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创话剧《八百里高寒》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

  11月29日,由中国铁路文工团和大兴安岭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目,大型原创话剧《八百里高寒》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行。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探讨、交流、展望——弘扬铁道兵精神,发掘大兴安岭精神,龙江经典原创话剧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和创造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铁路文工团团长刘志江、副团长孙鸣笛出席研讨会,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砾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李佰铮在致辞时表示,话剧《八百里高寒》的多场演出均获得成功,观众反响强烈,是在严寒的冬日搅热了龙江的文化大餐,他代表地委、行署,向为这部话剧付出辛劳的编剧、导演及全体演职人员致以诚挚的敬意,向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各位专家、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佰铮表示,话剧《八百里高寒》是大兴安岭地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55周年,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而打造的献礼剧目。2018年发起创意,2019年初开始实质性商谈,2019年7月份正式进入创作阶段,聘请国家一级编剧董妮老师担任编剧,聘请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著名导演姜涛老师执导,联合中国铁路文工团共同创作排演,仅仅历时3个多月,就把该剧搬上舞台,并于10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二七剧场首演三场。大兴安岭地委将此剧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各级党组织党课的重要内容,于11月20日至23日在大兴安岭地区展演四场。该剧具备了“内容丰实、剧情饱满、场面宏大、叙事流畅,时空转换灵活,节奏鲜明紧凑”等特点,不仅保留了铁道兵开发高寒禁区真实的主体情节和精粹成分,而且浓缩提炼了合乎戏剧逻辑的感人场面和人生寓意,既有历史浑厚和时代烙印,又有艰辛历程和情感交织,更有生产场景和生活气息。此剧创造了大兴安岭建区以来首个由国家级编剧、导演联袂创作,首次与国家级院团合作,首次实现进京演出“三个第一”。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八百里高寒》开展学术研讨,就该剧的艺术价值、文化意义、剧本内容、舞台呈现、角色塑造等方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提出意见建议。

  刘志江在讲话时表示,他们将融合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不断打磨剧目,勇攀艺术高峰,使《八百里高寒》力求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力争将其打造成有筋骨、有深度、有情怀、有品位,无愧于观众、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

  来自北京演艺集团、天津演艺集团、中央戏剧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话剧院及《剧本》《中国戏剧》杂志等省内外2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话剧《八百里高寒》编剧、导演参加研讨会。(采编:齐雪莹)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黑龙江省政府机关办公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东北网技术支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大型原创话剧《八百里高寒》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