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举办高校金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人民网上海11月18日电(记者 姜泓冰) 由上海大学主办、超星公司承办的全国“高校金课与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近日在沪举行。聚焦立德树人和打造更多品牌金课,“一流课程是什么”“课程思政怎么建”“金课与课程思政如何关联”等话题引来与会学者和教师的积极探讨。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及上海大学等单位100余名学者、教师和北京、山东、河南、内蒙古、广西、江苏、浙江等省市60余名骨干教师与会。

  本次研讨会是积极贯彻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落实。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表示,学校正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任课教师应进一步做优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正努力探索强化本科生导师制,并把它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民生工程”。

  中国政研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一编室副主任苏鸿雁认为,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创新。她肯定上海大学近年来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不断开拓,已在“大国方略”系列金课打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沙军从身边“故事”谈起,讲述如何看待理工科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把价值的盐融入到知识的汤里,让原来固有的汤既有味道又有价值。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杨祥指出,金课是建立在立德树人基础上的新时代我国高校精品课程。金课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是课程思政,焦点是课程思政元素,难点是聚焦课程思政元素。金课建设要将共建共享理念融入全过程,实现从课程思政到教师思政再到专业思政,全面推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上海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叶志明表示,不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素养的培养看成是思政课教学的事情或者仅仅是思政辅导员的事情。课程理念与模式变革亟需挖掘学科育人价值,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优化重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或专业课程,解决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落地问题。

  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沈扬提出,课程思政要做到三方面,即整体之道,要创造性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局部之术,对不同属性的课程对症下药,将工程伦理、马列理论、人文融通、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中;导用并进,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校企之间互策划的用导结合体系,引导师生主动去做。

  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介绍了上大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校到领航校的建设经验,描述了在11门“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带动下,院系教师迸发出参与课程思政教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钱伟长学院获评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文学院全力打造《全球文明通论》《百年上海》等五门在线课程,旨在传承人文精辟、授解古今钥匙。作为红色学府,上大还集中全市顶尖党史专家为本科生首开“开天辟地”课程,赓续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随着主题教育深入,学校加强课程思政领航校建设,着力抓好教师思政,让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所有课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

  复旦大学教授石磊提出,课程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学生欣赏的是老师基于学理、基于事实、基于科学认知的自由表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恰当有度润物无声,避免形式主义。他列举了几个思政和学术精神融合的例证,演绎了一堂名师课程思政示范课,现场展示了课程思政金课独特魅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上海大学举办高校金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