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文化菜单”出炉,展示了深圳近年来的文化事业发展成果,真正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这份具有“中国风格、深圳口味”又不失“世界色彩、国际风范”的文化菜单,不仅让深圳人能找到自己的文化口味,更是深圳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的重要标志。日前,晶报专访了深圳知名文化学者胡野秋,他解读,若要文化事业生机勃勃,需打造多元化的文化生态。
晶报:“文化菜单”可以说是深圳“文化强市”梦想的重要一步,并且比照了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做法,对于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有怎样的意义?
胡野秋:首先深圳把文化定位和高度对标伦敦、巴黎、纽约等文化大都市,方向是对的,必须要实现文化高品位的发展。在西方这些发达国家,他们的文化消费占有一个很重要的比重,政府在其中又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因为高品位文化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去调节,实际上是政府在文化上的供应,用现在时髦的话,所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
胡野秋:首先,是政策上的支持。像高水准的音乐节、影响大的文体活动,政府需要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这不能完全靠市场,高品味的文化需要政府的引导,政策的倾斜。
第二,政府要在深圳和国际大都市的对接上建立桥梁,有了这个桥梁才能把高端的文化项目引入进来。
第三,资金上也需要支持,比如像深圳这些年推出的宣传文化基金,本身也为高端文化项目的引入提供了一个基础,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晶报:其实,深圳的优质文化项目之前已经做到“月月都精彩”,此时提出“菜单”这个新概念,新在何处?
胡野秋:这些年,深圳已经做了很多基础的工作,现在提出大菜单,大家觉得好像是个新概念,其实是过去这么多年,常态化的工作的体现。从过去的阶段性、运动性形成了如今的常态性、长效性。而且让“文化菜单”覆盖到全年,覆盖到每个月,覆盖到很多区域,覆盖到大众中间去。
胡野秋:不能过于讲究效率,速度有时候不可靠。菜单提出来了,并非一劳永逸,这才走出第一步,关键是这个文化篮子里装什么菜,这个菜好,才能逐步提升大家的鉴赏能力。为什么巴黎会成为文化之都呢?因为它的市民本身有很高的鉴赏能力。怎么形成的呢?这是因为上百年来,每个晚上,巴黎都有大量低票价的高品位的文艺活动。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千万不能有浮躁的心态,是一个缓变量的心态。
晶报:我们看到“文化菜单”包含了文化的各个领域,一个属于深圳的好的文化生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胡野秋:“文化菜单”不能都是交响乐,都是芭蕾舞,比如纽约就有百老汇,到洛杉矶就有好莱坞,这些文化本身是适合美国的大众的,深圳的大众除了高雅的文艺形式,也需要大众的。就像吃饭,要有荤有素,搭配好才是最营养的。多元本来就是深圳的特质,需求和发展的多元化是题中之意,让文化生态更丰富,更加有层次感,更加具体化,这样的文化才是生机勃勃的。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菜单”变“好菜”荤素搭配才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