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健康大讲堂--中医话养生之大雪节气篇

  2017年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正值仲冬时节。这一时节,天气开始变得更为寒冷,大风、大雪将会经常出现,古诗有云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天地一片凋零景象。而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正是大雪节气雪盛的写照。大雪节气,气温骤降,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会比平常多好几倍。那么,大雪节气如何养生呢?笔者仍从起居、饮食、运动、精神四方面做一提示,供大家参考。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子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则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同时,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另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防寒,尤其注意头部、胸腹部、足部的保暖。

  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厚一点的外衣。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

  大雪节气,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因此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是温热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建议常吃的水果有鲜枣、猕猴桃、柑橘、柠檬等,以及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蔬菜。研究显示,摄取大量维生素C能明显减少因寒冷而导致的直肠温度下降,并可缓解肾上腺的过度应激反应,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受性。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所以还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注意少吃大鱼大肉,饮食以清淡为主,宜多喝粥。

  冬季户外运动选择慢跑、快走等耐力项目最为适宜。这些项目主要以锻炼心肺功能为主。同时,尽可能减少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等对抗类运动。毕竟对抗类的运动在天气寒冷的状况下如果热身不充分极易引起关节及各软组织的损伤。同时注意冬季运动前热身活动要充足,热身工作要做到微汗为宜。运动中要逐渐脱减衣服,锻炼后及时擦干汗水并添加衣服保暖。还要注意晨练不宜过早,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或者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

  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甚至雾霾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此外,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肌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

  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多做一些休闲娱乐,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由于冬季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当天气好且风小时可多晒太阳,也可以在屋里享受阳光的沐浴,对调节情绪极有好处。

  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师承名家,主攻温病,擅长对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努力钻研,致力于医药知识普及,主持或参与编辑多部医学专著和健康科普读物,发表医学论文数篇。曾在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栏目做专题讲座,在航天科工大讲堂及航天科工各下属单位做健康养生讲座,受到好评。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航天健康大讲堂--中医话养生之大雪节气篇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