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以仁学为核心,深刻阐发了为人、为学、为政三位一体的智慧,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它穿越了两千多年历史隧道,至今不仅未减其色,而且历久弥新,正在重新焕发蓬勃生机。近日,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立夫做客国学讲座,带领大家跨越千古的沧桑,探究《论语》中的人生智慧。
儒家学派重视个体的自身修养,其人生发展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就是通过学习来培养自身素质,把修身排在第一位,也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学习对于个人素质的重要性。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置人格培育于知识教育之上,提出教育的目标在于“学以成人”。
《礼记学记》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其意思是玉不加琢磨,不能成为器物;人若不学习,亦不会明白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做首要的事情。清初大才子金圣叹回答别人问他不做官的原因时,曾说:“学而第一,为政第二。”金圣叹用为政做官来与学习比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论语》的开篇就是关于学习的,劝解人们学习了新知识,要时常温习它,把好学的行为当成是快乐的源泉。其后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提到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意思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有把握,四十岁就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迷惘,五十岁就能够得知天命,到了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越规矩。孔子以自身的经历来说明必须重视学习,劝诫人们要在年轻时立志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慢慢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这样才能做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同时,孔子还强调“学”。他认为,“学”不仅是指学习各种知识性的学识,还是指对自身修养的培养,就是俗话说的学会做人,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儒家素质的人,具有“仁”和“礼”的素养。孔子说: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学习时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要庄重和对生活要求安贫乐道,就可说得上是好学了。
学习除了要有“废寝忘食”的好学精神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还要“温故而知新”,不断地“学而时习之”,把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心里,进行独立思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要懂得辩证地对待学和思的关系,避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此外,孔子还认为学习可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有两层,一是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二是学习的时候,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又要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并用此为鉴来反省自己。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它不仅是在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在讲做人之道。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孔子主张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他提出要正名,恢复天下正常秩序,而正名的关键在正人,正人的关键又在正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因此《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正人”,教导人们如何做人。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为此,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君子义以为上。”在对待“利”时,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但更注重的是,在获取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
“礼”是君子衡量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君子言行举止要特别符合礼仪规范,“不知礼,无以立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诚恳,尊重他人,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立足社会。相反如果行为处事不遵礼制,就会带来危害。
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此,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爹娘,简单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孝道,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孝道不仅包括对父母物质上的满足,更包括对父母人格上的尊重和精神上的慰藉。
同时,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还必须做到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要做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大意是说儿女侍奉父母时,如果父母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和颜悦色,即使自己的意见没被听从,仍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这是孔子在强调子女对父母还要孝顺,顺者为孝,必要时给予父母一些生活习惯和爱好上的包容和尊重,让他们精神上能够愉悦,才是真正的尽孝。
再者,做人还要求交友之道,主要是对朋友的选择、对朋友的态度、与人相处等几个方面。
《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交友原则:亲近益友,远离损友。鼓励人们要多结交那些正直、守信用、知识广博之人,而远离那些虚伪奸诈、自私自利、阿谀奉承、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之人。 在对友态度上,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朋友说什么就是什么,要看他是如何去做的,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朋友的为人,交到可靠的朋友。当面对朋友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时,应该做到忠告而善道。
孔子主张在品行方面不断完善自己,达到做事恭敬认真谨慎,通过修炼自己,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加强道德修养就必须要不断地反省自我,即“自讼”,在此过程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从自身找原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从政标准,主张以仁爱为本,礼法兼用,为历代执政者提供了一套理想的“善治”蓝本。
《论语》中关于“理政”的内容占了不小的一部分。古代中国统治阶级多数都读过《论语》,很多人都有意识地利用《论语》中的思想来治理国家。北宋宰相赵普曾对宋太宗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故《论语》中的为政智慧,有必要进行总结。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曾多次提到要用“德”来理政,“德”即美德,其乃心中最真实、最可凭而又不可掩之物,为为政之枢机,为政以德,不施苛政,则民从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门政治理想,主德化,主礼治。“为政以德”并非不用“法”,“法”亦为“为政”所不可或缺的。汉武帝时,虽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当时实际上施行的是“外儒内法”,当时的治国方法,是儒、道、法三家融合后形成的。如何“为政以德”呢?有言:“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临事谨慎专一,守信用,节约财务,以爱人为念,使用民力,要顾及他们的生产时间。此即为“为政以德”的一些具体表现。
“礼”同样是《论语》中很重要的概念。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周王朝四分五裂,正是在这个时候,孔夫子奔走于各国,呼吁各国国君恢复古时礼乐制度。他认为这样的话,战乱将会得到平息,周王朝将重新“郁郁乎文哉”。然而,他在许多国家碰了壁,他的治国思想也并未充分得到施展。纵然如此,“治国以礼”的思想也值得我们借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为政以礼,要求为政者首先要约束自己,不做越矩之事。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要想治理好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首先要约束好自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此外,以礼待人亦十分重要。这样,一方面可以赢得民心,一方面有利于自己地位的巩固,同时亦有利于自己各项政策的推行。子夏曾言:“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身为一个为政者,其性格亦十分重要。《论语雍也》中有这么一段话,“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问孔子的问题是孔子的三个弟子子路、子贡、冉求可否从政,孔子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且他对每个弟子的性格评价都各不相同,子路断决如流,子贡目达耳通,冉求多才多艺。孔子认为,他们三个都可以轻松地管理政事。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国学讲座丨《论语》三大智慧请逼自己学会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