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食品味上的培养,是需要有物质基础的,所以自小生于富贵之乡的贵族公子小姐们的饮食习惯,自然与中下层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第六回里刘姥姥一进贾府,看到凤姐儿吃饭,吃完后,桌上仍是满满的鱼肉,不过略动了一两样。她的孙子板儿一见就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不得不打了他一巴掌才制止住他。第四十一回里风姐介绍的“茄鲞”的做法,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来只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儿。”真是一个令人感叹的对比。可想当年的贵族与平民过的日子完全是天与地的差别;王公、贵族的生活已经奢侈到一个极点,竟然连一道普通的菜肴也须花费如此繁复的手续和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同一回,大伙儿用点心的那一段:贾母竟嫌螃蟹馅儿的小饺儿油腻不好,拣了个卷子,只尝了一尝,剩的半个,递给了丫头。别人也都不过拣个人爱吃的拣了一两样就算了。刘姥姥原不曾吃过这些东西,且都做的小巧,她和板儿每样吃了些个,就去了半盘子。还说舍不得吃,想带回家去。这里我们很容易就能从对待精致饮食的态度上,自然的区分出谁是贵族,谁是平民。贾府里的众人都是享用惯了的,所以不管是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还是做法繁杂的“茄鲞”,又或是花样精巧的小面果子,都不过是略尝则止,只有象刘姥姥这样的庄稼人才带着惊奇的心情大吃而特吃。
第三十八回写贾府在秋天赏桂花吃螃蟹,这顿螃蟹宴,一共吃掉螃蟹七八十斤。当时螃蟹市价是五分银子一斤,包括酒菜在内,这螃蟹宴估计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感叹地说:“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而这一顿还是薛宝钗为在家里做不得主的湘云而想出的省事的办法,然而却“够庄稼人过一年”,真是“富家一席酒,穷人半年粮”。
再以众人喝的茶来说,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中,贾母、宝玉等到家庙拢翠庵作客,小尼姑妙玉向贾母奉茶,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方才吃了半盏,且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味淡清香正是老君眉的特色,可庄稼人哪里品得出好坏呢?平日里他们吃的只是粗制茶叶,所以众人哄笑起来。同为老人,可地位、生活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口味差异。作者从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反映出贫富悬殊的巨大落差。
宝玉是贾府的宝贝,只有他品尝过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鲜花灵叶上所带的宿露烹制的天界仙茗“千红一窟”,平日里他喝的则是闻所未闻的“枫露茶”。黛玉,一个江南女子,多愁善感,须喝“龙井茶”才能展现出她的天生丽质、高雅不俗的气质。而暹罗贡茶只能出身采办外货的金陵王家的王熙风才能拿得出,一般之人则只能喝“并无清香,且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的劣质茶叶。
不单是各人饮的茶类不同,喝的酒,吃的米也大有讲究。贾宝玉平日里常饮用的是外国货西洋葡萄酒,这足以证明他在贾府集万千宠爱的地位。第五十三回里乌进孝进贡的单子里仅仅米就分为御田胭脂米、碧糯、白糯、粉粳、下用常米等,而且数量不同,珍贵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两担,下用常米则有一千担,从进贡的各类米数量上,可看出不同的人吃的米质是绝对不同的。
第七十五回尤氏伺候贾母并探春、宝琴吃饭,贾母吃的是红稻米粥,也就是御田胭脂米,她见尤氏吃的是白米饭,问道:“怎么不盛我的饭?”丫头们回道:“老太太的饭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我们可以看出贾府中各人享用的级别和待遇不同,这点下人们是很清楚的。另外,下人的白饭是绝对不可以拿给主子吃的,即使主子愿意屈就,主子身边得势的丫鬟也绝对不肯乱了规矩。
别说米不同,就是主子沏茶的水也是各有专用,碰不得的。第五十四回里小丫头要一个婆子倒些热水,婆子道:“姐姐,这是老太太沏茶的,劝你去舀罢,那里就走大了脚呢!”
袭人正色道:“这那里使得?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头还没有供鲜,咱们倒先吃了。你是府里的老人了,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老祝妈忙笑道:“姑娘说的是.我见姑娘很喜欢,才敢这么说。可就把规矩错,我可是老糊涂了。”
可见但凡有新鲜水果,下人们是不能先吃的。要先进献给上头,下人们才可以吃。贾府等级森严由此可见一斑。
不光如此,在丫鬓中也是有严格等级的,就是给主子递茶递水,也有一个配与不配的问题。有资格给主子沏茶递水的,比一般丫环要高一等。第二十四回里的小红就是因为给宝玉递了一回茶,结果受到秋纹、碧痕的严厉申斥,秋纹对着小红
兜脸啤了一口道:“没脸面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催水去,你说有事,倒叫我们去。你可抢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吗?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送水不配?”
