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爸妈“朋友圈”养生类文章最“圈粉” 心理咨询师:及时帮助辨别谣言
破除食物相克的谣言,提醒广大民众莫入饮食“健康”误区成为今年的“3·15”晚会关注的一大重点。近年来,这些打着“科学”、“养生”、“健康”等旗号的谣言广泛的流窜于爸妈的“朋友圈”里。“爸妈的朋友圈”也因此成为现象级热点,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谣言的代名词。腾讯微信调查显示,每个月转发5条以上谣言的用户,80%都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而这些谣言,大多集中在健康养生方面。
其实,一些网络谣言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是破绽。可为何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地转发分享呢?作为子女的我们又该如何守护爸妈的朋友圈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每天吃三瓜,虫草都不如它’,这几天晚上回家,发现饭桌上都是苦瓜、冬瓜、丝瓜的各种吃法。自从我婆婆开始捣鼓微信朋友圈以后,学会了转发分享,她会在家里的几个好友群都不定时地转发关于养生的文章,每次转发之后还会叮嘱我们一定要仔细看看。”家住牡丹江西安区的市民季女士无奈地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老一辈也开始接触到网络上海量的信息源,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网络谣言。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有些谣言只要打上“专家”、“科学”等伪标签后,长辈们都会对其深信不疑。
季女士告诉记者,从有微信开始,家里就设立了一个家人群,可自从长辈们学会转发推送消息以后,群里每天都是转发分享的各类资讯,其中多数是一些养生类文章,但也不乏心灵鸡汤类的文章,但大部分是一些网络谣言。“这个不能吃,那个吃了致癌,这两个一起吃等于自杀等等,起初家里的小一辈们还会敷衍地回复一下,后来索性就不回复了,只有遇到明显是谣言的信息大家才会站出来指明,可长辈们仍然每天乐此不疲地转发各类信息。”季女士说。
为了增加父母鉴别谣言的能力,季女士也是没少想招。季女士告诉记者,微信本身就有许多功能是关于辟谣的,像小程序里的“微信辟谣助手”和公众号“谣言过滤器”,鉴别谣言的能力都很强大,只要阅读和分享的文章被系统鉴定为谣言,手机会自动收到提示,如果不确定阅读的文章是否是谣言,也可以直接输入阅读内容的关键字就可以进行鉴别,可就算给父母设置了该功能,也不能完全控制住一些谣言信息在群里分享。
如今,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养生类的文章备受关注,转发分享的数量最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人表示并不担心养生知识不科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通过朋友之间转发和分享健康的养生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调理身体,还可以增进老友之间的关系。”正在牡丹江江滨公园散步的市民王先生说。
谣言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记者采访了牡丹江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民警朱宏刚。
“造谣很容易,有时就是一时兴起,也就短短几分钟工夫,一条害人不浅的谣言就可能被传上网络。”朱宏刚表示,在已经破获的众多起网络造谣案件中,主要分为社会安全类谣言、爱心慈善类谣言、生活常识类谣言、恶意营销类谣言四种。而谣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为追求刺激,吸引关注而制造谣言。在此过程中,许多网民难辨真假、信假为真,致使网上舆论距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第二种是针对一些“特殊事件”发酵而成的谣言,引发公众种种盲目性猜测,从而导致谣言产生;第三种就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因经济因素而产生的谣言目前最为常见。“与健康养生有关的谣言,在微信朋友圈占有很大比例。这种披上“科学”外衣的谣言,具有很强迷惑性,误信虚假的健康养生信息,反会造成危害。”
牡丹江市公安局提醒广大市民,当面对信息量庞大的网络世界时,要多一分理性辨别,少一些盲目转发,在不知所措时可多向周围的人进行求助、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查实,让网络谣言“飞”不起来。
如何能够净化老年人朋友圈的内容?记者采访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淑艳。
“有时,我们可以把谣言的内容给父母再重复一遍,他们自己就会觉得荒唐或者可笑。”高淑艳表示,老年人获取信息渠道单一,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容易相信一些未经权威部门证实的信息。一些网络谣言也利用了老年人的同情心理、猎奇心理来欺骗老年人,目的是打广告、获取个人隐私,甚至诈骗。而大部分的老年朋友都是出于对子女的关心,希望尽己所能,提醒每天忙碌的子女照顾好身体。加上与子女平时缺乏沟通,父母希望通过分享健康养生的信息来表达他们浓浓的爱意。
高淑艳建议,老年人应培养一些爱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跳舞、摄影、书法等项目,从依恋网络转为依恋爱好。儿女也应常回家看看,与老人聊聊天,让他们有生命的延续感和价值感。面对“顽固不化”的老人,不要着急甚至叫嚷,那样只能把父母推到谣言的漩涡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父母多一些陪伴和关心,告诉父母一些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及时地把官方辟谣信息转发分享给父母及身边长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爸妈“朋友圈”养生类文章最“圈粉” 心理咨询师:及时帮助辨别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