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岛城人开始出入中医堂馆,中医院、中医堂、中医门诊等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中医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相对于西医的广泛接受度来说,中医仍然面临着市民接受度、认可度等方面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发展。
10月22日,上午9点半左右,太湖路1号孟大夫小儿推拿诊所门口,四五位家长抱着孩子行色匆匆地进入了诊所。
此时,市民宋女士和以往一样,推着外孙女出来晒太阳,在她的印象中,孟大夫小儿推拿诊所生意一直很红火,“我以前也带着外孙女过去做几过推拿,做一次几百元不等,具体要看做的项目。比方说,孩子如果咳嗽的线次才可能痊愈。一般需要花费500元左右。说实话,小儿推拿的效果还不错,所以,带着孩子慕名而来的家长很多。这家诊所早上7点半开门,要先过来抽号,抽上号之后一般都能看上。”
在与宋女士攀谈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又有3位家长带着孩子进了这家推拿诊所。
下午3时左右,在大润发附近的另外一家小儿推拿诊所,一位大夫正在给孩子做推拿,此时,还有4位市民在排队等待。市民张女士带着3岁的儿子过来推拿,“我儿子拉肚子,孩子太小,吃药打针对孩子身体不好,以前也做过推拿,效果不错,这次还是选择过来做个推拿。”张女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会首选中医。记者调查发现,在接受采访的20位市民中,选择中医的以女性居多。20位市民当中,有13位市民在生病时会首选看中医,其中老年人4位,中青年9位。在市民王女士看来,中西医都挺好的,但她个人更偏爱中医。“不能说中医比西医好,但从总体上说,中医的一些疗法还是很有效的,打个比方说,我女儿要是咳嗽了,我会选择带她去做推拿、拔罐,这个疗效很好;若是她咳嗽一直不好,有炎症,我就会听从医生的建议带她输液治疗。”
与王女士的观点有所不同,市民郑先生认为,西医的疗效比较快,他会选西医。“我感觉还是西医比较靠谱,中医虽说年代比较久远,但是中药太苦,疗效也并非那么好,见效慢。都说西医副作用大,可近些年来,中药农药残留的问题频出,副作用也小不到哪儿去。西医的好处就是见效快,节省时间。”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注重养生保健。拔罐、刮痧、足疗按摩等保健项目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据了解,目前青岛市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有中医科大夫,但配备两个以上中医大夫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很少。一半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有中药房,但没有配备中药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在少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员”,本可以给居民提供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而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么不能抓中药,要么不能提供推拿、针灸、火罐等受欢迎的中医药治疗,居民只能去各色各样的中药房、推拿馆、理疗馆等。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不少养生会所也开展了这些项目。在天台路附近,几家小门头的养生会所生意较为冷清。其中一家会所老板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家有开背、中药浴等多个项目,我们还有多种产品,配合中药浴可以帮你调理身体,让全身经络通畅,现在办理会员卡还有一定的优惠活动。要是过来的话需要提前电话预约。”“一般一天能接待5、6位客人吗?”“这个不大好说。有时候1、2位,不固定,这都是根据顾客的时间来安排的。”“要是客人都来了,安排不开怎么办?”“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大润发附近一家养生会所生意不错,半个小时的时间来了4、5位顾客。这家会所的特点是利用光波仪器中的中医按摩、推拿、针灸等功能达到保健作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家会员很多,开业一个多月以来会员已经过百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养,会员以中年人为主,但是年轻人也不少。”
中医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用田雯(化名)自己的话说,中医就像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一样,不可或缺。
田雯酷爱中医,学习理工科的她,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辞职,专心复习,通过自学考试考取了山东一所中医药学校。“我喜欢中医,我知道学中医也很辛苦,需要背很多理论,记很多药材的功效,但是我就喜欢中医。我的父亲喜欢读书,从小我就生活在书的海洋里,我家有一本《本草纲目》,小时候,我就经常翻看,我觉得很好看。没有报考医学院让我感到很遗憾。后来,我决定通过自学考试,完成我的梦想,还好,最终我的梦想实现了。”
临近团岛市场,有一家中医门诊部,这家“市南仁博中医门诊部”已经有22年的历史了。像是这类中医门诊部、诊所,在青岛市卫生局中医处2010年的统计数据中显示,各级县市区总共有500多家。
门诊部主任贾素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看中医。春秋季流感多发,病号多一些,夏季、冬季接诊量较为平稳。以前,来看中医的大都是老年人、儿童,现在就医人群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10个病号里面就要有3个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大都是过来保健,治“未”病的。”
在从业20年青岛海慈医院保健科副主任魏陵博看来,中医要比数年前好得多。“我们医院中医门诊量很大,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不少名专家都是限号的。自从国医堂建立以来,中医门诊量大幅度增加。可以说现在是中医发展最好的时候。”
“现在国家对于中医在政策上,大力扶植,加大投资对人员进行培训等相关举措。但现在中医仍面临一些困境。一是,中医培养周期慢。将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需要很长的时间,没有十年的功夫干起来比较难;二是,效益比较低。现在抓药开方,动用的人员比较多,中药房可能要20多个人,而一副药可能20元,从成本效益上来讲,中医效益比较低;三是,科研。打个比方说,国家对三伏贴有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求医院对于其疗效进行评估。从原本一对一的模式到流程化、规范化,操作起来尚需要一段时间。”魏陵博解释说。
