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德育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张,在工作对象和终极目标上都有着统一性和互补性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渐衍变成现代德育概念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自所遵循的理论、方法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之间仍不可相互替代,而必须保持相互分离、彼此独立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一直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其外延几乎等同于传统德育概念的范畴,[1] 但由于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有一些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思想、生活的实际,许多大学生对其产生了排斥心理。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有两种观点很有影响力:一种观点认为,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 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知识培训,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上来。实践表明,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确比传统的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广大学生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用心理健康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随之也蔓延开来。[3]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轻易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部分高校甚至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其内容、方法、途径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并已逐步显现出勃勃生机,但为防止其偏离方向,仍应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原则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有人甚至主张[1] 把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地、完全地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使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心理咨询教师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体制中来,不仅承担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任务,还应兼顾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以上两种观点都片面地强调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选择其中任何一种观点指导高校的德育活动,都必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向的偏离。
为确保高校德育工作沿着科学、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概念的生成过程做出分析,以此来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等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思想政治工作。1951年在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以后逐渐演变成思想政治教育一词,其内容大致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
从外延上看,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但两者经常被混用。目前比较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定义使得德育的大部分内容成为它的内涵。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活动,而是人类共有的活动。许多国家为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如新加坡政府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学生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
心理健康教育源于心理卫生运动。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在英语里为同一词汇,人们一直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狭义的心理卫生仅指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而广义的心理卫生则是指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能力。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内容虽然与广义的心理卫生的内容相似,但已经不是心理卫生的另一种表述,[4] 而被认为是心理卫生学、健康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现阶段可以表述成: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帮助受教育者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助人自助。
关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高校在20世纪中后期就已经有了专门的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服务。我国的北京师范大学于1982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接着北京大学于1984年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华东师范大学也于1986年相继成立了学生问题咨询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两个文件,明确指出高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具体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经费、编制以及科研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使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部分省市学校自发开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向正规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18世纪七八十年代,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这是近代以来西方世界最早出现的“德育”。1860年,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5]
中国古代虽然存在着德育的事实,但却没有德育的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词。“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最早出现在1904年王国维的《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中。1906年,王国维又在《世界教育》第56期上发表论文《论教育宗旨》,明确提出“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四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德育”的概念从此在中国传播开来。近代,我们启用德育术语时,把德育看成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希望的思想品德,这与西方世界和苏联的德育概念基本一致,其外延较小,仅指道德教育,是狭义的德育概念。
新中国成立至今,关于德育的表述出现了很多种类。由于受到本土社会意识的影响,概念不断被泛化,内涵逐渐表浅化,外延也相应地发生扩张,逐渐形成了广义的德育概念,其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部分,把德育描述成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要求,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实践活动过程。这一德育概念并没有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包含于德育之中,而只能从其外延的表述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中涉及价值教育的部分归属于德育的范畴。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大德育”的格局已经形成,[3] 许多学者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说法,认为两者同属于德育的范畴,因此,现代德育的内容逐渐发展为[5]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健康教育等许多方面,几乎涵盖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成分。
在初步成型的“大德育”格局下,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辩证关系,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现代德育概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