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学辉本文从语音、词性、语法结构等语言角度,剖析广告中谐音成语的构成特点及其应用状况。为了便于说解,我们姑且把谐音后的“成语”称为“新成语”,相对来说,原来固有的成语就称为“原成语”。
1、同一语素换成不同的语素,如“乐在其中”可谐音成“乐在‘棋’中”――用于棋业广告,也可谐音成“乐在‘骑’中”--用于自行车或摩托广告。
2、同一个成语被替换的不是同一语素,如“随心所‘浴’”(浴室广告)和“随心‘锁’欲”(锁业广告),分别是用了其中的“浴”“锁”替换了“随心所欲”中的“欲”与“所”。
3、同一语素嵌入不同成语中,如同样是为自行车做广告,也可选用“‘骑’乐无穷”。网吧广告:有“e网情深”“e触即发”“e往无前”等等。
4、成语中被替换的语素大都是一个,也有少数是两个的,如“‘衣衣’不舍”(服装广告)、“‘碟碟’不休”(影碟广告)、“无‘鞋’可‘及’”(鞋业广告)都分别是替换了原成语“依依不舍”“喋喋不休”“无懈可击”中的两个语素(相邻的或不相邻的)。
由上可见,“新成语”中的新语素灵活多变,这与汉语中存在大量同音近音字有关,它为广告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资源,广告人可以根据意图去灵活地“调兵遣将”。
1、“新成语”中的新语素是名词性的,原成语中被替换的那个语素可以是名词性,也可以是非名词性的,如:
表面看来,变换什么词性的语素,完全是任意的,其实不然。从传播和交际的角度看,变换语素必须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有求异心理,即求“不变中有变”,但又往往求“变中有不变”,在这里就是新语素的词性往往不变;而词性的不变,一般又可保持原成语的结构关系不变,且新语素又赋予了“新成语”以新意义,背后隐含了原成语的美好色彩义,所以特别易为广大群众理解接受。
2、“新成语”中的新语素是动词性的,原成语中被替换的词性也不确定,如:
为什么“新成语”中的新语素会表现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词性,而非其他词性呢?因为名词具有事物性,能满足凸显商品名称的需要,而动词、形容词往往可表描述性(描述动作、形状等),也能满足凸显商品特点的需要。
这种对整体结构仿拟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为结构不变,能较好地保留原成语的意义;二为结构不变而又传达了广告意图,老百姓对这种现象比较认同。
“新成语”中的词性与原来被替换的语素的词性不同,新成语的结构关系因而也是全新的,如“‘烧’胜一筹”由原成语“稍胜一筹”的偏正关系变为主谓关系,是因为“烧”这个动词性新语素在这里具有事物性,作了主语的原因。“你来我‘网’”只因作了名词的“网”,替换了动词性的“往”,而使整个结构由原成语的并列关系成为主谓关系。
“新成语”越有创意,广大受众理解的难度越大,不过新成语的结构关系只要合乎语法,用得巧妙,也会为人们逐渐接受。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广告语中的谐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