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管理自体的人,就无资格管理他人;经营不好自己健康的人,何经营好他的.
对我来说,生活一直都充满渴望,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存在,或者生存,而是向前进步,向上奋发,去成就大事业,去征服伟业.
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老子既是一个独立修行者,也是一个国有过深度思考的人,提供了一套寡民的无为而治的模式,不同与后来的庄周。老子并非仅仅为了创立一套思想体系来独善其身,他还有一套推己及人的国家制度的层面思考,具体落实在给人间安排一套理想的生活状态:这就是他的一套小国寡民的管理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德经》在道经与德经的思想前期储备,其目的极有可能就是为了证明小国寡民的合理性而做的种种努力。出于这层考虑,本文抽出《道德经》中三个核心概念——无、独立、相生,来探讨这几个概念究竟在什么意义上较为合理性地构建着小国寡民的状态。
先秦诸子都有一套参政思想,不管我们今天如何把他们解读为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他们学术的初始目的就是为政治而生,而不是为了纯思想性的探究。无论大宗学派的儒家、法家、墨家、道家,还是小支流的名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他们初始之志都无一例外地指向当下政治制度。其中,儒家与法家为最大两个宗派,两家不仅有一整套严密体系,还有便于实践操作的样板:儒家有前三代尧、舜、禹的禅让模式,有后三代夏、商、周因革损益的礼仪制度,还有当下的齐、鲁、陈、卫实验场所;法家则由偏僻西隅的秦国辐射到大一统的中央帝国的具体操作经验。
相比较而言,墨家、道家没有政治上可以效仿的样板,自身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墨家通过“非攻”好歹还折腾了一番,先秦的道家基本没有政治实践。老子的参政思想都是头脑里的设计,他退休到出关,没有周游列国的干政体验,可能他自觉自己一套政治抱负在当下根本就是个笑话:“下士闻道,大笑之”[1],估计在私下的交流中他挫折较多,大概遇到的“士”中居下者较多,只好托于将来、期于来贤。
那么,老子是怎么建立自己一套治国方案的呢?五千言一般都被现代学者解读为哲学体系,涉及小国寡民只有一章,顺便带过而已。仅从分量上看,很难把《老子》一书视为政治理想而构思的。但如果我们细细体会老子的意图,他的参政思路还是可以看清的。
在老子时代的当下政治有两个特点:一个力图维持现状,一个向前进取。当时的现状是周天子失去权威,控制不了诸侯,礼崩乐坏从制度层面上自上而下层层破裂,蔓延到各个诸侯国,连小小鲁国,都出现大夫“八佾舞于庭”[2]的乱象。同时,礼乐的崩坏也表现为修己平天下的内在修身的信念也跟着坍塌。孔子感叹世风不古,说:
此便是礼制在内在信念上的崩塌,人心所在已变天了,礼已经不具有内在的敬畏之心来支撑了。
也就是说,礼乐制度已经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彻底崩溃了,吆喝叫卖都无人理睬,现状实在是维持不下去了。
于此同时,各国都在努力进取,纷纷搞富国强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5](《论语·为政》)都是各国竞相追逐的治国模式,弹丸小国、昏聩如卫灵公都关心“军旅之事”[6](《卫灵公》)。老子又看到这种富国强兵的前景就是下犯上、臣弑君、大国兼小国,战争频仍,受苦的是老百姓:
这样,摆在老子前面的路只有两条:礼崩乐坏的现状已经维持不了,往前跨步前进就是战争与死亡。这两条路都是老子不愿意选择的,对他来说都无异于死路。于是,最为奇怪是想法在老子头脑里出现了:既然,往前走与原地不动都不行,那么,就应该试一试走第三条路:往后退,退回到无私无欲的状态。
这是条绝无仅有之路,逆文明、违背经验常识,所以,用这一套东西来引导大众太不容易了,不仅需要绝大之勇气,更需要超出常识的繁琐论证,这个绝无仅有的论证就是《老子》“道篇”的主要任务。
老子的说理思路与常人不一样:反向之路既然曲折、费解,那最好是从源头慢慢道来。
《老子》道篇的大量玄深的哲学说明都是为了铺垫倒退的政治构想的“慢慢地娓娓道来”,只有从“道”这个源头一路说、从这个高度震慑你,击倒你,才能让你一步步就范,你才有可能逐渐接受小国寡民的逆文明的制度构思。
老子在道篇设置三个最重要概念,从形而上角度说明小国寡民的合理性,这三个概念分别是:无、独立、相生。
老子看到一个现象,人都会贵重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用碗吃饭,用房子住人,以车子代步,以户进出,用牖窥探天下,都是以实在可感觉的“有”为可“利”之资。老子却看到另一个现象:碗、房子、车、户、牖,它们之所以发挥作用的,都是因不可感觉的“无”发挥这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9](《十一章》)
“有无”空间横向关系又拓展了老子的“有无”的时间纵向思维:“无”与“有”到底在时间维度上谁先孰后呢?老子也是从存有的现象入手,解决了这个问题: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0](《二十三章》)
从“飘风”与“骤雨”的可见现象的不长久,老子进一步推测最大的可见现象——天地——也不长久;其次,“飘风”与“骤雨”都有一个发生之母:“孰为此者?天地。”那么同理,天地也应该有“孰为此者”动因,也应该有一个发生之母。这个推理类似于西方神学的第一原因的论证。不长久的万有现象都化为了超现象的“无”,那么,天地作为一个最大的存有现象,它也应该往“无”处寻归宿。所以,“无”是一个更加深渊而宏大的存在,它应该先天地而生并且可化生天地。
一切现象世界都来源于“无”,“无”是一切现象的根本,老子就自然得出了一个“根本”意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现象:树、草、庄稼、包括人类都有一个原始的“根本”存在,它是生命的源头。而“根本”就是这样的存在:不仅一切现象来源于它,也要回归到它。更为重要的是,“根本”还是一切现象的“根据”。推知,人做事也不能背离“根本”的思维。儒家讲的奉天地事鬼神,讲慎终追远,讲孝悌为“本”的仁爱,都强调一个归根、归本的“根本”意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孙思邈养生秘诀16字每天一个健康小知识养生知识100条什么才是养生之道养生顺口溜四季养生16句口诀:有什么养生之道_《道德经》描述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和政治制度??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