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效应:积极激励的重要性

  保龄球效应简单说就是人人都是能成功的,只是领导者在管理时要多给予积极激励。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七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七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三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三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怎么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七a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而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由此可见,人的激励有很大的作用,正面激励效果远大于负面激励。作为领导者,尤其应多注意“保龄球效应”的激励方式。在生活中同样适用,人人都是能成功的,只是领导者在管理时要多给予积极激励。

  鼓励有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二者之间具有不对称性。“积极鼓励”可以让受到积极鼓励的行为会逐渐占去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致令被鼓励者身上的一个闪光点会放大成为耀眼的光辉,同时还会去掉其不良行为。而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往往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常常有人这样想,为了避免错误,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工作。这就是批评、处罚等“消极鼓励”的后果。

  在实践中,很多入力管理部门,很多老板,往往不知道这个道理。受着自己的性格的影响,甚至地域群体意识及劣根性的操纵,每发生一件事总是看到其负面的影响。长期处于负面责怪的环境会使人不愿多付出,因为怕出错。在管理团队时一定要多注意方法,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很多团队都有开早会激励员工的模式,组织团队大声喊“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用潜意识的暗示力来激励自己成为最棒的人。

  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下属亲切,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帮助部下解决困难。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也许真的能够击败他的部下,但是,又能创造出什么事业呢?”

  保龄球比赛分个人赛和多人赛。赛前,以抽签决定道次和投球顺序。比赛时,在球道终端放置10个木瓶成三角形,参加比赛者在犯规线后轮流投球撞击木瓶;每人均连续投击两球为1轮,10轮为一局;击倒一个木瓶得1分,以此类推,得分多者为胜。

  保龄球规则保龄球的计分不难,每一局总共有十格,每一格里面有两球,共有十支球瓶,我们要尽量在两球之内把球瓶全部击倒,如果第一球就把全部的球瓶都击倒了,也就是“STRIKE”,画面出现“X”,就算完成一格了,所得分数就是10分再加下一格两球的倒瓶数,但是如果第一球没有全倒时,就要再打一球了,如果剩下的球瓶全都击倒,也就是“SPARE”,画面出现“/”,也算完成一格,所得分数为10分再加下一格第一球的倒瓶数,但是如果第二球也没有把球瓶全部击倒的话,那分数就是第一球加第二球倒的瓶数,再接着打下一格。依此类推直到第十格。但是第十格有三球,第十格时如果第一球或第二球将球瓶全部击倒时,可再加打第三球,如此就完成一局了。

  保龄球投掷的对象是十个瓶子,一个球砸倒九个瓶子看起来和砸倒十个瓶子似乎差异不大。但是,如果你每次砸到九个瓶子,你的最终得分是九十分;而你如果每次倒砸倒10个瓶子,你的最终得分将是240分。

  社会的积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每次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点,你就有可能赢得更多的机会,这种机会的叠加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保龄球效应:积极激励的重要性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