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昌:养生源于《黄帝内经

  夏祖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在河南省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他做了题为《《黄帝内经》与养生》的报告。

  “《黄帝内经》是养生理论之源”,报告伊始,夏祖昌开宗明义,他说,不读《黄帝内经》,难成大医;不读《黄帝内经》,养生保健理论没有根源。尤其是近几年来,社会上,我们专业以外的甚至一些领导都对《黄帝内经》很感兴趣。比如吴仪副总理退休后,没有担任任何职务,而是潜心研究《黄帝内经》。但现实来看,对《黄帝内经》,行业内医学界内,真正了解很深很全面的不是很多。在认识上,还需进一步澄清。

  “黄帝内经”,从字面意思上说,黄帝,即轩辕黄帝。《黄帝内经》,“内”,是对“外”而言,《黄帝内经》有18卷,《外经》有37卷。“经”,经典,载道之书。《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素问”,意思是平素所讲问,平素的问题。主要讲养生,病因,病机。《灵枢》亦名《针经》,其中的“灵”,是指灵验;“枢”,是指门户。书中详细描述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等经络的走行。本书之所以冠名“灵枢”,其意为“神灵之枢要”。因为经络系统的功能,是将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左右,像一张网一样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称之为生命的枢要。

  从《黄帝内经》的内容看,是黄帝与六大臣对话医学及相关知识的记录,对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的精辟总结,又汇集了中国古代多学科科学文化成果。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大体分为:养生-摄生类,阴阳类,藏象类,脉色类,经络,气味,论治,疾病,刺法,运气,会通等。

  但夏会长提出,绝非如此,这样写书仅是为了便于行文,且引人注意,《黄帝内经》并非黄帝与歧伯两人的对话,而是古代医家之大成。

  至于该书的作者不详,夏祖昌认为应至少是黄帝后较近年代,春秋战国之前。现在大家能看到的《素问》是唐代的王冰对《素问》原文进行了注疏解释后的著作,《灵枢》是由南宋时期锦官(现成都市)医学家史崧整理的。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先秦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想为《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黄帝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述多多,奠定后世养生学基础。《黄帝内经》中讲的有关养生的篇章主要有:《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和《灵枢》中的“天年篇”、“寿夭刚柔篇”、“本神篇”和“保命全形论”等。还有不少有关养生的内容散论于其他篇章。

  值得推崇的是,《黄帝内经》点明了养生与否的差别之大——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总是取法于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调和养生的法术。饮食有节度,起居有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体和精神俱旺,协调统一,而尽享他天赋的自然年龄,活百多岁才离开人世;但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汤水喝,把反常的生活成为常则、习惯,醉酒行房,用性欲枯竭他的精血,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失散他的真元之气,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盈盛满,不善于摄养精神,致力于一时之快,违逆了生命长久的养生之乐,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黄帝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黄帝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于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生理阶段递变规律,《灵枢·天年》以十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某一方面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导引按跷、针灸等多种养生方法。而且特别强调“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养生和预防疾病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集先秦诸子之说,参以大量医疗实践,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总之,先秦时期是我国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医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而《黄帝内经》则是这一时期内医学发展的系统总结和结晶,它为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饮食养生方面,众多保健专家良莠不齐。一类,以科学的态度,传授科学饮食知识,或全面或偏己所知。授者无物欲,闻者可获益;另一类,意在谋利,凭一知半解,哗众取宠,或邀射名誉,或经略财物,误导听众。故我们应辨其伪,善取舍,择有益。像几年前风行一时的张悟本,在饮食养生方面就有很多地方误导了大众。

  说实话,饮食养生很重要,温州在2008年曾出现过这么一个情况,由于富裕较早,这里的人营养很好,但却有很多人浑身没劲,连头都抬不起来,当地医生无能为力,后来惊动了卫生部,卫生部派专家下来一查,其他营养成分都没有问题,这些人体内的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让大家一补就好了。

  《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保健的论述很多,此不能俱列,仅举几要:“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指明了饮食与五脏的关系。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根本来源于五味,但伤害内脏的也是五味。

  《素问·生气通天论》里有句:“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解释里说:“经常吃肥甘厚味,足以导致发生疔疮,很容易患病,就像以空的容器接受东西一样。指明了过食厚味之害。

  《黄帝内经》里曾有“胃不合则卧不安”的说法;临床营养学家也指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哪些食物会让您夜不能寐呢?像咖啡因、辛辣食物、油腻食物、有饱腹作用的食物——有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气体,从而产生腹胀感,妨碍正常睡眠,如豆类、大白菜、洋葱、玉米、香蕉等。

  《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多样化饮食,极力反对偏食、偏嗜五味。主张人体正常生命必须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是说人要进食各种的谷、果、肉、菜等多样化饮食,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全面而充足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各种需求。

  《黄帝内经》反复倡导的“谨和五味”、反对五味偏食偏嗜的观点,实质是现代饮食结构合理、各种营养素平衡的观点。现代研究证明,合理的膳食平衡结构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而且可以防止因某些物质如动物脂肪、胆固醇、食盐之类摄入过多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诸多疾病的发生。

  一是饭后不宜吃水果。吃饭吃到最后时,体内的血糖已很高了,这时你再吃水果,血糖更高,如果长时间这么做,胰脏负担不了,就容易患Ⅱ型糖尿病。

  三是吃鸡蛋不吃蛋黄是错误的。他说,鸡蛋的蛋白所含纯粹是蛋白质,而蛋黄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至于说蛋黄里有脂肪,其实,量少得很,而且脂肪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

  科学饮食的关键是:总量控制、结构合理、三餐有度。男到32岁,女到28岁时,生长发育已达隆盛阶段,纳入的营养物质不需供生长发育所用,只需维持正常的活动代谢。保持纳入和代谢平衡最好,如果纳入多代谢少,营养物质就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就是肥胖;如果吃得少,消耗得多,日久就会消瘦。消瘦和肥胖都不正常,如果没有疾病,一般不会过度消瘦。而当前肥胖者居多,40岁之后出现向心性肥胖,三高随之而来。

  将自己的身高纳入一算,实际体重大于或小于标准体重的10%属正常;低于10%为偏瘦,低于20%为消瘦;高于10%为超重,高于20%为肥胖。

  同时,要注意三餐有度,原则上应为:早∶中∶晚=3∶4∶3。总之,应本着:总量控制,量出而入,入出平衡;合理搭配,不偏不嗜,全面摄取;三餐有度,均匀安排,灵活调整。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夏祖昌:养生源于《黄帝内经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