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其实是个相对的状态,70岁长者若是吃得睡得,脑筋清晰,就算是有点发胖,每天要吃降血压药及降胆固醇药,医生都不会说他们不健康;若是年轻人吃得睡得却要吃血压及胆固醇药,说他健康相信没人会认同。
健康的定义是相对年龄而定,介定个人健康与否,与每个人的疾病背景、年龄以及精神心理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定义包含了三个范围:躯体、心理及社会。即是要求身体没有不适、心理精神完善健全、社会适应良好。也就是说,要称得上健康,不仅是能吃能睡,能说话能思维,身体没有病痛,而且还能在社会立足谋生,能与社会周围的人群融合才能算得上健康。
人总会生病,病好后重新投入生活亦即是回复健康状态。所以,如果简单定义「健康」,就是没病者为健康,患病者就是不健康。只是现代有很多人没有明显患病症状,毋须使用任何药物,却常是没精神,感到软弱无力、精疲力竭、神不守舍。说患病,临床上却没有症状;说没病似乎又觉得浑身不对劲。这种介乎于病与未病的状态,现时被称为亚健康。
亚健康这个概念始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医学界依据疾病频谱的改变,将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爲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订定健康概念,把人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
医学界发现,现今社会有为数庞大的人群,临床上常有种种不适,却在理学检查时不能发现病变,这种似病而未病的状态就是所谓「亚健康状态」(Sub-optimal Health)。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一个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点,虽然未患病,但已具备不同程度的患病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中医一直都有治未病的扶正袪邪概念,只是到了七零年代才被人形象化地称为亚健康,尔后更被保健食品用来大肆宣传)。亚健康亦即是世卫所说的第三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
在严格的统计学数据中,真正健康的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的人总共不足三分之二,三分之一以上人群是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而在不同城市、地区的调查结果往往差异很远。香港大学于2013年做了一个关于香港人亚健康的调查,结果非常吓人,就是逾九成半香港人出现亚健康症状。
多个地区的调查均显示亚健康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人士,以40岁以上的城市人最多见,由于这类人通常处于人生重要阶段,肩负著事业与家庭的重担,加上生理功能开始退化,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等等,最常出现种种身体机能反应下降的症状。
对于「亚健康」,医学上其实仍有争议,怎样才算是亚健康?怎样诊断为亚健康?医学上并没有明确的标淮。
因为在正统医学上亚健康只是一个概念,世卫亦没有对亚健康列出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亚健康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根据香港大学在2013年对香港人的亚健康状态调查资料,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主要分为「心理亚健康」及「生理亚健康」两个方面。
失眠,头晕,头痛,情绪低落,容易烦躁不安,胸口闷.记忆力变差,难以集中精神
腰酸背痛,经常疲倦,眼睛疲劳,容易气促,消化不良,容易伤风感冒,怕冷,喉咙痛,调整心态 。
相信每个中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不止一项心理或是生理亚健康状态,分别只是出现的频密程度,当然,出现的密度愈高或维持的时间愈长,情况则愈严重,甚至不是「亚健康」而是真的「不健康」了。
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过度疲劳造成精力或体力透支;人体自然衰老;心脑血管及其他慢性病的前期、恢复期和手术后康复期出现的种种不适;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等等。
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与娱乐平衡,平时多注重身体锻鍊,适当地参加户外及户内运动,合理膳食,饮食注意要少盐、少糖,多吃高蛋白质食物,例如优质肉类及豆製品等,新鲜蔬菜及瓜果等更不能缺。
以上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铁一般的事实,更不要忘记,亚健康与心理失衡关系密切,月是半圆还是半缺视乎我们观点,调整心态,乐观正面,对改善亚健康状态非常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及诊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