地位的不同不光表现在享用食物的优劣与否,还表现在所用器皿的质地与数量。如第四十回风姐和鸳鸯为了捉弄刘姥姥,单拿了一双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她。刘姥姥见了,说道:
以农具来形容筷子的沉重,符合刘姥姥乡下人的身份,也从侧面借着筷子的贵重来显现贾府的尊贵地位。
第四十一回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服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给贾母用茶。这个小茶盘中放着明代成化年间江西景德镇名窑烧制的五彩小盖盅,“云龙献寿”寓意祝贺贾母高寿。两件茶具都典雅高贵,兼有吉祥祝福之意,非常符合贾母身为一家之主的身份。而跟随贾母前来拢翠庵作客的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成窑是明代名窑,以五彩为上品,官窑填白窑则是清代御器厂的出品。一古一今的茶杯显示了等级地位的不同。一个出家的小尼姑拿得出这么多名贵瓷器来招待客人,也从一个侧面来证明了前文所说的妙玉官宦小姐的出身。当道婆收拾茶具时,妙玉却说“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原来她嫌刘姥姥喝了一口茶,就连这样的稀世之珍都不要了。进一步凸显出了妙玉的不凡身份。
后文里妙玉把黛玉、宝钗拉到耳房内吃体几茶,递与宝钗黛玉的都是古玩珍品,给宝玉的则是前番自己常日里吃茶的那只绿玉斗。因绿玉斗大概看起来并不十分起眼,被宝玉调笑自己得的就是个俗器,不想妙玉道:
妙玉好大的口气,竟然“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府也不放在眼里,更是进一步暗示了她的出身地位不同凡响,而且透露出她与宝玉的微妙关系。
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丫鬓为宝玉庆祝生日,一次就用了一色白粉定窑的碟子四十个,这是《红楼梦》中唯一一次用得最多件数的瓷器,除了被众人爱如珍宝的宝二爷谁可当得起呢?
在这里,作者更多采用的不是靠食物本身来凸显人物性格,而是以饮食为话题,通过言行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
以茶来说,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进晚餐后,即有丫鬓用小茶盘送上茶,而黛玉先前在家,被教以惜福养身,饭后需过片刻才能喝茶,但此时她见了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随和些,接了茶。又有人捧过漱盂来,方知此茶是漱口的,照样而为,不至于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了去。这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初入豪门时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只有凭借自己的聪明、细心,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第十九回中元宵时节,贾宝玉偷偷的跑到袭人的家里看她,花自芳母子两个恐怕宝玉冷,又让他上炕,又忙倒好茶,袭人知道宝玉不敢乱吃东西,一方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来,铺在一个凳子上,扶着宝玉坐下,又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了宝玉,彼时她母亲、哥哥己忙着齐齐整整地摆上一桌子果品来,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因笑道:
“既来了没有空回去的理,好歹尝一点儿,也是来我家一趟,”说着,捻了几个松子,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给了他。”
宝玉说道:“我尝了不好,也不知别人尝着怎么样。”宝钗道:“口头也还好”。凤姐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呢。”林黛玉道:“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
在这段对话里,茶成为一种刻划人物心理的道具。国外贡茶,自是名贵,不言自明。然而个人口味爱好不同,因此有不同的评价并不奇怪。但凤姐说不好,是因为凤姐的娘家是金陵王家,自然要表现出富贵人家的气魄。而黛玉性子直率,所以直说“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宝钗很懂人情事故,善于应对,一句“口头也还好”,不得罪任何人。此处几句简单的评价,就把黛玉之直,宝钗之猾,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在拢翠庵耳房喝“体己茶”。公认一尘不染的槛外人妙玉,将自己日常喝茶使用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隐秘地透露出她对宝玉的微妙情感。清高的妙玉身在槛外,内心却有不便与外人道的寂寞,所以她后来在中秋夜凹晶馆联诗时候说“芳情只自谴,雅趣向谁言。”可惜多情的宝二爷这次却不解风情,竟然道:
“常言‘世法平等’,他俩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俗话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一个大盏出来,笑道:
“就剩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细吃了后,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
“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一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
