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带动了旺盛的消费需求。近年来,虚假宣传、欺诈销售保健品的案件层出不穷。2018年,“权健”事件更是把“保健品”一词推上风口浪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规范保健品行业发展成为热议话题。那么,老年群体是如何认识和看待保健品的呢?3月10日,在生活晨报“3·15”主题活动现场,记者就保健品问题对老年人作了现场调查采访。
我买过保健品,但是吃了一段时间就不吃了。”61岁的李玉梅告诉记者,前年的一天大早,她刚从小区出门准备去买菜,就被两个抱着传单的小姑娘忽悠进一个“听讲座就送丝巾”的讲座现场。
听了一堂讲座后,她寻思,既然吃了讲师推荐的保健品能根除多年的高血压,不如就买一些。于是,她立刻掏1100元买了一个疗程的保健品。回去吃了半个月后,商家回访时告诉李玉梅,如果再配上新到的另一种保健品,痊愈的速度会更快。于是,她又花6099元购买了另一种保健品。
两种保健品搭配吃了4个月后,李玉梅开始监测血压。只要测出血压比一贯数值低一些,她就觉得是这两种保健品起了作用;如果测出血压比一贯数值高一些,她就觉得当天肯定是累着了。“我就那么傻了吧唧地吃了一年,结果血压还是没有回归正常数值。从那以后,我就对保健品产生了反感,有人叫我去听讲座或告诉我哪里有发礼品的地方,我一概不理会。”李玉梅说。
活动现场,受访的22位老年人,无一例外地有过被销售人员拉去听讲座的经历,有的是在小区门口,有的是经朋友介绍,有的是在超市门前。其中18位还有过体验保健品获赠小礼品的经验,大多是经同龄人介绍去或被街上发传单的叫去的。而这22位老人中有19位表示,凡是通过这两种形式购买的保健品都是假的——要么是没有备案的厂家生产的,要么是夸大宣传效果的。
75岁的王来生听到记者在跟老年人聊保健品的信息,主动凑到跟前,说:“保健品就是害人命的东西。”
6年前,王来生的儿子患了肾衰竭。儿子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他在一场讲座上了解了一种被“讲师”称作可治百病的保健理疗器。正在他半信半疑时,推销人员说可以为他检测尿液。王来生将尿液送给监测人员后,检测人员用一种液体检测出,他尿液中有癌细胞,并告知,他和他的后代肾脏都不太好,癌细胞最先攻击的可能就是肾脏。如果使用了那款保健品,没有患病的可以预防,已经患病的可以治病。听到这里,想到患有肾衰竭的儿子,王来生心动了,当下就掏钱买了那款保健理疗器。回家后,他让儿子按照推销者给出的建议天天理疗。“谁承想,理疗了半年后,儿子突然病情加重,撒手人寰了。”说到这里,王来生哽咽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王来生才平静了下来,对围过来的老年人说:“我这是实实在在的教训,大家千万不能相信保健品可以治病,别像我一样有了这么沉痛的教训以后才醒悟。我的轻信,付出了这么惨痛的代价,现在都后悔死了。”
记者采访到的老年人一致认为,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有的甚至认为保健品其实就是粮食做的。“其实五谷杂粮就是最好的保健品。如果保健品能治病,那么医院都拆了算了。”77岁的李凤萍说,那些忽悠老年人购买的保健品,就是粮食做的,却卖出了粮食价格的几千倍,不能相信。过去,她也去体验过电烤、理疗等保健器材,也从体验店购买过一些保健品。但无论销售人员怎样介绍这些保健品的功效,她始终都不相信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
63岁的许拉娣每年都会花钱买三四种保健品,她说:“我买保健品不是为了治病,其实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证明我不缺钱,我有保健的意识。但我不多买,一年保健品的开销也就是3000元到5000元。”
据许拉娣讲,五年前,一位患有心脏病的老邻居为了延年益寿,通过各种渠道买了一屋子保健品,平均每年在保健品上要花费20000多元。不仅如此,老邻居的床头还记录着各种保健品的服用时间,每天吃保健品就和吃药一般。吃了两年后,老邻居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
“我这个邻居老太太,把80%的退休金花在了保健品上,也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保健品上了。我觉得她的心态就没摆正。”许拉娣说,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20%到30%的钱去买保健品,但是千万不能把保健品当长生不老药。
受访的老年人中,超过半数每年在保健品方面的花销从5000元到20000元不等。他们购买的保健品大多是医院的医生或者亲戚、朋友推荐的。
“现在的保健品市场太混乱了,所以,即便我相信有正规的保健品,也不敢轻易购买。”63岁的王庆云说,过去她也买一些蜂胶、蛋白粉等保健品吃,但是后来听到周围好多因为购买保健品没治病反而被骗了几十万元的事例,她就不敢再相信保健品了。
王庆云说:“我们是老年人,不会上网查询保健品信息,也不知道什么产品才是正规的。我就希望,国家能经常在正规媒体或者是社区里公布一些正规保健品目录,我们老年人可以不通过网络就能查到相关信息。”
86岁的樊桌民说:“我们的视力都不行了,即便盒子上有标识我们也看不清。希望国家在正规的保健品上打上大而醒目的统一标志,我们也能方便识别真假。”
除此之外,大多数老年人一提保健品就摇头。90岁的杨柳梅就是其中之一,她说:“只要是保健品,我就不关心,管它真的还是假的,管它有什么相关信息。”她觉得生活规律、营养均衡、心态好点都是“保健品”,每天担心自己有病的老人本身就不正常,吃多少保健品都没用,都治不了他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
61岁的陈玲说:“我父母今年都90多岁了,他们没有吃过任何保健品。他们就是我的榜样,不用吃保健品,照样可以长寿。” 晨报记者乔静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老年读者接受本报调查时痛心疾首:千万别相信保健品能治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