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谈养生:“易”、“道”与中医

  2012年9月,95岁的国学大师南怀瑾逝世。推广与传承儒释道文化的过程中,南怀瑾总结出了一套以易家和道家为基础的养生理论,其中宇宙万物天地人观以及自然运行规律和天人养生观与中医的理论体系不谋而合。在南怀瑾的认知中,生命也有风水眼。

  南怀瑾是著名的国学和禅学的大师,除了出书、任教外,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能在繁忙的工作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并高寿95,是因他极注重养生,在饮食上,大师力求“微薄清淡”。

  首先是“微薄”:南怀瑾的饭量很小,讲究“过午不食”,中午经常只吃少许花生米。晚餐则是一碗稀饭,稀饭最常吃的是小米红薯稀饭。秋天到时,便爱喝薏米小米稀饭。

  有人曾问道:“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吃?”南怀瑾回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太满了,胃部稍稍空了一点,它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量要少”。

  其次是“清淡”。南怀瑾在饮食上受佛教的影响,以素为主。晚餐的稀饭,有时也会配些小菜和少量主食。南怀瑾是浙江人,却很喜欢北方的面食,素馅的饺子、馒头、花卷、烙饼等面食,他都会经常吃一点。当然,南怀瑾也不是完全吃斋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戒律有开、遮、持、犯。我本人持戒也不严谨,经常要和客户吃饭,并没有断荤腥,也偶尔饮酒。所谓的吃斋、吃素,真正的意义却是斋心、素心的意思,就是随顺果腹,好比你虽然不吃荤腥,但挑三拣四,如喜欢豆腐,讨厌玉米,就算不上吃素”。

  南怀瑾吃饭还讲求要吃得开心,他好客是出了名的,甚至是上门来修电器的,送水的,只要到了饭点,他都会将其留下吃饭。在宴客席间,他不时招呼大家夹菜添饭,而他只拣几样浅尝而已,用点红薯小米稀饭。

  谈到睡眠,南怀瑾有其独特见解。他认为:“根据中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南怀瑾解释:“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20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过了正子时大约12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五六点钟时,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所以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来,睡它半小时,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另外,道家的浑然忘我、天地无我对南怀瑾影响极大。有学生问南怀瑾养生之道,他说,我不养生。忘掉身体,忘掉自己,甚至忘记了寿命长短,忘记时间、空间。 “积极的心态是健康的护法,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南怀瑾在阐释诸子百家文化的过程中证悟,儒释道文化中的典故与圣理不止是可以用在完善他人人格上,还和中医理论、道家养生息息相关,和健康防病有关。藉由儒释道血统,南怀瑾创立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新颖,科学的养生理念。

  南怀瑾在受持斋戒,讲授因果,证悟空性过程中,总结出了:“道生太极,太极生五行,五行生脏腑,五脏生五德。”的养生理念;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体悟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天地人的本体,以及道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与运动规律。

  南怀瑾一再强调,众生与万物皆有因果来头,道是产生五德,八卦,以及阴阳三才四象五行的本体。按他的理念,只要坚持践行六度,以八德为做人的基本原则,这样,我们的五脏六腑就会越来越柔和,清净,健康。

  “五脏对应五德,五德养五脏。金德为忠,木德为仁,水德为诚,火德为节,土德为勇。中医的每一个器官,每一种疾病都不是器官的疾病,而是相辅相成。比如暴躁伤肝,则是因为肝属木,不守木德仁所致。”南怀瑾解释,由于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由金木水火土化合而成,每一种元素控制一个脏器。只要我们顺应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顺应四季变化与阴阳平衡,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持续健康,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南怀瑾谈养生:“易”、“道”与中医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