贾素燕认为,“近些年来,中药一直在涨,因为中药都是人工采集,人工费用近年来一直在上涨,种植需要费用,运输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因素导致了中药材年年上涨的趋势。当然这其中不乏中药材炒作的情况。”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有中医药学术或医疗交流,政府已与96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政府间卫生合作协议,其中与美国、法国、俄罗斯、新加坡等48个国家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目前全球已经有不少国家立法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
青岛维特尔诊所主任李海洲在日本生活多年,他告诉记者:“在日本,对中医需求更高,中药因其副作用小、治疗更温和而被大家认可。”李海洲表示,“因为中医有保健作用,副作用小,因中医抓药比较麻烦、口感不是很好,不过,目前,在青岛,外国人看中医的人数还是较少的。我认为,将来中医因其独特的魅力,一定会受到外国友人的欢迎。”
2013年8月,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局召开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暨“国医馆”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特色,有效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在全市建立起“供得起、重预防、可持续”的中西医并重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据了解,国医馆要全部配置国家和山东省规定的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中药饮片要达到300种。国医馆将能够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针刀、穴位注射、热敷等中医诊疗服务,还要能使用青岛市卫生局推广的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这些中医药适宜技术除了针灸、拔罐、推拿等基础技术外,还有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落枕、热敷法治疗痛经、五根汤治疗风寒感冒等。
国医馆的医生还将用中医药知识对居民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咨询指导。还能够给居民制定中医特色保健方案,运用中医药方法开展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康复。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要不少于5种。除了可以享受到的服务,不少市民还关心看病花费的问题。按照要求,国医馆门诊均次费用不高于全市中医门诊均次费用,确保岛城居民享受到廉价中医药服务。
青岛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国医馆”建设项目,力争到2015年底在全部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医特色比较突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专科)医院、民营医疗机构设立国医馆。今年10-11月,青岛市将组织专家对首批39个国医馆进行验收,每个国医馆要配备不少于5种的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开展至少6种中医诊疗服务。到2014年,青岛市全部县级中医医院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发表了一则题为《基层中医亟待“补缺”》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医在基层全科医生培养中未受重视。
文章中指出,国家每年每生资助6000元,完成5年培养周期的人均费用为3万元,2011年国家下达了5315名学生的培养计划,但中医临床专业仅为1000名。仅就河南省来说,近两年来国家共分配招录计划700名,其中仅有50名中医专业学生,占7.1%。即便是今年,国家再安排的计划全部为中医类,从整体来看比例仍难以达到50%。其次,从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来看,卫生部下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中,仅在理论培训的“社区康复”中提及“熟悉中医药传统康复疗法”,而非“掌握”内容。并且在“临床培训”及“基层实践培训”中均未提及中医药内容。从各地选择确定的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对象分析,河南省去年第一期全科医生理论培养班的240名学生中,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仅有14位,占5.8%。
文章认为,这种格局如不尽快加以调整和改善,势必导致未来5~10年间基层中医人才比例及数量将远远小于西医人才的结果,这对于目前中医人才队伍明显不足的现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青岛市卫生局中医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止到2012年,5年的时间里,中医类别职业医师,从原先的27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3400多人。“我们每年培养60、70位中医临床骨干,培养方式主要通过师承方式培养传承型的中医人才;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5年时间培养了150多位;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5年时间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500多人。基层人才培养,主要有两块,一类是中医类别的全科医师的培养,截止目前,205位全科医师已经毕业;二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主要针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通过培养使得他们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我们筛选了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刻成光盘,通过老师讲授、考试等方式,目前有7581人拿到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合格证》,使绝大多数的村卫生室、全部的乡镇卫生院、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到2015年,青岛市要在基层培养160名左右的中医临床骨干和中药实用型人才,培养500名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100名中医护理技术骨干和50名中药技术骨干,培养300名养生保健指导医师。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青岛中医药现状调查 养生保健类项目受到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