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两成上海市民心理亚健康,专业心理治疗师却寥寥无几 心理门诊,如何与需求“一对一”
内容摘要: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增长的心理问题人群,心理门诊渐成舆论关注焦点。在申城某三级医院的心理门诊内,四五名执业医师持有的皆是“心理咨询师”资质,而非“心理治疗师”资质。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增长的心理问题人群,心理门诊渐成舆论关注焦点。日前,卫生部颁布的 《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 (试行)》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开展心理门诊,并对具体人员、科室设置作出规定。
数据显示,每5个上海市民就有1人曾发生心理行为问题,每8人就有1人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然而,申城现有医疗机构的心理门诊中,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寥寥无几,门诊服务时间和层次也相对有限,一时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难题该如何破解?
目前,申城三级综合性医院、区中心医院大多设有心理门诊,许多社会办的心理咨询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心理门诊的专业人才仍处稀缺状态,绝大多数坐诊医师为“半路出家”。
在申城某三级医院的心理门诊内,四五名执业医师持有的皆是“心理咨询师”资质,而非“心理治疗师”资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施慎逊教授表示,严格意义上,国外盛行的心理治疗师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真正经过七八年专业培养的治疗师,全国范围内也难觅几个。目前,临床坐诊的医生大多由精神科、神经科、内科、中医科等科室转行而来,在经过短期培训考核后,取得咨询师资质,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问题诊疗。至于社会办的心理咨询机构,从业人员更是良莠不齐,心理咨询师、心理保健师甚至无资质人员鱼龙混杂,有的仅设一间聊天室、一根电话线,便着手开展心理服务,规范诊疗难以落实到位。
数据显示,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上海市民曾到专科医院、专科诊室或心理咨询机构就诊的比例仅有6.9%,大多数人群尚未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记者走访本市数个心理门诊发现,其规模与实际需求仍不成正比。即便在三级医院内,心理门诊规模也普遍偏小,执业医师少、场地有限,至于开展沙盘治疗、催眠治疗等特定服务的设置更显不足。不少二级医院的心理门诊,更成了名副其实的 “小科”、“副科”。
为扩大服务规模,不少医院心理门诊的时间已有所延长。中山医院每周一至周六皆设门诊,华山医院每周一至周五也全部开放,但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心理门诊实行“一对一”问诊,每次就诊时间相对较长(一般超过1小时),且大多采取预约制,接诊人群十分有限。临床数据同时表明,约有一半心理行为出现问题的患者伴有躯体疾病,并以躯体疾病作为首诊理由,但这类患者及时转诊至心理科的比例很小。而很多社会办的心理咨询室仅以聊天、倾诉等形式开展咨询,缺乏医师处方权,无法开展药物治疗等多种其他治疗方式,难以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如何让心理门诊的发展跟上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增长?专家认为,强化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化水平,是最关键一步。施慎逊教授表示,在发达国家,心理治疗并不附属于医学体系之下,而是一个独立成熟的学科;心理治疗师熟悉精神医学、社会学甚至脑科学等相关知识,是心理门诊的“主力军”。而针对国内较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保健师等,则应实行知识更新、动态考核,让其专业水准持续提升。此外,对社区医生、其他科室医生也应普及心理学知识,以便其能在社区及早发现心理行为问题的“苗头”,及时干预。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约两成上海市民心理亚健康专业心理治疗师却寥寥无几 心理门诊如何与需求“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