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风味小吃——酸萝卜

  温珊薇在我的家乡泰和,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小吃酸萝卜。提起它,不仅本地老少皆知,在周边的县市也是小有名气。泰和青山绿水,良田肥沃,出产白萝卜。在我们那一带,每家每户的菜地里都有

  温珊薇在我的家乡泰和,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小吃酸萝卜。提起它,不仅本地老少皆知,在周边的县市也是小有名气。

  泰和青山绿水,良田肥沃,出产白萝卜。在我们那一带,每家每户的菜地里都有大量栽种。白净而水嫩的萝卜,洗净后生嚼起来是那样的清脆爽口。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略有保健常识的人便知此为养生之道。而每年的初冬,也正是白萝卜的收获季节。除了平常炒菜食用,母亲把其余从地里拔回来的一筐筐萝卜洗好后,用刀刮净表皮上的白须,从中间剖成两半放盐缸里腌制,再一片片摆在长长的晒箕上,每日晨晒晚收,制成萝卜干。

  那个年代,商品物资虽匮乏,而地里的萝卜芋头却是盛产,这便使得母亲完全可以留下一部分新鲜萝卜,用来制成酸萝卜,从而成为我们餐后的美味零食。母亲把萝卜切成丁,稍晾干水后,装入坛内,放点糖,用醋浸泡。不多日,便可开坛食用。在雪花纷飞的冬日,邻里闲来串门,母亲生了炭火,大伙便围着红红的火盆取暖,谈笑风生。此时母亲总不忘吩咐我去坛罐里夹碗酸萝卜来。红红的炭火烤久了,不免口干舌燥,一块酸萝卜入嘴,酸酸甜甜,夹带着几丝凉意,炭火的燥热便去了大半,一个个顿觉神清气爽。有道是“上床的萝卜下床的姜”,几块酸萝卜下肚,此夜,觉也睡得格外安稳。

  母亲自制的酸萝卜虽解了我们一时之馋,但不知从几时起,我们却被另一种酸萝卜的味道深深吸引了。这种酸萝卜盛装在村口商店的坛子里,有所不同的是,它白晰的表面包裹着些许新鲜红椒酱末,色泽鲜艳诱人。不经意间乍一看,便搅动了所有的味蕾,口水从喉咙悄然沁入舌尖,漫及唇齿。其味道与母亲制作的相比,更胜一筹。这种酸、甜、辣相互混合交织的味道实在过于美妙,难以言说,以至于我忍不住把好不容易存下来的几元压岁钱全交给了这个商店。每次花上一角钱,商店老板娘便用撕下的旧作业本纸卷成一个圆锥筒,用勺子舀几块酸萝卜装进去。我和小伙伴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尝着,回味着,到最后,竟连舀酸萝卜时带进去的汁都不忘吸吮得干干净净。

  母亲从不花钱为我们买零食,说是怕我们吃馋嘴,乱花钱。因此,买酸萝卜吃既是一种巴望,也成为一种奢侈。但也有破例的时候。那天,我忽然感冒发热,头重脚轻,到村诊所开了些药出来后,母亲牵着我的手,径直带我走进了村口那家商店。一进店门,母亲便说,老板娘,给我女儿称点酸萝卜。我有些意外,但却欢喜得很。生津开味的酸萝卜,夹杂着几根同样拌有红椒酱末的南风菜杆,越嚼越有味,让我仿佛已忘却了感冒所带来的全身不适。吃完萝卜后,辣辣的余味还存留于口中,嘴唇渐转为红润,额上亦有微汗冒出,全身忽然一下就轻松了许多,感冒似好去大半。

  长大后,上了吉安的中专。在校的泰和同乡,常常会带些酸萝卜给同学们品尝。每次都被哄抢一空。边吃边不忘反复交待,下次记得再带几斤过来,切记切记。直至毕业后,几年未见的同学来电邀约相聚,聊叙旧事,末了,还不忘叮嘱上一句:哎,你们泰和的酸萝卜真好吃呢,别忘了给我捎上几斤!

  多年过去,如今,走在泰和大街上,仍有不少货摊出售酸萝卜。洁白的萝卜,裹着艳艳的红椒酱,一块块挤在透明的玻璃缸里,仍是那样诱人,使人垂涎欲滴。可偶尔称上几斤带回家品尝,却再也找不到从前的味道。曾有传闻,据说泰和酸萝卜的正宗制作传人为原泰和酱食品厂的林师傅,因去世突然,未来得及把秘方传下,所以现在的酸萝卜总缺那么一点味。此说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也有人言,是萝卜的品种已变了样,用的也不再是农家肥。更多的说法是,如今的食品太丰富,酸萝卜早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挑剔的味蕾罢了。

  不管作如何猜想,值得欣慰的是,酸萝卜依然成为泰和人或外来游客走亲访友的馈赠食品,它那独特的风味依然备受青睐,它的制作技艺也被列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以酸萝卜为主的“泰和酱菜”也被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而我想,所谓缺少的那一点点味,或许更多的是因了儿时难以忘却更无法替代的某种记忆。因为它早已深深烙印在了我们的心里,永远停留在思乡游子的舌尖上,酸酸甜甜,甜甜辣辣,回味悠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提供该页内容是出于为广大网友提供参考信息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用户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于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凤凰网江西频道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有问题请联系。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泰和风味小吃——酸萝卜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