体生命的这么一种物质。狭义的意思也就是说维持人的最基本的活力的。它有一个什么作用呢?那就是主管生殖,就是中医讲的五脏里面肾脏所藏的这个精。人一生下来精就开始旺了,在50岁左右的时候肾气开始衰了,五脏之气也就跟着衰了。这个衰退的最大表现,就是肾精的这种衰少。所以养生最基本的就是要养这个肾精。那么怎么来保养肾精呢?我们说要从三个方面来保养。第一个方面叫做保精,节欲保精,就是不要太放纵人的性欲。肾精衰落了以后,人的骨头也就开始衰退了。节制情欲这一点对保养肾精特别重要。第二个方面在运动方面注意做一些锻炼、推拿、按摩。从保肾精这个角度来说,主要是在下丹田和命门这两个位置的推拿、按摩。下丹田在肚脐眼下边三寸这个位置,在中医学上它是一个穴位,叫关元穴,藏肾精的地方。那么下丹田是脐下三寸,这个三寸怎么量,不是用尺子量,有的个子高的三寸,跟个子矮的三寸量起来,位置是不同的。中医有一个发明叫同身寸,就是用四个手指头来量,这四个指头从上到下就叫三寸。先把上面的压在肚脐眼,就是神阙穴这个位置。然后四指的下方这里就是下丹田。下丹田要护揉它,可以用右手的劳宫穴。劳宫穴怎么取呢?也很简单,就是把手攥成一个拳,这个拳头中指所压到的这个位置就叫劳宫穴。两手劳宫穴要挫热,挫热了以后,用右手的劳宫穴护着下丹田,对准下丹田,然后左手压着右手,顺时针这么揉,揉60下,逆时针揉60下,这个以自己的发热,温暖舒适为度。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前后要交叠起来揉。在肚脐眼正对的后面,这个地方有一个穴位,叫命门。我们可以前后揉,用右手的劳宫穴对准下丹田,左手的劳宫穴对准命门,一起按摩,也是到发热为止,发热温暖舒适。第三个方面就是在饮食方面,也要适当的注意多吃一些补肾生精的食物,比如一些黑色的食物,黑芝麻、黑豆、黑米,还有比如说像莲子、芡实、地黄。第二件就叫气。中医认为气有五大作用。第一个作用叫推动的作用,就是人的血液精液这些东西是由气来推动的。第二大作用叫做温煦的作用,就是有了气,人体就温暖了。如果没有气的话,那人就冰凉了。第三大作用叫防御的作用,这个气它具有一种抵御外在邪气的作用。第四个作用,叫做茹养?的作用,也就是营养的作用。第五大作用气化的作用,就这个气它可以变化,精可以变成气,气可以变成神。那怎么来养气呢?介绍一种呼吸方法。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一呼一吸是6.4秒。而现代人的一呼一吸是3.3秒,比这个呼吸要快了一倍,所以现在的呼吸都太快了。这个呼吸的锻炼方法很简单,就是要慢呼吸。呼吸一旦放慢,人的节奏也就慢了,人衰老的历程也就减缓了,所以慢呼吸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那个乌龟长寿,其中有一点就是它呼吸非常的慢。这里就介绍一种方法那就叫顺呼吸。大家可以静下心来,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就看它的起伏节奏把呼吸放慢放慢。要掌握四大原则,第一要长,呼吸要长;第二是要深,深呼吸;第三是要匀,要匀称,呼和吸这个长度要一致;第四就是要细,不要大喘气,古人是这么说的叫做呼出一条线,吸入一大片,整个的放慢放细放匀放长。第三个要介绍的就是神,练神,它是人的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生命的一种主宰。按照中医的说法,它主要是藏在心,叫心藏神,所以有一个词叫心神。养神就是要调心,要调好自己的心态。介绍一种方法叫做五心调神法。第一条叫心态平和。按照中医的说法那就叫恬淡虚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孟子曾经说过这个养心:“莫善于寡欲”,就是欲望要少。《黄帝内经》上讲了,这种平和的心态,实际叫做心闲,自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人把心态一放闲了之后,就处事不惊,就能达到心态的平和。另外欲望不要太多,自然就闲下来了。第二个心叫心情的快乐。第三个心就是心地善良,孔子说了叫仁者寿。作为一个仁者,在儒家的观念里面,仁当然就是要有一个爱心,一颗善良的心。孟子就把这个心说成有四个心,侧隐之心、慈爱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第四个心叫心胸开阔,要有一个宽容的心、豁达的心、开朗的心,做到这一点是非常有助于健康。最后一个心就是心里要纯净,也就是《黄帝内经》上所说的恬淡虚无,达到虚无的境界,这个心比前面四个心层次上都要高一步,道家叫做无,佛家叫做空,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终极上去认识自我,人都是从空中来,往空中去的。心灵达到纯净的地步,这样心就安了,心安了之后,神就旺了。所以精气神这三者,它是有着有机的联系的,反过来如果神虚了,那么我们的气也就不足了,气不足也就影响到精的衰退,这三者相辅相成。
