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气功功法源流

  易筋经为何人所创,历来众说纷纭。从现有文献看,大多认为易筋经、洗髓经和少林武术等为达摩所传。达摩原为南天竺国(南印度)人,公元526年来我国并最终到达嵩山少林寺,人称是我国禅宗初祖。据《指月录》记载: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言所得乎﹖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持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闷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另外,六朝时流传的《汉武帝内传》等小说中也载有东方朔三千年一伐毛,三千年一洗髓等神话,这大概就是易筋经洗髓经名称的由来。

  在易筋经流传中,少林寺僧侣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史料记载,达摩所传禅宗主要以河南嵩山少林寺为主。由于禅宗的修持大多以静坐为主,坐久则气血阏滞,须以武术、导引术来活动筋骨。因此,六朝至隋唐年间,在河南嵩山一带盛传武术及导引术。少林寺僧侣也借此来活动筋骨,习武健身,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改、完善、补充,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习武健身方式。最终定名为易筋经,并在习武僧侣中秘传。

  自古以来,《易筋经》典籍与《洗髓经》并行流传于世,并有《伏气图说》《易筋经义》《少林拳术精义》等其他名称。从有关文献资料看,宋代托名达摩的《易筋经》著述非常多。当时,张君房奉旨编辑《道藏》,另外还有《云笈七签》《太平御览》等书问世,从而使各种导引术流行于社会,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通过修炼可以易发易血的说法。由此推测,少林寺僧侣改编的易筋经不会晚于北宋。因为,宋代以后的导引类典籍大多夹杂禅定金丹等说法,而流传下来的少林寺《易筋经》并没有此类文句。明代周履靖 在《赤凤髓食饮调护诀第十二》中记述: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即三万六千真神皆在身中,化为仙童。文中的易髓易筋应与《易筋经》有先后联系。另外,《易筋经》第一势图说即韦驮献杵。韦驮是佛教守护神,唐初才安于寺院中。因此,易筋经本为秦汉方仙道的导引术,被少林寺僧侣改编于唐宋年间,至明代开始流传于社会,应该没有疑义。

  目前发现流传至今最早的易筋经十二势版本,载于清代咸丰八年潘辑录的《内功图说》中。总的来看,传统易筋经侧重于从宗教、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等视角对功理、功法进行阐述,并且形成了不同流派,收录于不同的著作中。

  健身气功易筋经继承了传统易筋经十二势的精要,融科学性与普及性于一体,其格调古朴,蕴涵新意。各势动作是连贯的有机整体,动作注重伸筋拔骨,舒展连绵,刚柔相济;呼吸要求自然,动息相融;并以形导气,意随形走;易学易练,健身效果明显。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易筋经气功功法源流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