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保健品睜著眼睛說瞎話夸大宣傳、“名醫講座”騙你沒商量

  近日,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束某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批准逮捕。權健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同時,折射出保健品市場存在亂象。專家建議,一方面應亟待加大整頓力度,規范市場發展﹔另一方面提升公眾的健康素養迫在眉睫。

  從近年曝光的各類涉嫌消費欺詐、夸大或虛假宣傳的保健品、藥品案件來看,如今人們的保健養生意識越來越強,保健品行業迅猛發展,在商業利潤的刺激下,也催生了保健品市場的種種亂象。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血管病專家江鳳林副教授告訴記者,近年來,他接診了不少迷信保健品的老年患者,其中一些人缺乏醫學常識或病急亂投醫,被一些不法分子欺騙,不僅錢財受損,而且耽誤了疾病治療。

  江鳳林說,近期,他接診了一位高血壓病人周先生,他看到廣告說有一種保健品能根治高血壓,隻要按時服藥並且配以精油按摩,就能停止服降壓藥,他自認為自己是崇尚“自然醫學”,竟然把降壓藥給停了,一周后悲劇發生了,老周在家突然倒地不起,人事不省,120送至醫院搶救,CT顯示腦出血,緊急做了介入手術,在重症監護室住了2周,命是保住了,但右側肢體癱瘓了,不得不坐上輪椅,語言功能也有損傷。

  在江鳳林接診的患者中,78歲的老病友張大爺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原本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醫學上早就有了一套完整規范的治療方案。可他自從被“好心人”勸說之后,就成了保健品的“鐵粉”,不再接受醫生給他制定的治療方案,把自己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錢,全拿去買了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祖傳秘方調制的“靈丹妙藥”。就在最近他突發“急性心梗”,雖然醫生全力搶救但還是沒能保住他的性命,后來張大爺家屬面對一屋子的保健品欲哭無淚:“怎麼勸都勸不住啊,就像著了魔似的!”。

  珂信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內科主任李群透露,有號稱能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的鞋墊,還有自稱能根治高血壓、糖尿病的特效藥,更有號稱能治好癌症的天價保健品……隨著這些“虛假醫療廣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國老年人安全服用藥品和保健品問題。

  據常德市食安辦主任、市食藥監管局局長馬麥秋介紹,近年來,常德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開展“護老行動”,全市開展執法行動1285次,檢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5847個,下達責令整改書364份,責令整改344戶次,規范引導辦証497個,工商部門辦理“護老行動”行政處罰案件469件,罰款及沒收違法所得91萬元,責令返還消費者金額40余萬元。

  記者調查發現,購買涉嫌虛假宣傳醫藥產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費群體。由於健康意識增強、防范意識較弱、內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體容易被一些偽專家、藥販子盯上,成為其牟利的對象。

  最近,家住長沙的吳大媽在超市門口被人忽悠領回來一袋紙巾、一盒雞蛋,她花掉了身上一千多元買回來一堆補品,她的兒子發現這些補品卻是“三無”產品,吳大娘卻不相信,還直言推銷產品的銷售員非常懂禮貌,對自己和藹可親。

  珂信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內科主任李群告訴記者,一些腫瘤患者病急亂投醫,盲目迷信一些夸大宣傳甚至虛假宣傳的保健品,還有一些商家利用腫瘤病人對恢復健康的渴望進行各種營銷,在網絡、微信、微博上炮制各種虛構故事、夸大宣傳的軟文,欺騙腫瘤病人落入消費陷阱。

  “一些病人喜歡把保健品當藥吃,或者干脆放棄醫院開的藥,轉而投向保健品的懷抱,這與越來越多的虛假網絡廣告有關,有些保健品廣告不僅夸大功效,還捏造各種病例信息,讓很多老年人防不勝防。”李群說。

  記者發現,一些老年人青睞參加“名醫講座”“老年人保健座談會”,由於貪便宜、內心寂寞等原因,難以抵擋推銷者的溫柔攻勢,往往是領了幾十元的禮品,心甘情願掏出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購買高價的“神藥”、“特效藥”,最終快吃完這些產品后發現根本沒有療效,才知道上當受騙,而此時這些醫藥產品、保健品推銷人員早就消失無蹤。