中医上讲,人体里面有五脏六腑、外面有十二经脉等等,这些都跟天地自然有对应的关系。中国人看待人体的生命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就是把一个人体看成是一个天地。比如说我们是北半球,是南边要热一些,北边要冷一些。南边热就为火,北边冷就为水,火是往上冒,水是往低处流。这刚好就是一个人的人体,心为火所以在上边,肾为水所以在下边,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可以按照自然的方位、自然的变化来认识。
中医又把五脏,按照五行来布局。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它分别可以对应到五方五时等等。先看五行的木,一棵大树它基本上是什么季节开始旺盛的呢
?当然是春天,所以它跟五时上对应的是春天,它的方位那就是东方。为什么说这个木在东方,因为太阳总是东方升起,那在东边春天就先到了。所以这个时候东边的树木首先开始旺盛。所以东边属木,在人体就是肝脏,所以春天的时候,要注意保养肝脏。东边过了是南方,南方也就是在一年四季当中是夏天。也就是说南方这个位置,它的阳气更盛。在一年四季当中,夏天它的温度是最高的,在人身上就是心脏,所以心又为火。夏天过了就是秋天,阳气下降,阴气上升,万物就萧萧落下了。所以这个时候,在人体身上就是属于肺,肺气往下走,四方当中就是西方。秋天过了就到了冬天,阴气最盛,也就是寒气最盛的时刻,所以这个时候注意要保养肾脏。冬天在五行中就为水,水是最寒冷的,肾脏主水,肾最怕的也就是寒冷。所以说有一句话叫人老腿先老,实际上人老就肾气先衰,就容易腰酸背疼、腰部寒冷。中央在五行当中就为土,中央不占四方而统领四方,不占四时而统领四时,在人体就是脾胃。把一个人的脾胃给调好了,至为关键的。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它是一个仓库,先收集人体的营养,然后再把它疏散出去。实际上主要是运化人的这种气血,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肾为先天之本,脾就是后天之根本。那么这个脾胃,它还有一个功能叫脾统血。这个脾还主一身的肌肉,肌肉的强盛状况也跟脾的功能有关系。中医发现,人的生理的功能是一种综合的作用。同样一个功能,比如说消化的功能,现在医学也已经发现了,它绝对不是某一个器官发生作用,而是一组器官共同产生的。那么中医从功能出发就发现,肝是有一个升气的作用、宣发的作用,把人的情志、七情六欲发散掉,就是人的情绪是通过肝把它疏散开来的。所以说如果不能疏散,那就叫肝郁,肝气就郁结了。肝郁至少有一种表现,就是现在的所谓抑郁,那就是情志郁结在那里了,发散不出来了,是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另外,肝还藏血。再看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中气就跟肺有着密切的关系。肺气主要往下降,如果肺气不降的话就是气短、气粗、哮喘。肺还有一个功能,叫肺主皮毛,全身的皮毛也是由肺来主管的。人接受外在的这种气,主要的渠道是通过鼻子、口腔,可是还有一个途径,就是通过人的毛孔,所以毛孔在中医上有一个词,叫气门,也是气出入的一个门户,这个当然也是由肺主管的。再看心,中医讲这个心是包括了心脏、还包括了大脑的功能,如思维、意识,统领一切。那么心有什么功能呢?叫心主神明,在一个人的精气神当中,神明是起了一个主宰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神了,那这个人也就不能健康长寿了。中医里面讲的五脏,是形体和功能的合一,但更注重的是功能,心有这么两大功能,一个是主神明,一个是主血脉。中医还讲情志对治的方法,比如怒则伤肝,喜则伤心,一个人大喜过盛,它直接影响到心。在情志里面,还有一种情志叫做思,就是人思虑过度,可以伤人的脾,思则伤脾。思虑过度他的脾胃消化功能就不强,就不思饮食。中医上有一种治法,叫做怒则胜思,就是让他发怒。
人除了五脏六腑之外,还有一个东西特别重要,叫经络。可以这么说经络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经络就是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人一有了生命,就有经络,因为就有气。所以经络它不是某一个组织、器官,而是这些东西的一个组合、综合的作用。那人身上究竟有多少经络,那么中医上讲了这么几条最重要的经络。比如说有一个叫十二经脉,它的命名是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手上的三根阴经实际上都是从腹部胸部开始,往手臂的内侧走。手上的三根阳经,是从后面,从手臂的外侧往上走,走到头面部。它就接着足三阳,足的三根阳经开始走。走了基本上是从外侧走。足三阳走了之后是足三阴,足三阴又到内侧来走,走到腹部胸部。
道教就认为人体有三个能量中心。一个能量中心叫上丹田,就在两眉之间,中医不叫上丹田,叫印堂穴。这个穴位是生命的一个能量中心,这个里面是藏神的。生命的第二个能量中心叫中丹田,就在两乳之间,这里它藏的是气。第三个能量中心就是下丹田,就是肚脐下三寸,这是藏精的。从下往上这三个能量中心,分别是精气神。
