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购得一部海外版《诗词十八首》(见左图)。起初,卖家以为是《毛主席语录》,或有意突出这一亮点,且一直以比我国出版的毛主席语录还早作为卖点高价转让。我们也不说破,第二天继续议价时,以仅有十几段语录不成体系,与我国出版的《毛主席语录》不能同日而语为由,将书价谈了下来。
初步欣赏,这本书有庄重漂亮大气的封面装帧。书中有十八首诗词,还有毛主席给臧克家的一封信,后有苏联文艺评论家长篇后记。1957年9月30日,苏联线开,平装,封面有像。每首毛主席诗词后,均有注释。
毫无疑问,苏联出版的这本诗词集,是由我国刚创刊的《诗刊》所刊的毛主席诗词译编而成。1957年1月,我国《诗刊》创刊。在《诗刊》创刊号中,发表毛主席给臧克家的信,以及毛主席的十八首诗词。毛主席诗词在《诗刊》集中发表后,争相传诵,一时传为美谈,引起极大反响。同时,引起苏联文学与出版界的关注,并迅速组织翻译出版,仅仅几个月时间,俄文版即付梓问世。这是《诗词十八首》最早海外版本之一。另外,同年11月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社还出版发行过一本精装版《诗词十八首》,当年曾在我国新华书店出售。据此判断,这个豪华版主要是出口到外国的版本,依此可创收更多外汇。而普通平装本,主要在苏联国内销售。因而,这种普通平装苏联版诗词集,在我国较为罕见。
毕竟中国诗词博大精深,诗格词律丰富多彩,许多中国人都搞不明白,何况外国人。因此,这本书在译刊诗词时,做了简化处理,一般都略去诗格词牌,直接采用诗词的题目。也有一种例外,如和柳亚子先生一诗,大概是这个“和柳亚子先生”在俄语里不好说明白,则干脆用了“浣溪沙”的词牌作这首词的名字。与此同时,在翻译中还特别注意诗词的俄语文本的合辙押韵,尽量保持上下连贯的韵脚,在末词尾音翻译上真下了大功夫。这在不同语言的诗歌互译中,是不易做到的。而且,为高质量完成这一艰巨翻译任务,集中了苏联六位国内顶级的汉学家,集体翻译了毛主席这些诗词,最后由两个人编辑而成。在翻译、定稿过程中,得到郭沫若、臧克家、何其芳、戈宝权、于光远等中国专家的指导。
诗歌是苏俄文学园地中最鲜艳的花朵之一。俄罗斯、苏联时代都产生不少驰名世界的伟大诗人,如雷耶列夫、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等。苏联时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五位苏联人中,有三位是诗人。俄语是十分优美的语言,诗歌韵味十足,充满节奏感和乐感,所以俄语诗歌格外动听。当然,苏联人不只喜欢俄语诗歌,对海外诗歌也同样推崇。1957年,中苏正处于友好的“蜜月”时期,借助出版有关领袖著作,加强友好关系,也是这本书及时出版的重要因素。
这本俄文版《诗词十八首》,没有前言或序言,也没有内容提要,唯有一篇后记成为探视此书的一个小窗口。这篇后记洋洋数千言,竟占全书篇幅三分之一强。实际是长篇评论,从历史角度,考查研究了诗词精华所在。后记作者肯定是位高人,那么他是谁呢?
苏联的汉学家很多,在世界汉学界可数一流。一个能高谈阔论诗词的人,绝非一般汉学家,肯定是个超重量级的人物。稍一搜索,便得到许多有用信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费德林(1912—2000),苏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中国系,师从苏联著名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出于对中国的倾心与向往,他舍弃本名与父名,只留家姓,并按中国人取三字名习惯,改称费德林。曾任苏联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等职,先后在中国工作12年。后升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一直主管中国事务。
费德林以渊博学识对诗词进行历史源流与现实意义全方位考察,发表了颇具权威的评论。他认为,中国文学的特点是不断继承和发展了华文精粹和优良传统。所以,一方面他从中国数千年的诗歌历史发展中,寻求对旧体诗词的精准理解;另一方面,他从诗词产生的革命时代背景里,去发现其诗词与革命斗争的内在联系。这就从政治与艺术双重的角度,深刻地认识诗词的革命精神与历史意义,以及高超的文学艺术性,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能藏有珍贵的红色文献版本,是一大幸事,如对其再有些理解,那又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