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记者王超)3月30日,由中国性学会性学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病中心共同主办的以“预防慢病,幸福家庭”为主题的“慢性疾病与男性健康专家媒体会”在西安举行。中国CDC慢病中心吴静副主任、CDC慢病中心危险因素监测室王丽敏主任、中国性学会会长兼性学研究院院长姜辉教授、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分会张志超主委、中国性学会男性生殖医学分会周辉良主委、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王忠副主委等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吴静副主任与大家分享了联合国慢性病高峰论坛最新信息。数据显示,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全世界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全年全球共有4100万人死于慢性病,其中约有1600万人是盛年(30-69岁)死亡,而且大部分(约82%)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此外,精神问题和疾患也很严重,仅抑郁症就影响了3亿人。我国慢性病的疾病负担比全球平均水平更为沉重,因此必须加强防控。她强调,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联合国提出了最新的5*5策略,重点强调防控那些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烟草使用、有害饮酒、缺乏身体活动、以及空气污染等。她也提出,常见男性健康问题是慢性病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要,不容忽视。为了实现国家慢性病防控规划目标,应该进一步关注男性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专项研究和实践,加大防控力度,共同促进幸福家庭,提高幸福感,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美国4800万男性真实世界观察研究:年龄及勃起功能障碍(ED)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的关系”(以下简称“该研究”)研究结果,成为会议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分会副主委、北大三院男科林浩成博士针对该研究及其结果作了详尽解读与分享。据林博士介绍,该研究基于美国保险索赔数据库总人数为48004379的大数据信息,收集来自2010-2015年18岁以上、符合纳入标准的9839578位男性的真实数据,按照年龄分组(18-29, 30-39,40-49,50-59,60-69,70-79, 80-89 和≥90岁),明确ED与非E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并对每个年龄阶段的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病率的比较。
该研究历时6年研究观察发现,在美国的真实世界数据中,ED的诊断率为6%,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在50-59岁年龄段发病率为34.79%达到高峰,60岁以后转为下降。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抑郁症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呈这一变化趋势。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症与ED的诊断密切相关。与非ED男性相比,ED男性在各个年龄阶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的可能性更高。其中,心血管疾病约为18%,糖尿病约为24%,抑郁发生率约为11%,以往研究报道三种疾病的发生率分别约为13%、20%和11%。 “该研究结果提示,ED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并且可以预测这些合并疾病。同时ED与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共病条件并不仅限于老年人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张志超教授说,“因此,在ED诊疗过程中,应考虑多方面系统性疾病的情况,检测合并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症等这些严重疾病潜在的可能性,即使年龄低至30岁的ED患者亦如此。” 福建医科大学一附院男科主任周辉良教授表示:“以往研究报道了年龄是诊断E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本次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将ED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抑郁症精神障碍疾病相关联,为临床ED治疗提供数据支撑与策略思路。未来ED诊疗,男科与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及精神科多学科协作将是一种必然。北大三院男科主任姜辉教授报告了在美国一项针对1236男性不育患者的研究,发现1.1%存在严重的潜在的病理情况,另一项研究提示33/536 (6%)男性在评估不育时发现其他明显的病理改变,这些结果提示男性不育可能是男性健康的晴雨表。据姜教授介绍,更多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类似的提示:不育男性癌症的发病率更高:精液参数异常的男性中并发症更常见,如内分泌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高血压、非缺血性心脏病等。精液参数异常男性患慢性疾病概率更高,如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酒精滥用、药品滥用等。因此不育可作为男性健康的标尺,需要引起患者及医生的注意。而男性不育患者死亡率的增加包含了一系列严重健康问题,不仅包括CVD等慢性疾病的因素,也包括各种类型癌症发病率的增高,都应引起重视。既做到慢病防治,又帮助患者重建幸福家庭。”
中国性学会性学研究院和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还就未来的共建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双方将以“男性健康”为切入点,联合推进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防治。吴静主任指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给患者及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控意义重大。中国性学会将在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以男科前沿科研成果为支撑,并加快推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共同推动我国慢性病防控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