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王先生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我和同事结伴办卡,彼此之间还约定:一起去健身。”王先生回忆道。
约定健身时间时,总有人回复说“你先去,我随后就来”。锻炼一小时后,那些“随后就来”的同事们依旧未见踪影!!
一想到要换衣服,要出门就觉得麻烦;有时,手边有工作就跳过一天;喝酒聚会再跳过一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王先生无奈地掰了掰手指头,当初十几个办卡的同事中,只有两三个人坚持了下来。
张先生在厦门市第一医院周边工作,去年5月,他搜索了定位在“附近”的健身房并且前往了解。
“工作人员告诉我,健身房里教练多,很专业。而且,就算从办公室步行到文灶来,也只需要十多分钟时间。”张先生说,在售卡人员的极力推荐下,买东西经不起“劝”的他花费1600元办了张年卡。
谁料,事与愿违。别人口中十多分钟的路程,在张先生的脚下,“变成”了三十分钟。
“下班本来就累,再走这么久,还健身干吗。”一年来,张先生只去了三次
刘先生则觉得自己所办卡的健身房“没意思”。健身房内的大部分教练都专注于辅导私教课学员,像他这样只买卡、不买课的人,几乎得不到任何指导。
初入健身房一头雾水,刘先生随之也丧失了兴趣和信任度这张有效期2年的健身卡,在使用了一个月之后被打入“冷宫”。
办卡不锻炼的情况真的如此“高频”吗?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健身房,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
周六下午4点,一家拥有800多位会员且24小时开放的偌大健身房中,器材绰绰有余,前来锻炼的,却只有七八位消费者。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只在办卡初期“现身”健身房,而后久久不见踪影的“僵尸会员”,即使是在最热门的健身房里,也占到了20%。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如果能在办卡的前两周内坚持健身,那么你就赢过了37%的人。
某健身创始人张锦杰告诉记者,冲动办卡却不能坚持锻炼,在业内是常见现象,一般占到四成左右。
前来锻炼的女生有一半只会使用跑步机,而其中20%更像是来“拍照打卡”的。
其实,部分消费者并非抱着健身的目的而来,摆个姿势,拍张照片或许就能得到内心的满足。
在健身房办卡指南中,季卡、年卡等项目赫然在列,部分机构甚至推出了长达2至5年的“至尊卡”,办理时间越长,优惠力度越大。
而办理年卡等长期卡的则有所不同,有些人觉得时间长,可以慢慢来,谁知,拖着拖着,便再也没出现过。
在收费较高、以私教课为主营业务的健身房里,办卡消费者“不活跃”的情况仍然存在。
“一开始,我们会为用不完课程次数的会员延期。后来发现,这种做法反而让他们失去了紧迫感。”某健身房经理兼教练张先生回忆道,最久的客户已将课程拖了2年,直到现在还没用完。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冲动消费也使得不少办理健身卡却不能坚持锻炼的消费者费了钱,吃了亏。
据张锦杰介绍,大多时候,消费者活跃度与其距健身房的距离、时间安排以及有否同伴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然,需要注意挑选那些既美味又不会对健身造成负面影响的食物。否则,健身效果将适得其反或许一个冰激凌,一个果冻布丁。
选择健身房时,除了需要考虑距离、价格等因素外,也可以看看教练的“颜值”看看漂亮的女私教,瞅瞅帅气的男教练,是不是更有锻炼的动力呢?
在朋友圈发帖,请大家监督。届时,若没有达到坚持健身的目标,就给每个参与监督的人发小红包,给自己一个荷包“掉血”的教训。
也可以加入不超过10人的健身社群,每天在群里分享健身记录、每日食谱和健身效果,或者在微信群内“下战书”,每周没能完成任务的人要请客唱歌。
把自己的照片与理想模特的照片拼在一起,设为手机屏保。天天看着自己与这位“假想敌”的差距,不努力怎么可以?就要比他(她)瘦,更瘦!
上一秒还是娇媚的杨贵妃,下一秒,手持扇子从脸前一挥,就已经变成了孙悟空的顽皮模样。
32岁的夫妻Stuart Eave和Kylie Betheras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在世界各地旅游,而他们的旅游方式可谓环保,每天仅花7美元!
她身患癌症,他倾其所有帮她治病。她病情好转,他又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一次次苦难阻止着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
现代人很少有不熬夜的,基本上每天都是很晚睡,但是当你看了这些,一定不会再熬夜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有种健身叫朋友圈健身!教练:四成人半途而废有的女生只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