刘姥姥只吃了一口茶,尽管这个小盖钟是明代的,很是珍贵,但妙玉就毫不可惜地命婆子丢弃不用。这些描写,表现出宝玉精通茶道,所以后来被槛外人妙玉引为知己;黛玉不善饮,也不懂茶道,性子又直,怎么想就怎么说了,并不在乎会说错被人笑话;妙玉性子孤僻,在同辈中说话就不留情面。看似说茶论水,却从细微处展示了各人的性格及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妙玉这样一个身在佛门却热切向往世俗快乐的女子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眼前,真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忽闻有人唤他,强睁双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一把死檬住他的手,硬咽了半日,方说道:‘我只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宝玉也只有嘎咽之分。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那里?’晴雯道:‘在炉台上。’宝玉看时,虽有个黑煤乌嘴的吊子,也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一个碗,未到手内先闻得油擅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用自己的绢子拭了,闻了闻,还有些气味,没奈何提起壶来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不大像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呢!’宝玉听说,先自己尝了尝,并无茶味,咸涩不堪,只得递与晴雯。只见晴雯如得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了下去。宝玉看着,眼中泪直流下来,……”
宝玉看望晴雯,用自己的手帕为晴雯擦茶碗,侍候晴雯喝茶,我们从这段描写中,看到更多的是这个翩翩公子多情而敏感的心,他对那些可怜的女子有着深深的同情和眷恋。他对晴雯是心中有情,心中有愧,心中有怜,所以他此处有泪,所以他后来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茶为祭。
以酒来说,第八回写因宝玉夸起前日在东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薛姨妈连忙把自己糟的取了来给他尝。宝玉笑道:“这个就酒才好!”薛姨妈便命人灌了上等酒来。宝玉一时兴起,连是冷酒也不顾,众人赶忙相劝,宝钗更道:
“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变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
关切之情,温存之谊,都在这些话里体现出来。如此美意,宝玉怎能不领呢?结果惹得黛玉犯了小性子,借着雪雁送手炉语带含酸道:
对于黛玉的旁敲侧击地奚落讽刺,宝玉、宝钗和薛姨妈都作了不同的反应:宝玉听这话,“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罢了”;宝钗呢,她“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理他”;只有薛姨妈,倚老卖老地做“和事佬”,笑嘻嘻地对黛玉说:“你素日身子单弱,禁不得冷,他们惦记着你倒不好?”并对黛玉的指桑骂槐进行了委婉的责备:“你是个多心的,有这些想头,我就没有这些心”。她理所当然地站在女儿一边,并轻轻地批评了黛玉。一杯冷酒,就像一面镜子,映现出三个女人的心,也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微妙微肖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一个是温情脉脉(宝钗),一个是醋意浓浓(黛玉)。说穿了,两个少女都以不同的言语、不同的方式各有隐衷地表现了对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难以言明的关怀之情,至爱之心。而作为长者的薛姨妈,在这场唇枪舌战之间,却扮演着一个通情识礼的“仲裁者”角色。一杯冷酒见人心,多么生动自然地展示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惟妙惟肖的各异心态!
第十六回中王熙凤热情地对自己丈夫的奶娘赵妈妈说:“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让我们看到了一向杀伐决断不让须眉的琏二奶奶在家庭生活中也有温柔和顺的一面,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也更具有可信性。
以某种吃食来显示人物性格。第二十六回薛蟠要过生日,特地去请宝玉,对宝玉道:
“谁知老胡和老程他们,不知那里寻来了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罗猪、鱼。”
这位薛大少爷只能以五个“这么”加上比划不清的手势来形容这四样难得的吃食,当真是粗俗不堪,不学无术!但从另一角度看,有了好东西并不独享,而是想着和大家一起享用又显露出这位公子哥儿粗豪中亦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第六十四回贾琏贪恋尤二姐美貌,又不敢造次动手动脚的,因见二姐儿手里拿着一条栓着荷包的绢子摆弄,便搭汕着往腰里摸了一摸说道:
“槟榔荷包一也忘记了带了来,妹妹有槟榔,赏我一口吃。”二姐道:“槟榔倒有,就只是我的槟榔从不给人吃。”贾琏便笑着,欲近身来拿。二姐怕人来看见不雅,便连忙一笑,撂了过去。贾琏接在手中,都倒了出来,拣了半块撂在口中吃了,又将剩下的都揣了起来。
槟榔在古代南方是男女之间交好之信物,一撂一接之间,二姐之单纯轻信,贾琏之风流轻狂都表现了出来。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红楼梦中饮食描写的作用和文化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