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运六气解读阳明病

  现行教材及各家注解多是用脏腑经络思维注释《伤寒论》,完全脱离了四时外感病的基本规律,有违张仲景原旨。四时外感病囊括在五运六气范围内,用五运六气藏气法时思维解读《伤寒论》,大有柳暗花明之感,兹以阳明病为例说明于下。现代多将“阳明”解释为胃和大肠,认为阳明是阳气极

  邢玉瑞;;运气学说研究进展述评(一)[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田合禄;赵(?)文;;王孟英气机说初探[J];中医药研究;1992年03期

  王志龙;刘兰林;;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医证治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郑志坚;孟庆云;孙涛;冯清;;哲学、科学及中医的划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0期

  孙娟;王键;郜峦;;健脾化湿法理论溯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王贾靖;刘涛;;论卫分证与太阳病的关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张之文;;温病营血分的病理及凉血化瘀法的应用[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年01期

  杨建新;崔文成;;参连正心片的制备及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樊冬梅;任宝琦;;国医大师任继学救治危急重症验案三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张明选;;温病学“泄法”的探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陈中清;郑华英;;浅议中医中的“机”[J];光明中医;2008年10期

  庞军;夏小粬;唐宏亮;王开龙;;基于枢经理论调和气血干预亚健康的理论探讨[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臧守虎;朱玉梅;;道家思想文化背景下《素问·灵兰秘典论》“至道在微……以传保焉”的诠释[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崔文成;张慧敏;郑三霞;宋春霞;杨建新;;甘寒除毒法治疗儿童心肌炎的临床研究[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黄海波;;“罢极之本”与中医防治观——“罢极”考释[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李一鸣;;继承与发展——浅谈现代中医的发展[A];全国中医药研究生专辑[C];2005年

  臧守虎;;中医文化研究与中医的继承与发展[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欧松;孙克伟;彭建平;祁双林;闻杰;胡莉;;补肾解毒方与健脾解毒方含药血浆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A];朱文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诊断师资班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2年

  欧松;孙克伟;彭建平;祁双林;闻杰;胡莉;;补肾解毒方与健脾解毒方含药血浆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A];朱文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诊断师资班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2年

  李杭洲;《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所暗含气化平衡观探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罗布顿珠;帝玛尔·格西丹增彭措药学学术成就及《晶珠本草》学术价值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曲夷;《伤寒论》权变诊疗思想与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林丰基;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周双印;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彭达池;《黄帝内经》注释与大型辞书编纂[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王伟;《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旺华;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及α-SMA表达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荣霞;科学文化背景下的中医科学性争论及其反思[D];西南大学;2011年

  苏绪林;基于JavaScript技术的子午流注纳甲法网上取穴系统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金文伟;甘草配伍变化对四逆汤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邢玉瑞;;从中国极端气候事件典型案例看运气学说的科学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邢玉瑞;;运气学说与疫病预测评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池晓玲;萧焕明;蒋俊民;田广俊;蔡高术;吴树铎;谢玉宝;赵朋涛;陈惠军;张朝臻;施梅姐;樊正伦;;从运气学说探讨辛卯年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诊治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李星;刘健;;高血压病患者胎孕期运气规律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0期

  倪祥惠;;论发生环境对运气学说的产生和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邢玉瑞;;从近百年气候变化看运气学说的科学性[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3期

  邢玉瑞;;从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特点看运气学说的科学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张维骏;陶功定;;体质发病倾向与运气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1期

  胡雪琴;崔蒙;;基于运气学说的流感样病例预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7期

  张士卿;张弢;;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辨治思路之我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年01期

  马锡明;基于北京地区的气候变化探讨运气模式的科学内涵[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宏伟;基于中医运气学理论及气象数据挖掘的疫病流行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杨丽莎;基于五运六气学说的临证方药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韩宁;以六经气化学说解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探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克光;;《内经》五运六气述要[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79年04期

  程绍恩;;五运六气简介(续讲)[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李锡安;五运六气简表及浅析(六)[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杨威;于峥;;五运六气时绪观对藏象理论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马冲;陈蕾;王新陆;;五运六气及其在中医应用管窥[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1期

  马坚;对“六气模式”的改造[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于峥;杨威;刘寨华;;张从正《儒门事亲》五运六气治法述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12期

  郭镜智;张志豪;;五运六气与福建异常气候[J];福建中医药;1982年02期

  苏颖;《内经》医学物候学思想研究(二)[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杜孝意;;五运六气学习体会[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毛小妹;;经络里的运气信息——五运六气在美国应用心得[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陈曦;;五运六气基本内容(提纲)[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熊炜;陈利远;;浅谈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皮科中的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晏向阳;;运气南北政简解[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彭鑫;;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一得[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顾植山;;五运六气导论[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韦持里;;周易与五运六气治疗中风[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朱国琪;王敏;;五运六气理论在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A];2009年贵州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病学术交流暨专题学术讲座论文汇编[C];2009年

  孟庆云;;五运六气在中医学术史上的地位[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山风;“姜女郎”孔维首席亮相 《太阳》牵手四大网站海选海报[N];中国电影报;2007年

  王涵涵;太阳花牵手TD 期望再创辉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潘晓吾;富田太阳城:一期完美谢幕 二期决战高端[N];经济视点报;2006年

  庞美蓉;台州东方太阳城“诚意金”问题基本解决[N];台州日报;2006年

  马世骏;维京大盗出没迷海:真有那块神秘“太阳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张喆;五运六气的源流、推演及51年10地区气象资料的统计验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魏书航;运用五运六气学说研究伤寒六经实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忠;王肯堂《医学穷源集》运气学说的文献整理与理论应用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占腊生;太阳长期活动特征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李保权;静止轨道卫星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4年

  王慧峰;六经气化学说天人相应观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白妍;电针太阳、印堂穴对大鼠睡眠功能的神经—免疫调节及脑电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李国霞;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相关因素及疏利少阳法之肾疏宁作用机理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董霞;五运六气禀赋与原发性高血压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杨丽莎;基于五运六气学说的临证方药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郝日晋;《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渊源与发展的文献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王君霞;五运六气初识及阳明燥金主时的咳嗽证治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于树森;五运六气禀赋与急性髓系白血病(M0-M2)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刘宏伟;基于中医运气学理论及气象数据挖掘的疫病流行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司庆阳;清泄少阳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炎症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尤玉琢;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的运气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鑫;阳明病变与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用五运六气解读阳明病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