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800万房颤患者《中国房颤卒中报告》将发布

  中国房颤联盟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并计划发布《中国房颤卒中报告》,提出规范防治房颤相关卒中的科学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赵敬菡)目前,我国约有800万房颤患者,专家指出,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然而,我国房颤的预防和治疗现状令人堪忧。为推动房颤3月1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八大学会联合发起的中国房颤联盟(CNAFA)日前在京正式宣布成立。该联盟由世界心脏联盟(WHF)和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指导、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支持,旨在搭建起多学科联合房颤防治专属平台,制订并推行我国房颤防治临床规范,提升房颤诊疗水平与国际接轨。

  中国房颤联盟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并计划发布《中国房颤卒中报告》,提出规范防治房颤相关卒中的科学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房颤全球发病率剧增。而我国更是房颤卒中的重灾区,在 “全球预防中风行动”专家组发布的《如何避免亚太地区卒中危机》的报告中显示,中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房颤。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 73%;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 6.9%。据了解我国每年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高达181.6万人,脑卒中通常为终身性疾患,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持续性的医疗费用也会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然而我国房颤卒中治疗现状问题重重。首先,由于房颤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等特点,我国房颤的诊断率极低;其次,临床医生在抗凝治疗中往往低估抗凝获益而高估出血风险,抗凝治疗认知不足,有效抗凝治疗比例低,且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差。据 2010年最新的全球性房颤注册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率仅为10%,且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6%的人群达到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范围。再次,传统的抗凝药物华法林存在治疗窗窄、疗效不可预测、与多种药物食物相互作用等诸多局限,目前已有数个新型抗凝药物即将在中国上市。

  胡大一指出:“新型抗凝药物的应用将为房颤卒中的预防带来新的希望,但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科医师对抗凝治疗认知不足,因此,房颤卒中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并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房颤的认知,提高对抗凝治疗的认知,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和最佳的预防效果。”

  为改善我国房颤卒中的预防与认知现状,提高房颤卒中的预防水平,我国房颤领域的相关学会和专家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房颤诊疗相关的项目,努力使国内房颤卒中预防的平台与国际接轨。

  据悉,中国房颤联盟从2013年起,将开展《中国房颤卒中报告》撰写、建立《中国房颤时讯》、房颤日活动周、医生专业培训及患者教育等系列项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介绍,CNAFA将一方面通过《中国房颤卒中报告》对中国房颤相关卒中现状及其危害的介绍,引起各相关领域对房颤卒中的高度重视,对如何防控房颤相关卒中提供规范防治的科学建议、为防治工作提出可行性措施;另一方面,与世界心脏联盟 (WHF)合作,借助《中国房颤时讯》及官方网站的沟通媒介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房颤专属学术交流平台,并实时为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医生提供最新的理念、技术、经验及策略,促进经验与知识的分享和交流,促进我国房颤诊疗水平与国际接轨。

  此外CNAFA将继续推动“Sign against stroke”(《全球心房颤动患者公约》)的中国行动,该公约是由6个患者组织所成立的督导委员会连同来自20个国家的其它39个患者组织合作研拟,并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提供支持赞助,旨向有关决策者、医疗服务提供者、纳税人和政府部门展示公众对于公约条款的大力支持。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呼吁:“恰当的诊疗可以极大降低相关人员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我们应积极参与签署公约,支持房颤卒中预防的规范化,为改变房颤卒中预防现状而努力。”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知名医院内科专家透...[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我国800万房颤患者《中国房颤卒中报告》将发布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