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习俗,而在这个节日里,看龙舟、吃粽子、吃龙船饭、吃艾角都是常见的习俗和饮食习俗。但是这时人们就很容易忽视了健康问题,那么端午佳节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下面我们就从端午节的习俗来看养生保健的常识吧!
过端午节,各地都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子风味有别,但材料通常都是以糯米为主料做成的,分咸甜两种,咸味粽子可加绿豆以及猪肉、蛋黄、火腿等类,丰富多彩,美味可口。
医师指出,粽子属于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在食用时应注意量的控制。每年端午节前后胃肠道病人会明显增加两成左右,大家饮食应有所节制。
尤其要提醒喜欢拿粽子当早餐吃的人们,粽子是糯米做的,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下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患者发病。另外,临睡前绝对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从而影响睡眠。
许多人会因粽子吃得多而引起肠胃不适,这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摄取,造成纤维不足,在吃粽子时若能加些蔬菜清肠,并搭配水果,则可降低这些不适症的发病率。
专家也建议可在品尝粽子后喝点茶叶。茶类可以减少体内脂肪、胆固醇的吸收,其中以发酵程度较低的绿茶、包种茶及乌龙茶效果最好。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吃“艾角”的风俗。艾角,是将采摘回来的艾草洗净,煮过以后剁碎,与糯米粉、黄糖混合后舂匀,捏成一个个墨绿色的扁圆形。最后用香蕉叶垫底,放进蒸笼蒸熟,即成软绵香甜的艾角。
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可以平喘、镇咳、祛痰、祛寒湿、理气血,同时还有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及护肝利胆等作用。中医提醒,艾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吃用艾草做的艾角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感冒和祛湿的作用。
但是,有些地方的艾角都是用糯米粉做的,糯米粉相对不易消化,因此不能多吃。食用过多,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也可以尝试把糯米粉换成大米粉做艾角,从田里摘来野生的艾草,和大米粉掺在一起,做成艾角,老人小孩子也能吃。
端午之后湿热渐盛,各种真菌、细菌大量繁殖,人体湿热出汗,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多,蚊虫活跃,日照增强。于是,各种皮炎、湿疹、手足癣、荨麻疹、白癜风等皮肤类疾病开始多发。专家强调,将菖蒲、生艾叶、佩兰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可以预防以上提及的皮肤病。菊科的佩兰有香气,煎水沐浴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预防感冒,防止蚊虫叮咬的作用。
为防治疾病,很多地方都有喝藿香的习俗。藿香有祛暑、止吐、治霍乱腹痛、驱逐肠胃充气等功效。以它入药的藿香正气类制剂,更是备受专家推崇。
在我国南方,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比较普遍。中医认为,雄黄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其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不过,可将雄黄酒外涂在毒虫叮咬和长包、长疖、生痱子的地方,也可将雄黄酒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
赛龙舟、蹴球、珍珠球、斗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在端午节开展的体育运动。从古至今,端午节是一个提倡运动的节日。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运动养生正是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筋脉畅通,滋养整个机体。
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炼之祖”。健步走健身,锻炼者可选择上午或傍晚锻炼,运动中身体放松、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臂自然摆动、两腿自然迈步,步幅较普通步子稍大,步速较普通步行稍快,保持精神饱满,呼吸自然有节律。走路时达到“头目清爽、足部发热,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悦”状态为最佳。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从端午节习俗到养生保健常识(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