  江鳳林說,越來越多老年人觀看養生類節目,購買“大師”“名醫”“中醫傳人”推銷的“特效藥”,而這些產品往往涉嫌虛假宣傳。一些偽專家打著 “中醫世家唯一傳人”“高級干部的健康顧問”等稱號,將普通保健品吹噓為能治療癌症、高血壓、糖尿病、風濕骨痛等痼疾的特效藥,給所謂的神藥貼上“高科技產品”“獲得國家專利”等標簽,聲稱能夠藥到病除,“根治高血壓、糖尿病”。

  “目前,沒有一種藥能根治高血壓和糖尿病,這些慢性病是不可逆的。老年人不要受非法虛假廣告的欺騙,有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保健品不能用來治療疾病,隻具有保健功能,老年人應學會區別保健食品和藥品,藥品的批准文號開頭為‘國藥准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開頭為‘國食健字’或‘衛食健字’。”江鳳林說。

  中南大學醫院藥學研究所所長、湘雅醫院副院長龔志成教授提醒,一些老年人在服藥同時喜歡服用保健品,加大用藥風險。一些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老年患者需要服用多種藥,還喜歡一邊吃藥,一邊同時服用各種保健品、營養品,而一旦遇上感冒、發燒等常見病,老年患者服藥的種類增加,還可能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龔志成說,有些消費者盲目相信醫藥產品、保健品廣告,沖動購藥,但因缺乏專業知識、分辨能力不高,很容易相信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的廣告上介紹的新藥和“特效藥”,這些廣告往往涉嫌虛假、夸大宣傳。還有不少老年人以為凡是滋補藥都能強身健體,多吃有益無害。如把維生素當作營養類藥長期大量服用,反而導致中毒反應。血壓偏高及血液黏稠度高的老年人,長期服用人參、鹿茸之類的補品,反而會引起血壓升高,其實“是藥三分毒,藥補不如食補”才是應用滋補藥的基本原則。

  記者了解到,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正在積極開展整治保健品市場行動。常德市積極推進全市食品安全“護老行動”,通過開展食品、保健食品安全知識“大講堂”、到社區老年大學授課、走上街頭宣傳、印刷宣傳資料在鄉鎮統一張貼,在市城區會議營銷比較集中的居民樓、寫字樓、酒店等地方投放“整治會議營銷虛假宣傳”電子屏廣告,及時宣傳專項行動工作動態、典型案例等,擴大了食品安全“護老行動”知曉率和影響力。

  李群認為,雖然我國居民對於健康知識與理念的知曉相對較為容易,獲得健康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但權威、科學、准確的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還不通暢,養成健康行為和掌握健康技能較難。一些人要麼盲目保健,要麼輕視健康,這樣的健康“雷區”正威脅著公眾的身體健康水平。

  專家建議,在當今人口老齡化時代下,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醫療機構等應共同構建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藥體系,採取相關措施嚴肅查處冒用 “中醫藥專家”“養生大師”等名義推薦涉醫藥產品的不法分子,嚴格規范各地醫療廣告的審批和監督,加大健康宣教和合理用藥知識科普工作。

  春節回家最怕什麼?催婚、攀比以及無休止的閑話。租女友(男友)回家是一個另類的春節市場,它是年輕一族回家過年“避災”的極端例子。如今,租借物品過春節已成一些青年們的重要選擇。

  截至23日,從去年底開始的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停擺”已持續33天,繼續刷新歷史最長紀錄,約80萬政府雇員這期間已錯過一次工資發放,很多人手頭越來越拮據,到期賬單越積越多,不得不尋求外界幫助。

  你真的會吃藥嗎?吃藥時又該注意些什麼?空腹服藥、飯前服藥、飯后服藥,都是醫生叮囑病人的一種吃藥方式。有傳言稱飯前服藥就是空腹服藥,這是正確的嗎?

  脂肪肝正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不少人認為,患脂肪肝多與吃得多、長得胖有關,都是營養過剩引起的,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一些保健品睜著眼睛說瞎話夸大宣傳、“名醫講座”騙你沒商量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