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名自称“受害者”的读者来信告诉记者,自己看到电视上“波立宝”的丰胸广告,经不住诱惑,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一盒。
“吃了之后‘效果’惊人!”她说,“胸没丰起来,肚子倒是一天比一天大了。”她几次询问厂家,得到的结果不是“食用不当”就是“用量太少”。几个月过去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却总有一些“专家”不断打来电话询问服用效果,还一个劲儿地推荐她继续购买服用。
今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禁令:自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对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完成的一项601人参加的调查显示,94.6%的受访者认为,丰胸、减肥等五类电视购物节目“应该禁播”。
“每天一打开电视,就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李先生说,“尤其是到了晚上,几乎所有地方台都在播。”记者注意到,患者现身说法、专家提供“研究”报告、煽情的语言等等,多是这类广告惯用的“招数”。本次调查显示,91.7%的受访者认同五类禁播产品广告有“夸大产品效果”之嫌,89.2%的受访者认为“大多带有欺骗性质”。
越来越多的电视购物广告也让人不舒服。爱看电视的贺大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白天都没什么其他节目,全是大段大段的广告。看到这些广告就心烦。”
记者了解到,1992年珠江电视台率先推出电视直销节目,1995年国内第一家电视购物公司—北京电视台BTV电视购物创建,自那时起,被称为“狗皮膏药”的电视购物广告开始侵占观众的眼球。据媒体报道,到1999年,全国的电视购物公司已经发展到1000多家,电视购物广告充斥各大、小电视台。尽管到2000年年底,1000多家公司经过整合、兼并只剩下300多家,但是电视购物广告的总量却没有下降。
对于此类广告,本次调查显示,61.8%的受访者“一看到这类节目就换台”,35%的受访者表示“偶尔看”,只有3.2%的人“经常看”。此外,89.7%的受访者从来没有通过电视购物节目购买过东西,9.9%的受访者“偶尔买”,只有0.3%的人“经常买”。
其实,公众对于电视购物这一形式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反感。调查中,53%的受访者支持“电视购物的方式本身无可非议”这一说法。在某外企工作的王小姐就曾通过电视购物购买过一套沙发床,“还是非常好用的”。在一些发达国家,电视购物的销售额也都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得知五类产品的电视购物广告“禁播”时,在北京某杂志社工作的曹阳着实高兴了一把:“太好了,污染眼球的东西终于没了。”但很快他又担心起来:“这些东西真的禁得了吗?”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8月2日、3日,各媒体争相报道的一条新闻就是“12省级卫视违规播放减肥丰胸广告被警告”。据报道,在“禁播”的第一天,就有12家省级卫视违反规定,继续播出丰胸、甩脂机等禁播广告。
对此,97.6%的受访者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颁布了禁令就应该严格执行”。
“8月1日之后,丰胸、减肥的广告确实少了很多。”读者李先生在来信中感叹说,“但是什么祛斑的、防驼背的、矫正近视的又都来了。”
9月1日凌晨,记者搜索各地电视台,发现仍有电视台在播放禁播广告。零点44分,河南卫视正在播出“高佰隐形增高鞋”。此外,还有“美腹霜”、“呼噜停”、颈椎治疗仪、紧身衣等多种禁播产品的广告仍在多家电视台播出。
背景资料:本次调查执行时间为2006年8月7日~8月28日,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网络的601份有效问卷,其中报纸读者回寄问卷239份,网络读者填答问卷362份。受访者中男性占74%,女性占26%,平均年龄为30.7岁,其中19~35岁读者占73.9%,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82%。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946%的读者认为丰胸减肥广告“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