饮食的养生和起居的养生,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老子讲饮食,有三个字叫“甘其食”,就是你吃的这种食物,你要觉得它很甘甜。《黄帝内经》里也说了三个字,叫美其食,就是说你吃这个食物,你要觉得味道很好吃。在饮食的时候要有这种心态。粗茶淡饭,但是他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好,照样吃起来津津有味。
《黄帝内经》在讲饮食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五”的饮食方法,就是要五菜五果五肉五谷,实际上就是配合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谷是粳米、麻、豆、麦、黄黍,也就是说要注意要吃五谷杂粮。五果就是枣梨栗杏桃。五肉,《黄帝内经》里叫五畜,是牛犬猪羊鸡,也都要搭配起来吃,尤其是羊肉、牛肉,它的性都偏温、温热,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这些蔬菜是按照不同的性味来分的。
中医认为我们的食物是有五性的。这个五性实际上就是指四气里面的四气,再加一气就是五气,这五气就是寒热温凉平。比如寒性的食物有桑椹、马齿苋、蒲公英、苦菜、白菜、黄花菜、冬瓜、西瓜、苦瓜、紫菜 、海带等等。凉性的食物有玉米、李子、香蕉、甘蕉、白果、甘瓤、菊花、丝瓜、黄瓜、萝卜、芋头、空心菜、豆腐、绿豆、木耳。热性的食物有辣椒、花椒、胡椒、肉桂、干姜、茴香、香菜、羊肉、狗肉。温性的食物有芥菜、南瓜、大葱、大蒜、韭菜、胡萝卜、芦笋,还有一些水果比如说水蜜桃、荔枝、桂圆、橙子、李子。这些食物的分类当然也都是相对性的。那一般的来说,偏阳的这种体质,适合于吃一些寒凉的食物;那么如果是偏阴的偏寒的,那就适合吃一些温热的食物。而大部分的蔬菜,它是平性的,所以对无论是偏阳体质,还是偏阴体质的人,都是可以吃的。那么中医上面还有一句话叫做药补,有补阴的药物,补阳的药物,补气的药物和补血的药物。补阴的药物主要有像龟板、银耳、 鳖甲等等,这都是滋阴的。补阳的药物有有鹿茸、狗肾等等。补气的有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就是人参。。《黄帝内经》上讲了,春天万事万物都开始欣欣向荣,草木也开始长出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晚睡早起,叫夜卧早起。这个晚一点睡当然是相对冬天而言的,一般的说总是在亥时睡觉比较好,也就是晚上的9点到11点之间。那这个晚一点睡,就是亥时稍晚一点,可以偏向于10点11点那个时候睡觉。要早一点起床,这个早一般的来说是卯时起床比较好,卯时就是上午的5点到7点。为什么要夜卧早起呢?因为这个时候,春天一来到,阳气就上升了,那白天就要稍微要长一些了,晚上要稍微短一些了,睡觉也要跟这个白天这个长度要一样,完全是跟天地自然之气相呼应的。在春天的时候,人是最容易犯困的,那么犯困了又叫少睡一些,所以怎么办呢?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午睡,午时休息,就是古人所说的要睡子午觉,子时一定要熟睡了,午时一定要小睡。为什么子午觉这么重要呢?因为子时跟午时,正是阴阳之气交合的时刻。子时就是半夜的11点到1点,这个时候它是阴气最盛,所以阳气就开始发生了,是阴阳交接、阴阳转变的时刻。而午时,中午的时候是阳气最盛,阴气最少,所以阳气达到最盛的时候,当然它就渐渐衰了,因为达到一个最高点,它肯定要向反面所转化,所以阴气又开始发生了。那么春天还要注意保养肝脏,因为按照中医的说法,春天、肝脏这都属木,所以要注意保肝。那么到了夏天,《黄帝内经》上说经过了春天到了夏天的时候,阳气就更足了,所以这个时候也叫夜卧早起,字面上看跟春天是一样的,可是在时间把握上,它说了这个夜是比春天的夜还要晚一些,这个早比春天的早还要早一点,也就是说要睡的更晚了要起的更早一点了。到了秋天,寒气开始来了,这个时候要早卧早起,要早一点睡早一点起。秋天因为气息比较燥,所以这个时候要吃一些润燥的食物,同时情绪上也要防止悲伤。秋天呢最大的影响到人的五脏当中的肺脏,所以要注意养肺。到冬天是阴气最盛的时候,所以人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早早的睡觉,要很晚才起床,太阳出来了,人才起床,就是完全跟天地的阴阳之气相同步。那么冬天的时候,要注意养藏。所以说春天要养升,夏天要养长,秋天要养收,冬天要养藏,这叫升长收藏。人的这种养生活动,也要跟宇宙万物,跟天地气侯的变化相一致。冬天还要注意保养肾脏,所以冬天也是一个进补的季节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4.将“商家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