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智慧-心态治大病

  《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所以生病必然是正气出了问题,否者不会生病。所以疾病痊愈或者不生病的前提,一定是正气充足。

  有年夏天,见到一个乞丐,光着膀子,浑身冒汗。我路过时,把买的酸奶送给他一点:喝点酸奶,解解渴,消消暑。他礼貌地拒绝,“谢谢,我不要。我有吃的。”我跟他解释:这个当水喝的,天热喝点解渴,好半天他才收下。给我的感觉,他不是要面子,而是很知足,自己不饿,也有的吃,不需要要那么多吃的。

  通过这个事,我就想,一个人的需求能有多大呢?知足常乐呀。你要真的知足了,就没有那么多烦恼。

  碰到纠结的病人,我就讲,你要想得开,不要掉在病里,把自己当成病人,谁都有生病的时候。能想得开,心就能静下来,气血就不会急,就不会老去琢磨,慢慢就能休息,气血也就去补正气了,正气得补,病慢慢也就好了。伤精的患者我碰到不少,但治好的不多。原因是,我还没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能让他们的心很快的平静下来,把心态恢复到一个平稳、安和的状态。我很想帮他们,但有时真是想帮帮不上,讲半天也听不明白,心禁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得自由。治疗一段时间,他觉得不好,就很失望离去了,不再来治了。我也很失望,没法给他治了,大家都很失望。

  这样的患者见的多了,就能理解当年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鲁迅当年去日本学医,想治病救人,后来发现,治了也白搭,治好了他也不明白。

  有一个小伙子,典型的伤精患者。看了很多大夫都没有什么效果,抱着一线希望来找我,我也很尽心给他看。伤精患者肾气都亏得厉害,基础差,烂摊子一样百废待举,需要较长的时间。小伙子很急,一个劲儿让我告诉他,多长时间能见到效果?不然他没信心。我没法给他一个明确的时限,就说快的话一两个月吧。小伙子很大气地说好,两个月为期,即便没效果我也不怨你。

  然后他就按天数日子,每天吃了药就算,又吃了一天了,又吃了一天了,快两月了,到底看看有效没效。内心很纠结,很着急,停不下来,每次来都要问半天,为什么这个症状还不见好转?吃了这付药应该有个什么样的改变?

  他真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了,把自己这个病真的当成一个事了,也就真的掉进去了。我跟他讲,这个心态就是把这个病拴在自己身上了,怎么可能好啊?!你要放开,权当自己没有病,慢慢就好了,但是,他很难做到。

  别的病人,我几分钟就看完了。这个小伙子,半个小时都讲不完,他也问不完,很执着。我说你就信得过我,踏踏实实吃药就行了,慢慢自然会好的。他不行,吃每一副药他都得前后对比一下,我这身心哪一个细节有没有变化,是好还是坏?

  他活得非常累,完全是刻板教条的一种生活。这种强烈的执着让他很难把心态放下来,被条条框框绑起来了,片刻不得轻松舒展。可是,他还觉得自己很大气,很放得开,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执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的很难做通他的工作。

  治了两三个月,他始终觉得没什么效果。实际上他的脉象已经有了不错的好转,虽然跟常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比最初的状态已经好了很多,偶尔他自己也能够感觉到。但是因为他的心态放不开,所以主观上感觉没有明显的改善。

  最后他坚持不住了,说我已经这么大耐心了,治了好几个月,你还不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到底我什么时候能好?好像我在忽悠他一样,最后他也不来看了,我也很遗憾。

  从这个角度讲,治病的最终结局取决于患者的心态。心态不好,单纯用药是很难治好的,心态好,不用药也能好,不治自愈的例子太常见了。

  当然,多数患者的心态都不错,不会成为一个大的障碍。你用药一调他就好了,自然就归位了,成为一个常态。对于心态很差的患者,调整心态比用药更重要。所以我常想一个大夫,不仅要会用药,还得会引导患者调整心态,帮助患者心态回归正位。正位在哪里呢?就是缓和平和,心要正,不要有偏执,不要有邪念。

  《易经》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大德是生万物,不是杀万物,人心要合于这种生生不息的天道。

  所谓生,就是生养,父母生了孩子,很爱他,什么事都帮着他。天地对万物,真的就跟父母对孩子一样,天地给万物提供阳光雨露,生长的土壤和环境,人在社会也是一样的。

  你对任何人都要有一种博爱,要帮助,要有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肠。爱自己的家人也爱外面的朋友,也爱素不相识的人,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有这么一种心态,这是一个符合天道的心态,这就是一个充满阳气的心态。

  咱们都说,助人为乐,助人那就是行乐啊,是很开心的事,开心阳气就足,有点病气一冲就散了。心气好,心性宽,心神缓和。这正气就不偏,中气就不耗,就不容易生病。所以最好的养生是是什么啊?是心善呀,心地善良,正气安然,阳气自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不会生病。如果老琢磨怎么去赚点便宜,怎么去算计别人。就算多赚了一百块钱,他琢磨这个事消耗的中气,吃一百元的药都不一定能补过来,其实是亏了。所以,大夫也罢,患者也罢,都要明白这个道理。

  心态平和,凡事都向好的善的方向去做,多想好处,少想坏处,只想好事的人,往往遇到的也都是好事。如果你总是想我身体会好的,我这病没问题,把心态放稳,病也就好得快了。

  《道德经》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当你不去占有,不去争夺的时候,你可能得到的是最多的。当你心态平和的时候,非常安然,顺其自然,这个时候,是身体最好的一个状态,又怎么会生病呢?

  所以,如果不去调整心态,一意孤行去钻牛角尖,总想靠什么秘方,靠找个好大夫把身体调好,抱着这种心态,就很难好。所以,病好与不好,完全在于自己,大夫只是帮个忙而已。你跟大夫有缘,用点药扶持你一段时间,把主要的问题解决一下,你回归正路了,就好了。如果心已经偏了,跑到了犄角旮旯里去了,再怎么拉都不回来,那谁也帮不了,用什么药都好不了。

  我常想,我讲再多的病,我治再多的病,也只是救急,只是一时功德,救人一时,不能救人一世。所以我把这个道理讲出来,把我的亲身体会讲出来,希望有缘的朋友,看到了,相信了,这病也好了一多半了。这种道理,古人早就讲了,象《道德经》、《内经》、《佛经》。古代圣贤比我们明白得多呀,几千年了呀。

  国内有很多善人是讲病的,不用药,就讲一讲,让你认识到自己心性的缺点,心性改变一下,病自己就好了。心性归位,正气存内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呀,自然就祛病了,病当然就好了。但有些人不相信,不吃药病怎么可能好呢?他就不明白这个道理。

  我就碰到很多人,给他用药也没有用呀,用上药他也好不了,因为他心没好。所以我想,我没有必要去讲那些无数的病,先把这个讲明白,有缘的朋友,如果看到我讲的这些东西,相信了,也许这病也就有好的希望了。

  家师曾跟我说过:“小医治病,大医医心。” 我感受良多,心想,既然当不了医生,也许还有另一种修行的可能。我看香港老电影《奇门遁甲》时,曾被一句台词感染:“药医不死病,道化有缘人。” 神医扁鹊医术可谓精湛至极,而不能治蔡桓公将死之病。世间医术高明者多矣,而不治不信之人。医门律有云:心术不正者不治,忘恩负义者不治,不信不诚者不治,大概因为这些疾病关乎因果而自作自受罢了。

  一位山东济南的道医朋友曾分享过一个案例,说他一个朋友请他给肾癌术后的父亲看病,状况一直很好,突然出现血尿,她妈妈是个喜欢惹事的女人。道友坚信自己开的方子没任何问题,而且尿血是这个病后期的正常表现。所以道友开始质疑自己大医精诚的必要性呢。我跟他说:坚持自己,大医之道,治病救人乃是天职,尽己所能而已。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疑难杂症之多,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奇形怪状的疾病之所以难以治愈,大多来源于逐渐迷失的人心。其实,我们所认定的不治之症,也并非“不可救药”那么可怕。实际上,除了先天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疾病都因欲望而起,而药物的作用只是控制病变,真正治愈疾病的,可能是自己。换句话说,放下了,也许病就好了。

  我记得,曾经在道观的时候,见过一个六十多岁、肝癌晚期的病人在道观出家。据师兄们介绍,她在道观出家三年,每日素食、诵经、劳作,清心寡欲,之前已然宣判她死刑的晚期肝癌,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说,是虔诚修行改变了她,给了她战胜病魔的信心。实际上,当一个人开始放下一切,欲念不起则心魔不生,心魔不生则病邪不入。如此而已。

  一个人的吉凶祸福、贫富寿夭决定因素很多,欲望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以为,有钱便有了一切,疾病更不在话下。只不过,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一个人的生死关乎个人福报,福报用尽则命终。《太上感应篇》说:“福尽寿终。”又说:“算尽则死。” 死亡与金钱没有半毛钱关系,即使万贯家财,也难买一命。我们又何必舍本而求末呢。

  记得几年前,一位在某大型地产集团担任总裁秘书的朋友跟我讲过一个故事。她老板的母亲患乳腺癌,为了表达孝道,他包机将其母亲送到北京某医院,租下最豪华的病房,请了最专业的医生为其母亲诊疗,据说,住院三个月共计花费三千多万。不过遗憾的是,其母亲并未因此得到拯救,还没出院,死神还是将她带走。

  实际上,人间的物质财富可能会成为一种累赘,让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无法安然离开,而死前的那一念可能决定下辈子的归宿。只不过,很多人还是醒悟得太晚,错过了自救的最佳时机。我一学生说过,她的大伯是当地的村官,聚敛些钱财,所以飞扬跋扈,其儿子更是无恶不作。有一次,其儿子在宵夜摊上跟人打架,不慎将人打死,后来其花了些钱将此事摆平。原以为此事已了,不料,半年后,正值七月半,其子在乡村公路上耍酷飙车时摔下悬崖身亡。做人,岂能对虚空中那双眼睛视而不见?

  我听过太多类似的惨剧。有的因为贪财而死于非命,有的因为好色而锒铛入狱,有的因为身患重疾而撒手人寰,有的因为亵渎神灵而惨遭报应,有的人对别人的求助视而不见却大谈仁义道德。若我们细心观察便不难发现,有的人收入微薄却能收养数名弃婴,有的人靠拾荒度日却能慷慨赈灾济贫。日子清苦平淡的人往往健康长寿,而视财如命的人即使健康也可能半途夭折。

  时至今日,我们也许该仔细思量一番了。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有尊严地活着,让灵魂散发出人性的光芒。金钱和物欲太多,往往会泯灭良知和善性。因此,有德之人选择善良的抹布,擦亮迷失者的心窗。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与其像行尸走肉一般活着,不如将心灯拨亮,让更多人迷途知返,慈悲。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不生病的智慧-心态治大病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